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71章

熱門小說推薦

嬴稷來到此地已有一年之久,嬴渠梁朝的大臣們也早已習慣了大朝會時並排擺放著的兩張案几。

當他們一大早來到櫟陽王宮,發現並排擺放的兩張桌案變成了三張桌案時,他們雖有些不習慣,倒也並不感到意外——對於嬴政的身份,他們早有猜測。

趁著嬴渠梁一行人還沒來,許多人開始小聲交流著與嬴政有關的資訊。

有人說,這位新任秦王是嬴稷的兒子,只不過,因著秦王稷為人太過嚴苛,他與“愛子”嬴政的關係並不和睦。

還有人說,秦王政恐怕並非秦王稷的後代,秦王政搶了秦王稷嫡系後代的王位,所以倆人之間的氣氛才這般微妙。

當嬴渠梁三人聯袂而來時,嬴渠梁朝堂上的大臣們停止了交談,並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

無他,這位年輕的秦王存在感實在是太強了!

只見嬴政身著袞冕服,與嬴稷一左一右,站在嬴渠梁的身側。

他雖比嬴稷年輕不少,但他身上的氣勢卻絲毫不比嬴稷弱。

嬴稷老辣而又狠厲,嬴政犀利而又懾人,再加上站在他們之間的嬴渠梁變得愈發不可揣測,給在場的大臣們帶來了極大的壓迫感。

原本只是應付秦王稷,對於這些大臣們來說就已經夠困難了。現在又來了一個秦王政,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嬴渠梁指著嬴政,向眾人朗聲介紹道:“這是寡人的五世孫,秦王政。政兒亦是稷兒的曾孫,他麾下的軍隊橫掃魏國,為我秦國立下了赫赫功績!寡人與稷兒都以政兒為榮!”

第36章

說完這番話,嬴渠梁拿起了一封泛著金光的《求賢令》。

這封《求賢令》,正是嬴政身處魏國都城時,便派人交到嬴渠梁手上的信物。

《求賢令》上的光芒並不耀眼,落在在場的秦國大臣們眼中,卻帶著某種神聖的含義,這也讓他們恭順地低下了頭。

不僅是為這些突破時間與空間的桎梏來到這裡的秦王們,更是為了能夠將自己的後代們召喚過來幫忙的秦公。

秦公秦王們如此得上蒼眷顧,何愁秦國不興啊!

正因如此,他們中一些原本還在觀望的人,迅速地投入了嬴渠梁麾下。

“政兒接了寡人的《求賢令》而來,他在我秦國的這段時間,你們需待他如待寡人和稷兒一般恭敬!”

有嬴稷的先例在,對於秦國又多了一個做主的人,秦國朝臣們也有了經驗。

他們依次向嬴渠梁、嬴稷和嬴政行了禮,而後目光便開始在嬴稷與嬴政之間打轉。

原來,這前後腳過來的兩位秦王還是曾祖和曾孫的關係呢,也不知秦王稷和秦王政為何這般不對盤。

不過,對於現在的他們而言,八卦顯然不是最重要的。他們迫切地想要知道,剛剛到來的秦王政,會給整個秦國的局勢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根據稷兒和政兒帶來的資訊,未來,我秦國以咸陽為都,東出函谷,橫掃天下!由此可見,我秦國的命脈與咸陽息息相關!我大秦遷都咸陽,是上蒼的旨意!”

嬴渠梁說著,看向了底下的諸位大臣:“寡人決定順應天命,遷都咸陽,你們可有異議?”

受到嬴渠梁倚重而迅速躋身秦國重臣行列的衛鞅沒有開口。

他早就看出,若是秦國日後想要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櫟陽已經不適合繼續作為國都了。

即使嬴渠梁不提出遷都,他也是要提的。現在,既然嬴渠梁已經先一步提了出來,他也省了一樁事。

不過,這就是未來的秦王嗎?

衛鞅抬起眸子,不著痕跡地打量了嬴政一眼。透過嬴政和嬴稷兩位來自後世的秦國國君,他彷彿看到了在他的理念之下,秦國變得井然有序,蒸蒸日上。

這讓他頗為興奮,同時,也讓他堅定了自己變法的信念。

嬴政也早早注意到了站在下方的衛鞅。

他對傳聞中的商君十分好奇,眼下,他奇蹟般地跨越時空來到這裡,自然不會錯過與商君交流的機會。只是現在麼……時機未至。

嬴政在後世攻滅韓國與趙國,又劍指魏國之事固然振奮人心,卻不大適合拿到朝堂上來說。

若是傳了出去,讓六國君臣知道了,引起六國恐慌,促使六國一致針對秦國,就不大妙了。

後世的秦國興許當真有以一對多仍然不落下風的底氣,但現在的秦國可沒有。

儘管嬴渠梁很想好生在自己的大臣們面前炫耀一下自家寶貝五世孫的功績,但此刻,他也只能用語焉不詳的話誤導手底下的大臣們,讓他們以為嬴政時期的秦國與嬴稷時期一樣,雖然強大凶悍,但還未達到能夠力壓群雄的地步。

“政兒帶來的二十萬大軍中,如今有半數大軍仍在崤山腳下替我大秦鞏固邊防、維持秩序。餘下的十萬大軍中,泰半人馬將前往咸陽,助我大秦修建新都。”

這是嬴政昨日便與嬴渠梁商量好的事。

至於還有將近三萬精銳,嬴政準備送到白起手底下,請自家曾祖手底下的戰神大將幫忙好好調-教-調-教。

往後嬴政手底下的大軍還要攻魏、伐楚、滅齊,嬴政作為秦王,當然要儘可能提高自己手下人的武力值。

況且,嬴政麾下的秦軍中,不少人都是聽著武安君白起的事蹟長大的,他們對白起無比尊崇。能夠得到白起的指點,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榮幸。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