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94章

熱門小說推薦

“這是自然。先生果然是聰明人,像先生這樣的大才,一定要留在秦地,我們王上才能安心。”

這番話,既肯定了孫臏的才幹,又表明了秦國國君對孫臏的勢在必得。

當初,孫臏被龐涓所害,一心想要在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同時,找龐涓報仇雪恨。在他看來,國力日益強盛的齊國就是他最好的選擇。

那時的孫臏,完全不曾考慮過秦國。他如何會知曉,在不久的將來,秦國這個身處西陲之地的偏遠國家竟能給六國帶來這麼大的威脅?

蒙恬見孫臏對於入秦一事並不十分排斥,又道:“齊王能給予先生的,我秦國國君也同樣能給予先生,先生何必執著於齊國?”

“齊人畢竟對臏有救命之恩。”孫臏道。

當初,孫臏初出茅廬,師兄龐涓已在魏國混出了名頭。龐涓邀請他入魏為官,孫臏欣然同意。誰知,這竟是一個巨大的騙局。

龐涓邀請孫臏入魏,並不是為了提攜這個師弟,也不是為了讓魏國變得強大起來。

龐涓深知孫臏的才幹遠勝於自己,他怕孫臏有朝一日在魏惠王面前嶄露頭角,取代自己的地位,更怕孫臏去輔佐別的國君,與他所在的魏國為敵。於是,他決定對孫臏動手。

孫臏一進入魏國,就被龐涓派來的人秘密監視了起來。

沒過多久,龐涓就找理由將孫臏下了獄。

在獄中,孫臏被砍去了雙足,又被人在臉上刺字。

接受完嚴酷刑罰之後的孫臏奄奄一息,幸虧那時,齊國使者見他談吐不凡,偷偷找人來給他療傷,並將他運回了齊國。否則,孫臏早就性命不保了。

傷愈之後,孫臏被齊國使者引薦給了齊威王。齊威王在與孫臏經過一番交談之後,驚為天人,當即便要拜孫臏為上將,卻被孫臏以身有殘疾為由婉拒。

此時的孫臏,歷盡生死磨難,早已不再是剛剛離開師門的那個他了。他知道,自己雙腿不便,在齊國又毫無根基,如果一上來就奪走了上將軍之位,不僅會讓原本的上將軍田忌心生芥蒂,同樣也容易引起齊國其他高官的忌憚。

況且,孫臏對齊威王說的這番話,也不完全是託詞——依照他的身體狀況,是無法盡到屬於上將軍的職責的。

在孫臏的推脫之下,齊威王最終任命孫臏為軍師,以最高禮節來對待孫臏。田忌也因為孫臏有著如此才華,卻不與自己爭奪上將之位,而對孫臏頗為尊敬。

田忌雖然擔任著齊國上將之職,但他自知在謀略方面他不如孫臏,他對孫臏的意見十分重視。

齊威王是孫臏的伯樂,齊人更是對孫臏有救命之恩。正因如此,孫臏無法輕易捨棄齊國。

蒙恬會意:“齊國為我秦國保住了先生的性命,我秦國自當派人送禮感謝齊國國君。”

孫臏:“……”

齊人救了他,與秦人有什麼關係?說得好像齊國是在為秦國保管人才似的。

“我秦國求賢若渴,必不會讓先生為難。”蒙恬對孫臏道:“如果先生答應效忠於我秦國國君,往後十年,除非齊王攻打我秦國,否則我秦國絕不會主動對齊國用兵。”

僅憑蒙恬,當然無法給出這樣的承諾來,授意他這麼說的,當然是秦王政。

秦王政這麼說,看似對齊國頗為有利,實際上對秦國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秦國剛剛進行了第一次變法。接下來,秦國君臣要做的,就是鞏固秦法,並著手開始進行第二次變法。

與其他國家相比,嬴渠梁時期的秦國,面積太小,人口太少。

為了吸引其他諸侯國的百姓入秦,嬴渠梁下達了詔令:“其他諸侯國來秦者,立刻免除三代人的徭役、賦稅。秦國四界之內,嶺坡、土山、沼澤,十年不收取任何賦稅。1”

也就是說,秦國起碼要花費十年以上的時間,來開墾荒地,發展國力,並讓這些從其他國家來秦者對秦歸心。

之後,秦國還需要平定周邊的國家,特別是拿下巴蜀之地,得到當地的鹽池、糧食和人力,為日後東出函谷做準備。

對於嬴渠梁來說,在接下來的十年甚至二十年中,齊國根本不會成為他的戰略目標。

正因如此,秦王政才會授意蒙恬對孫臏說這樣一番話,以此來打消孫臏心中的顧慮。

孫臏沒有立刻給出答覆,他只道:“先入秦看看吧。”

蒙恬應了一聲,而後吩咐身邊的親兵將孫臏抬走。

秦王看上的人,不管他是否樂意為秦效忠,此後,他都無法再離開秦國。

這時,田忌剛好率軍離開了秦軍的包圍圈。他一抬頭,就看到孫臏被秦人抬走的一幕,不由目眥欲裂:“先生!”

齊軍來一趟函谷關,本是為了試探秦國的實力。沒想到,秦國的實力沒有試探到,反而弄丟了自家的軍師。回去之後,他們該怎麼向齊王交代?

當下,田忌便決定不計後果地奪回孫臏,哪怕是他自己丟了,也不能讓孫臏丟了呀!

眼見著田忌率領齊軍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王賁率領一支精兵攔在了田忌跟前:“蒙恬,你帶著孫先生先退回關中。”

王賁與蒙恬所率領計程車兵人數本就不多,按理說不該在此時分兵。但後方就是函谷關,對於蒙恬來說,只要帶著孫臏撤回關中,他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一半了。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