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說:我在馬嵬佛堂樑上凌布套內懸吊著......漸漸的進入童年的夢鄉,進入少年的夢想......在壽王府,我和丈夫李瑁正在桃李芳菲的院中賞花,突然,家僕喊叫說皇上來了......我和丈夫忙跪地迎接......皇上叫我們平身。
我站在一旁微微抬頭,只見皇上李隆基一雙火辣辣的眼睛緊盯著我......我的臉火燒般紅了起來......我的天,這公公的眼睛怎麼這樣望著自己兒媳婦?......我不敢抬頭正視這雙燃燒著烈火的眼睛,慌忙低頭閉上了眼睛......我像一片落葉,緊閉著恐怖的雙眼,輕飄飄在昏黃的混沌中隨風飄蕩......突然我聽得有很多熟悉的男女聲音在我耳邊哭泣。我聽見我的好友宮廷舞女謝阿蠻在我耳邊急切地叫喚......我吃力地睜開了雙眼,朦朧中,只見我躺在佛堂一扇門板上,阿蠻和內侍張韜光等幾個我的親信內侍守候在我身邊......廟裡的老主持靜圓和尚和四五個徒弟正在佛堂門口坐著敲擊木魚為我超度......大批的兵丁仍在佛堂門外地院裡吵吵鬧鬧。
看到我又活了過來,阿蠻她們高興極了。老主持也高興極了,仍然為我頌經不止……
編劇演戲,阿蠻是最好的導演。
阿蠻幫我把外衣褲等脫下來,和體型長得和我差不多的侍女羅蘿倒換穿了,讓羅蘿扮作我的模樣躺在門板上,用布單掩蓋了頭臉......慈悲的老主持將我藏在佛像背後的空座洞裡。
和尚們仍在誦經不止。
阿蠻她們仍是嚎哭不止。
不大一陣子,有個兵士跑到佛堂門口說:“村裡沒有現成的棺材。墓坑已挖好。湊和點吧,快抬出去埋了趕路!要不安祿山叛兵追上,大家都沒命了!”
只聽陳玄禮也進門來,命令說:“別再鬼哭狼嚎了!誰叫她是權奸楊國忠的妹妹呢!快抬出去填了趕路,安祿山的追兵離這裡再只有二十多里路......”
此時院裡官兵都已陸續出門,在作出發前的各種準備,人心慌亂,誰也再不關心一個已經被吊死後放在門板上挺屍待葬的死貴妃......阿蠻、張韜光她們就這樣讓四個男內侍抬著門板上的羅蘿,七八個女內侍圍護著,冒著隨時被發現殺頭的危險,一路哭叫著,出了佛堂門,向挖好的墓坑走去......約莫小半個時辰,佛堂內外才沒人了。
老主持將我從佛像座下弄出來,說,皇帝和官兵們一經開拔去蜀中城都了。阿蠻她們將羅蘿抬到廟後墓坑邊,趁官兵開拔,混亂沒人顧及此事,就讓羅蘿脫下換上的外衣褲,將我的衣褲鞋埋在墓穴中......大冷的天,羅蘿藏在廟後草場草堆裡......正說著,羅蘿不知從哪裡弄了一身破舊的農婦衣褲穿著,跑進佛堂,抱住我軟弱無力的身體,嚎哭起來......安祿山的追兵一直沒有追來。
我和羅蘿在廟裡住了四天。後來聽說安祿山的追兵這次是真的要來了,在老主持的幫助下,我和羅蘿打扮成一對農家母女,僱了村裡一輛破馬車,隨著逃難的人流,直奔蘇州我的一個遠方親戚家......在蘇州我們沒有找著這個親戚,卻在黃泗浦碼頭意外地碰著了東渡的日本國的商船。這商船主人河野一平曾做為日本國遣唐使,還給我送過珍寶禮物呢!
河野一平向我說,既然大唐國不容你如此美貌,那你就到日本國去。在大唐國土上,如有人發現我的真實身份,我必死無疑!於是,我只有搭上河野一平的商船,從黃泗浦東渡扶桑......但是,船行海上,深夜遇到大風暴,船觸礁石沉入海中。我又在海浪中失去了知覺。當我再一次醒來時,發現我躺在這個叫作小蓬萊的孤島荒山古剎中。澱殿、加賀局、松丸殿、姬路殿四人守候在我病榻邊。她們說,我的前身是扶桑國熱田大明神武尊豐臣秀吉。她們四人,是豐臣秀吉的四大侍婢的忠魂。是她們一直在冥冥中護佑著我,所以我在馬嵬佛堂吊不死,吊死後從樑上放下來又緩過氣來活了;所以阿蠻她們才能順利地演完這場狸貓換太子的新戲;所以我才能鬼差神使地去蘇州,在黃泗浦碰上老熟人河野一平,坐上去扶桑的商船;所以我才能在大海的風浪中僥倖不死,來到南海小蓬萊;..................聽完楊貴妃的故事,眾人都十分憤怒。
思託好奇地問楊貴妃:“貴妃娘娘,不不不,太真師傅,那麼你究竟是不是熱田大明神的轉世呢?”
楊貴妃搖頭笑道:“我現在是個凡人,你問我,我還想問你這位神通廣大的道行師傅呢!”
思託又問澱殿:“喂,老姐,你們憑什麼說大唐貴妃是你們扶桑的熱田大明神?你們是不是看貴妃娘娘長得漂亮,就想賴去搞什麼同性戀?”
澱殿笑道:“我們死後的靈魂一直跟著主人!”
玄朗一驚,上下打量著四大侍婢,道:“原來你們都是鬼啊!一個鬼咋這麼厲害?”
思託道:“老二,你又犯傻了。她們不是一般的鬼,是沒有身體的幽神,是神鬼。”
老道楊通幽道:“娘娘,別聽這些神鬼們的胡說八道。他們看著別人家有啥值錢的好東西就眼紅,想方設法弄到她們手裡,不擇一切手段。如今他們看到貴妃娘娘你的美貌,也害起了紅眼病,在瞎編荒唐無稽的故事在騙你上她們的賊船呢......”
四大侍婢都青了臉。
澱殿說:“楊老道,你知趣點。要不是這十一位師傅的面子大,我們早把你砍柴燒了!別再做夢想把我家主人哄騙去又吊死!......”
“阿彌託佛!大過年的,大家別再爭吵了!”鑑真忙說,“太真究竟去不去大唐與太上皇破鏡重圓,這事由太真自己決定。你們雙方誰也強迫不得!”
藤原清河也說:“對對對!活佛說得對,這事還是由太真自己作主!別人強求不得!”
澱殿也得意地說:“活佛說得對。我們贊成由我家主人自己做主!”
白玉瓶憤憤不平地說:“太真,這小蓬萊風光不錯。在這裡潛心修煉吧!別再去大唐自投落網了!原先李隆基當皇上保護不了你,現在他大權旁落,成了個掛名太上皇,還能保證你的安全嗎?陳玄禮殺了楊家滿門,與你有天海深仇.......現在他是皇帝李亨的大紅人,你再回去,陳玄禮首先放不過你!扶桑你也去不得!後世人們會詛咒你是叛國外逃的賣國賊......”
“這位姐姐說得很對!我不知道我究竟是不是日本國大明神,但知道我現在是中華唐人,我不能讓人詛咒我是背叛祖國外逃的小賊!”楊貴妃忙說,“所以我就在這裡修行!”
老道楊通幽瞪了白玉瓶一眼,朝楊貴妃又跪了下去,垂淚哽咽著說:“娘娘!求你看在太上皇想你想得神魂顛倒、病入膏肓的份上,回去安慰安慰太上皇那顆為你枯萎了的心吧!你的安全,臣用生命來保駕!......”
四大侍婢哈哈大笑起來。
澱殿說:“楊通幽!既然你這麼忠誠俠義、神通廣大,那麼,你的無罪的貴妃娘娘做了宮廷權利鬥爭的犧牲品,被吊上馬嵬佛堂橫樑綾布套內時,你在哪裡?......”楊貴妃看眾人又言語不和又吵了起來,就笑笑說:“好啦!好啦!今天晚上是大年三十除夕夜,大過年的,誰也再不準提此事,容我自己考慮,過了三天年,我自會作出正確選擇。活佛說的對,我自己的事情,由我自己作主,別人強求不得!就像澱殿她們,要求我隨他們去扶桑熱田,我不去扶桑,她們縱然有神通本事,也把我攝不到扶桑去,還是她們隨我在這小蓬萊隱修下來了!楊道長,安心過年吧,別再提這事了......”
正說著,正規的除夕宴上桌了。
一切按楊貴妃的吩咐做的中國傳統除夕素宴、素餃子之類的,但做的卻很講究。你看:
猴頭蘑菇白又鮮,茶油烹炒似肉片;
嫩筍翠綠肥又長,煮熟涼拌最惹饞;
黃精久蒸作蜜餞,香甜益壽能延年;
野菜餃子新創造,健胃消食壽比天;
榆樹皮粉摻麥粉,擀成壽麵扯不斷,
澆上木耳黃花湯,味美天下實少見;
神仙喝酒有香鬯,佛陀飲茶有童觀;
核桃銀杏開口笑,板栗紅棗果脯幹;
皆是山裡本地生,採來加工自己產;
世外桃源小蓬萊,自給自足小康天。
既然楊貴妃已經這麼說了,楊通幽也就不好再繼續糾纏了。眾人圍在一塊說說笑笑吃了除夕年夜飯,又在寬大的院中擺下茶酒核桃板栗和下酒冷盤,賞月守歲,海闊天空地閒聊起來......一輪又圓又大的月亮掛在萬里無雲的中天,星海璀璨。大地披上了一層銀白......隨然是嚴冬,但初夜的南海小蓬萊島上卻是不冷不熱。
大家坐在院中,求楊貴妃彈唱一曲。楊貴妃也不怎麼推辭,讓婢女拿來琵琶,讓澱殿等四大侍婢伴舞,懷抱琵琶,彈唱起了馬仙期創作的著名琵琶曲《秋水長天》:
1江水長,
江水深,
流到花木又凋零,
遼闊長天深秋中。
去年流,
今年流,
流水似我心一片,
風雨雷霆斷不能!
明年流,
後年流,
天荒地老流不淨!
長天遠,
長天深,
君在長天待何處?
君是長天哪顆星?
長天遠,
長天空,
長天萬里無垠中,
流水無法上天空。
長天遠,
長天冷,
長天可知秋水心?
我在地,
你在天,
天地不能比翼飛,
樹木連理成笑柄。
為自己,
舍愛情,
山盟海誓騙人經,
丈二白綾可作證!
望夫嶺,
眼淚潭,
一片禪心楊太真!
............
傳說馬仙期是唐明皇手下著名的宮廷樂師,他苦愛著唐明皇李隆基最寵愛的宮廷舞女謝阿蠻。馬仙期為了表達對阿蠻的熾烈愛情,結合長江深秋的江南景色,配合古人的名句,觸發了靈感,編創出這首《秋水長天》琵琶曲,作為表達愛情的禮物,送給了謝阿蠻......楊貴妃將自己此刻的心情又填進這首曲裡唱了出來。眾人一聽,全明白了楊貴妃對楊通幽的回答。
楊通幽木愣愣呆在鑑真身邊。
四大侍婢得意地望著楊通幽,挑逗地笑了。
歡樂的晚會一直熬到午夜天冷,大家才各自回屋歇息。
五毒女又去普照嘴中的舍利塔中靜修。
朱彩霞又變作鑑真的柺杖。
楊通幽和鑑真師徒五人被安排在三間暖房內歇息。
因為睡得太遲,所以大家一到床上就進入了各自的夢鄉......不知過了多久,一陣寒風把楊通幽鑑真師徒五人吹醒。楊通幽先清醒過來,睜眼一看,昨天的太真禪院等一切都不見了蹤影,他們六人,還有藤原清河,都睡在放著他們大船行禮的林中斷崖下避風處......榮睿睜眼一看,驚得忙向鑑真說:“師傅,我們怎麼被搬運到我們的船跟前了?”
思託、普照、玄朗三人也起身驚叫起來。
鑑真平靜地向楊通幽說:“道兄,這種乾坤大搬運法,你會嗎?”
楊通幽紅著臉搖頭道:“活佛,貧道慚愧!”
鑑真長嘆一聲道:“道兄,既然如此,你就回去吧!別再惹來殺生大禍!”
突然,玄朗手指著著楊通幽頭上髮髻裡插的一枚拴著雪白絹巾的鳳凰開屏式的金釵,哈哈大笑起來:“老道,你怎麼把楊貴妃的金釵和手絹偷了插在自己頭上?哈哈哈......”
普照、思託、榮睿三人也被楊通幽的滑稽打扮惹得笑了起來。
思託說:“道兄,昨天下午,我們看見這鳳凰金釵戴在楊貴妃頭上,現在怎麼跑到你頭上去了?你不會做小偷偷女人的金釵吧?”
楊通幽慌忙伸手拔下頭髻上的鳳凰金釵和纏著的絹巾,用顫抖的手展開絹巾一看,只見上面用娟秀的毛筆寫著一首小詩:欲知楊貴妃究竟寫了些什麼詩句,她究竟去不去大唐,與李隆基破鏡重圓,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