“皇家船業,價格:1010銀元!”
“皇家船業,價格:1000銀元!”
“皇家船業,價格:980元銀!”
……
受此消失影響,僅突破1000銀元沒幾天的皇家船業股價應聲而跌,直接跌破了1000銀元大關,而且還朝著900銀元而去。
“怎麼會這樣?”
“我……我破產了!”
“皇家船業不是說翻倍嗎?這是要害死我啊!”
……
最受關注的皇家船業直奔900大關而去,北京交易所最為輝煌的股票都已經如此,其他的股票更是跌得慘不忍睹。
歷史彷彿再度重演,由於人類根本無法克服貪婪的本性,那些選擇借貸炒股的投資者紛紛爆倉破產了。
在這個時候,其實是考驗這個市場承接力的時候。
一旦北京交易所有足夠的資金接盤,哪怕發生再大的事情,亦可以平安度過,何況這個事情並非真的是世界末日。
“我抄底了!”
“搞什麼?股價怎麼還跌?”
“願賭服輸,我割肉離場了!”
……
第一批抄底資金進場,只是他們低估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大量的籌碼從恐慌的投資者手裡丟擲,導致不少抄底的投資者轉為砸盤者。
正是這種不堅定的抄底行為,整個股市不僅沒能企穩,而且股價不斷下挫,從而誘發市場新一輪恐慌情緒。
“皇家船業止跌了!”
“哈哈……皇家船業反彈了!”
“我知道了,皇家船業要分紅了!”
……皇家船業的股價在跌破900銀元后,市場上出現了接盤資金。畢竟皇家船業是當今世界最大的造船企業,而且每年的利潤十分可觀,所以贏得很多投資者的好感。
皇家船業作為北京交易所的頭牌,自然被無數雙眼睛盯著,而它股價的波動直接影響到整個市場投資者的信心。
偏偏這個時候,皇家船業自己不爭氣,今年的分紅方案正式出爐。
跟大家所預期的差距很大,每股僅僅分得40銀元。按1000銀元來算的話,皇家船業需要25年才能回本,甚至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怎麼這麼點分紅?”
“完了,鐵公雞害苦我矣!”
“今天恐怕要跌穿800銀元大關啊!”
……
面對皇家船業的分紅方案,整個市場像是遭到重擊一般,而皇家船業的股價更是應聲而跌。
畢竟大明王朝一旦失去海上霸權,那麼國內對船舶的需求便不會像前幾年那般強烈,而皇家船業註定是要走下坡路。
雖然北京交易所看似狂風暴雨,但跟幾千裡外腥風血雨的蘇州交易所相比,這裡簡直就是和風細雨了。
“完了,快逃!”
“股價腰斬?這……不可能是真的!”
“蘇氏絲綢無法出口歐洲,那還有什麼盼頭?”
……
隨著歐洲的訊息傳到蘇州城,這個大明王朝最瘋狂的投機之地迎來了暴擊,特別他們所追捧的蘇氏絲綢首當其衝。
跟擁有科技含量企業的北京交易所不同,江南更專注於傳統的手工業,而這裡的商品更加依賴於出口,依賴於歐洲的貴族市場。
偏偏地,奧斯曼帝國竟然搶奪大明王朝在黑海和地中海的海上霸權,導致大明的商品直接喪失了歐洲市場。
“蘇氏絲綢,價格:100銀元!”
“蘇氏絲綢,價格:95銀元!”
“蘇氏絲綢,價格:85銀元!”
……
蘇氏絲綢是蘇州交易所的頭牌,只是蘇氏絲綢受到喪失歐洲市場的負面影響,加上此次喪失大量的貨物,導致開盤後的股價瞬間跌破100銀元。
“蘇氏絲綢,收盤價:59銀元!”
在下午股市收盤的時候,蘇氏絲綢從最高的120銀元直接跌下來,僅僅三天時間蘇氏絲綢的股價便已經腰斬了。
只是這股恐慌情緒進一步蔓延,幾乎所有股票都被腰斬,而蘇松遠洋更是直接跌去了九成。
砰!
一箇中年男子突然從蘇州交易所對面的高塔上跳了下來,然後在青磚地面摔出了一片血漬。
“這是餘百萬?”
“餘百萬……死了?”
“股市真是殺人不用刀啊!”
……
剛剛走出蘇州交易大廳的投資者紛紛上前,有人當即認出死者的身份,引起大家紛紛震驚起來,同時發現股市竟然能殺人。
餘百名的本名叫餘仁,原本是一個造紙作紡的普通工人,但因為進入股市比較早,更是在蘇州交易所這些年瘋狂的投機氛圍中賺得盆滿缽滿,所以有了“餘百萬”的外號。
餘仁坐擁百萬銀元過於誇張,但據知情人透露,其個人資產已經達到三十萬銀元,是名副其實的大富豪。
只是“成亦蕭何,敗亦蕭何”,西洋十四號商船的母公司正是餘仁所重倉的蘇松遠洋,結果誰想到發生了這種重大變故。
餘仁這些年之所以能夠迅速暴富,正是因為他一直是堅持用槓桿炒股,此次在蘇松遠洋這隻股票同樣如此。
結果蘇松遠洋股價暴跌,而他亦是瞬間破產。
由於他根本接受不了這種心理落差,亦或者已經無法再回到那種苦日子,最終選擇了輕生。
在餘仁死掉的第二天,大明朝廷終於出手了。
大明方面對北京交易所率先進行了救市,在皇家船業跌到800銀元的時候,戶部和皇家內庫紛紛出手購買皇家船業的股票。
隨著皇家船業股價穩住,整個股市竟然開始觸底反彈。
“不管了,我押寶皇家船業!”
“咱們獨霸大洋十幾載,哪能說丟便能丟的!”
“奧斯曼帝國算個屁,咱們大明艦隊才是無敵的!”
……
看到皇家船業的股價穩住後,所有投資者亦是慢慢平靜下來,特別很多投資者已經開始冷靜進行思考了。
大明商船固然在歐洲出了事,但現在大明王朝成為海上霸主多年,哪是一個龜縮在東歐的王國能夠挑戰的。
特別很多投資者將錢拿出來後,初時十分恐慌,但慢慢平靜下來後,他們發現除了投資股市又能做什麼呢?
拋開股市這些年持續上漲不提,他們所購買的股票年年都有分紅。
哪怕他們拿著股票不賣,每年企業的分紅都是十分的可觀,這遠比他們將銀元藏在家裡要強上一百倍。
至於股市的泡沫,若大明王朝一直獨霸海洋,那麼所有企業都能掠奪世界資源,這一丁點泡沫又算得了什麼呢?
正是如此,一些投資者在賣出股票,看到皇家船業的股價企穩後,於是重新揮舞手中的鈔票重返股市。
不過他們不敢買對外貿易類的股票,卻是可以選擇現在興起的國內消費股,還有以前的龍頭京津鐵路。
京津鐵路成為大明王朝鐵路企業的標杆,當年投入1000萬銀元讓整個王朝震驚,但如今一年的分紅就能高達200萬銀元,成為大明王朝最賺錢的鐵路企業。
當然,這場風波同樣衍生了新的問題,一批宛如當年趙小四般的賭徒紛紛破產,而他們亦是隻好申請移民海外了。
奧斯曼帝國,君士坦丁堡。
現任國王巴耶塞特二世已經年過六旬,鬚髮皆白,臉上已經滿是皺紋,只是那雙眼睛仍舊透著狠厲之色。
他是穆罕默德二世的兒子,穆罕默德二世在成化十七年去世後,巴耶塞特與弟弟傑姆為王位繼承權而開戰。
他的弟弟傑姆戰敗後逃到羅得島,向騎士團尋求援助。騎士團挾持了傑姆,後來把他送到法國,其後再轉交給教皇英諾森八世。
教皇欲利用傑姆作為驅逐土耳其人出歐洲的工具,但教皇的十字軍企圖失敗,後來利用他作為向巴耶塞特二世談判的籌碼。
每年問巴塞耶特支付3萬金幣來囚禁他的弟弟,而巴耶塞特二世並沒有顧及親情,所以一直向教皇支付這筆費用,讓他的弟弟牢中被關到死為止。
弘治五年,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下令驅逐境內的所有猶太人,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二世立刻派遣奧斯曼海軍到西班牙,把那些被西班牙驅逐的猶太人安全地送到奧斯曼帝國。
巴耶塞特二世把猶太人安置在帝國各個省內,並向帝國各個省下達命令,帝國各個省要友好對待猶太人,禁止反猶,否則將處以死刑。
在他統治帝國期間,他繼續進行父王所進行的開疆保土的事業,不僅加強對通往克里米亞的陸路控制,而且取得地中海東部的海上霸權。
只是大明王朝大西洋總督府的出現,讓他感受到奧斯曼帝國在地中海東部的海上霸權受到了威脅,所以他決定清洗出現在黑海和地中海的大明商船。
雖然大明商船的防禦能力和攻擊力比他們所預期要強很多,但憑藉奧斯曼帝國海軍的實力,加上地理上的優勢,讓他們成功實施了計劃。
巴耶塞特二世對清除大明商船的結果十分滿意,於是進行部署道:“接下來一定要留意大西洋總督府的動向,切莫給他們偷襲的機會!只要他們不進行偷襲,以咱們奧斯曼帝國海軍的強大,根本無懼他們!”
“不好了!”正是這時,一個親兵統領顯得神色慌張地跑了進來。
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
在地中海連通黑海的海峽中,有著一個三面環海的海灣,名為金角灣,而奧斯曼帝國的王都君士坦丁堡正是座落於此。去年底,一場地震突然破壞了君士坦丁堡的部分牆體。
這個固若金湯的城堡出現了缺口,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一大隱憂。
整個城堡對來不及修補的缺口加強了戒備,但想到他們奧斯曼帝國的強大,倒沒有將這一道小小的城堡缺口放在心上。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五王子塞利姆在今日突然率領一支軍隊出現在這裡,當即引起了整個城堡的恐慌。
奧斯曼帝國的內部其實出現了動盪,由於年過六旬的國王巴耶塞特半截身子入土,所以他的兩個兒子塞利姆和艾哈邁德展開了皇位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