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窈娘 第13節

熱門小說推薦

一大早,顏應祁直接奔解氏這邊來了,解氏正讓窈娘喝羊乳,窈娘捂嘴就是不肯喝:“我不喝,不喝。”

“乖,只喝一口好不好?”解氏哄道。

窈娘搖頭:“就是不喝這個嘛,總是一股羊騷味,喝不下去。哎呀,您別逼著我喝了。”

見女兒怎麼都不喝,解氏也是犯難,女兒別的事情還好,就是不肯喝羊乳,什麼苦瓜茄子說不吃就怎麼都不肯下筷。

見顏應祁進來,解氏連忙道:“你快幫我勸勸你女兒,又不肯喝羊奶了,說這次捏著鼻子也不喝。”

不得不說,顏應祁的女兒們似乎都是有些傲慢刁蠻的,這也是顏應祁希望她們的樣子。他自己就是個傲氣十足的人,所以也不希望女兒日後為了男人要死要活,或者為了點小恩小惠就被人家收買了。

“窈娘,喝了吧,你若喝了,今年爹答應你,帶你們去城隍廟玩兒。”顏應祁笑道。

窈娘不敢置信:“真的嗎?前兩年元宵節,您可都不在府裡。不是看戲就是去這家那家,您不會是哄騙我的吧?”

“真的。”顏應祁保證。

窈娘撫掌十分歡喜,恰逢此時外面說顏寧馨過來了,窈娘還在想大姐姐怎麼沒和爹一起過來?但等她進來時,立馬起身。

顏寧馨還是頭一次過來三房,她沒想到三房也是這麼大的宅邸,方才在外聽到顏應祁和三妹妹的互動,才發現爹其實很好。日後,爹也會這麼關心她嗎?

想到這裡,她先請安,解氏連忙叫起,還和氣道:“沒想到你這個時候過來,不如就在我們這裡用早飯吧,再去你三妹妹那兒坐會兒說會兒話。”

顏寧馨道:“多謝夫人,只是我已經用膳了過來的。”

“這樣啊……”解氏看了丈夫一眼。

顏應祁則問道:“你的書讀到哪裡了?你這個年紀四書應該讀完了吧?五經有沒有想好學哪哪個?”

五經一般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讀書人一般會選擇專治一經至二經,治五經的人也只有東漢的許慎這種厲害的人。

顏寧馨一噎,她當然是沒有讀過四書了,雖然認識幾個字,但也沒有真正學過,因此她抿唇怕露餡了,才看著窈娘道:“三妹妹呢?”

“餘先生是治《易經》的,但是我覺得《春秋》更適合我,所以現下跟本府鄒先生學《春秋》。平日餘先生也會講一些《四書章句集註》,再有二十四史,《資治通鑑》《老子》、《莊子》、《韓非子》這些餘先生也會講的。父親哥哥都是治《尚書》的,你若是治《尚書》,也可以向他們求教。”窈娘心想除了四妹妹有點跟不上,二姐姐怕麻煩,學《易經》,她現在每隔幾日就得出門,上午學箜篌,下午學《春秋》。

顏應祁點頭:“你三妹妹說的很是,不知道你學的什麼呢?”

“我只讀過《列女傳》《二十四孝》。”顏寧馨有些不好意思。

顏應祁不介意道:“那就多問問餘先生,好好學。”

在顏應祁看來,落下的補上就行了,當年窈娘也是學的淺,回來之後拼命追上的。顏寧馨顯然覺得是很有難度的,但還是硬著頭皮說是。

顏應祁還很高興:“好,下次我來看看你功課學的如何了。現下我就先走了。”

解氏和窈娘也都起身送他,等顏應祁離開了,窈娘才道:“大姐姐不若去我那兒坐一會兒?”

顏寧馨連忙推辭,她看著窈娘,其實她以前也是這樣,嘴甜會來事,人人都喜歡她,現下回來,卻成了個尷尬人。

見顏寧馨不願留下,窈娘也只好提點道:“我們園子裡有個暖房,裡面開了不少花,你要不要賞花了之後再過去?這個時候大夫人那裡一般都是在召集僕從處理家務。”

顏寧馨剛才就挺尷尬的,明明她過來之前,解氏一家都說說笑笑,結果她過來,沒說幾句話顏應祁就離開了。因此,她先派兩個人把解氏送的見面禮拿回去,隻身去了花房,就是沒想到她進去之後,發現一個著玉色袍子的少年正嗅著花香。

在他抬頭那一刻,顏寧馨彷彿覺得陰沉的天都亮了。

周陵光也沒想到在這裡居然遇到一位姑娘,且她的目光和顏家這些大家閨秀不同,完全是欣賞大膽的目光。

“不知小姐是哪位?應該不是顏家小姐吧?”周陵光問起,顏家的小姐們出門幾乎都前呼後擁,對他這樣的外男都很矜持的避開,可以說他住顏家三房快三年了,見過顏三小姐的次數寥寥無幾。

顏寧馨笑道:“不,我是顏家大姑娘。”

周陵光恍然:“原來就是你啊,你和你妹妹們倒是不太一樣。”

顏寧馨指了指自己的臉:“不都是長著一雙眼睛,鼻子會透氣兒,有什麼不一樣的。”

周陵光卻覺得很有意思,笑的肚子都疼了,又聽顏寧馨問起:“你呢?你還沒有告訴我你是誰呢?”

她說完後就見周陵光眸光帶著些陰沉一閃而過,轉身過去,負手而立:“我?不過是閒人罷了。”

見他不願意多說,顏寧馨也瞭然道:“不說就不說吧,天下的人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累世高官誰都有自己不願意說的事情。”

周陵光聽她說話覺得奇怪:“你一個大小姐,倒是懂這麼多。”

“一時感悟而已。”顏寧馨笑。

周陵光沉吟了半天,才道:“我叫周陵光,原本是國子監祭酒之子,因父親得罪今上被迫辭官,怕危及到我,所以讓我過來顏侍郎府上。”

總覺得周陵光不太開心,顏寧馨小聲問道:“你在這裡她們待你好嗎?”

周陵光愕然,沒想到她會問這個,畢竟這裡是解氏管家,解氏一應份例都是比照顏景昭來的,對他也很客氣。但是下面的人難免言三語四,他的月例還要拿出一部分打點下人,日子過的當然也不會很好了。

可人家顏家收留他不說,別的都對他很好的,他還不能嫌棄。

“顏家待我恩重如山。”周陵光隱約想起往事,眼神飄向遠方。

顏寧馨正想說什麼,見她的丫鬟喊她,就對周陵光表示歉意退了出去。周陵光等她出去之後,突然覺得身上有點兒冷。

**

冬日又下了一場雪,這是今年最後一次上學堂了,因為緊接著就是顏景昭和顏景璋的親事,之後就是過年了。

窈娘在路上碰到瑩娘時,發現她塞了兩個手爐,忍不住笑話她:“有這麼冷嗎?走一會兒就暖和了。”

“冷,怎麼不冷。三姐姐,我聽說三叔祖母昨夜到的,你今兒怎麼還來學堂啊?”瑩娘不知道是嘲諷她還是如何。

窈娘笑道:“我祖母這個時候還在睡呢,今日是最後一堂課,怎麼能夠不來。”

二人進去後,見莘婉來了,都道稀客。

莘婉前些日子畏寒,不敢出來,現在看著身子不錯,又對她們道:“聽說咱們這裡來新人了?”

“是啊,就是大姐姐也要和咱們一起讀書呢。”窈娘笑道。

倩娘進來聽到後就笑:“這王府教出來的,肯定比我們都行吧,真想好生見識一番呢。”

大家也都存在這樣的想法,即便是窈娘也覺得顏寧馨是裝謙虛,必定得看看她的真才實學。瑩娘還撇嘴,她年紀最小,學的最吃力,又來個學識超群的,她就又被壓著了。

餘先生先講《韓非子》,講完之後,又笑道:“這是今年的最後一次在學堂讀書了,我見我們書齋外的山茶花開的依舊紅豔豔的,不如你們以山茶為題,寫一首詩詞。”

“先生,我還以為您會佈置文章呢。”窈娘笑著。

寫詩詞當然對於她而言並不難,莘婉也是詩詞十分擅長,她也想一顯其能。倩娘作詩也算中上,她最厲害的還是在寫字作畫上,最擔心的便是瑩娘了。

大家寫完再等餘先生品評時,突然就發現她們心底認為最厲害的顏寧馨卻是寫的錯漏百出,甚至幾乎是字寫的都不是很好的樣子。

這就尷尬了,餘先生也看了顏寧馨一眼,覺得不可思議。

瑩娘當場笑出來了:“大姐姐,你這寫的什麼啊?還有你字怎麼這樣啊?”

她是高興終於有一個墊背的了,顏寧馨卻臉紅又很生氣,窈娘知曉倩娘素來軟弱明哲保身,莘婉到底是客。因此窈娘則道:“先不說這個了,後日大哥哥成婚,新嫂嫂就要進門了。關家的嫁妝等會兒就送過來了,我們都去看熱鬧吧。”

如此轉移了話題,顏寧馨臉上才好看不少。

從學堂出來,顏寧馨特地找上窈娘道謝,窈娘笑道:“這沒什麼,都是自家姐妹。只不過,爹曾說過我們顏家女子不是那等怕女子有野心,故把家中所有詩、書文章都藏匿起來,只讓其專心於女工之上的人家。要讓我們通曉書籍經義,將來不僅可以頤養自己,也能通曉事理,明辨是非,日後——”

“還能教導自己的子女不說,就是在族中也能教導別人,受人尊敬。”

顏寧馨只覺得自己前途渺茫,窈娘卻被這姐姐產生了懷疑,正經王府養大的郡主怎麼如此草包,難不成是西貝貨?

第22章 局勢

三老太太過了兩年未見,還是一如往昔,她此時正在對解氏操持這場婚事有諸多不滿,自然,這些在窈娘看來純粹是雞蛋裡挑骨頭。

“你也多上點心,莫讓關家笑話。”

其實三老太太哪裡是為了關氏,純粹也是為了抬高關氏打壓解氏的地位。

解氏含笑:“您放心吧,一定會辦好的。”

三老太太看了她一眼:“也別把話說的這麼滿,我庫房裡有不少從河南帶回來的土產,你去分一分,正好你孃家人過來了。”

解氏又表示感謝,“我兩位兄長和嫂嫂都來了,正好今日午膳時替您接風,也讓他們來給您請安。”

“唔。”三老太太點頭,她和解家還有些親戚關係,再者,她聽聞顏應祁這兩年多幾乎都是在解氏這邊,居然這般受寵。

窈娘此時又獻上自己做的兩雙襪子:“祖母,我針線做的不好,還望您別嫌棄。”

三老太太不經意之間打量和窈娘一眼,不過十一歲的年紀,就已經亭亭玉立,儼然和前幾年的小姑娘的樣子不同了,她收下之後看了看針腳,十分細密,看起來在女紅上是費過心思的。這孩子已經不能等閒待之了,所以她稱讚道:“看的出費了不少功夫。”

“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我娘這會子也沒功夫教我,原本想去大房求求大夫人看能不能跟著二姐姐和四妹妹的那位針工師傅學,但大房也要辦親事,就耽擱下來了。”窈娘說起來還有些懊惱。

三老太太最聽不得三房的人還得求大房,立即就道:“還求大房做什麼,我身邊現成有個針線好的,月娥,打從今兒起,你就伺候三姑娘去。”

窈娘連道:“雖然說長者賜不能辭,但我怎麼好要祖母身邊的人服侍。只是我聽聞顧繡以細如髮、針如毫、色如畫冠絕天下,若是請針工師傅,能讓顧家的人指點一二,我也是受益無窮。”

“這有什麼難,請她過來就是了。”三老太太道。

窈娘笑道:“那就多謝祖母了。還未問過祖母,祖父身體如何了?今年任期已經快滿三年了,是否要上京述職?”

三老太太看了窈娘一眼:“你祖父右遷河南左布政使,算是升官了吧,也不必上京述職。只是我這次回來就不去了,年紀大了,走動不得。”

“也好,家裡人多才越熱鬧呢,您不知道大姐姐也從齊王府回來了。”窈娘道。

即便是親戚同朝為官,也得要避嫌,不能兩個人都在中樞,父親如今任南京禮部侍郎,若父親調任京中,祖父就不能在中樞了,現下祖父還是在河南做布政使,那父親很有可能回北京。

三老太太對顏寧馨回不回來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她讓解氏母女離開之後,又把要見新媳婦的見面禮查看了一遍。

而回程的路上,解氏忽然問起窈娘:“怎麼你和你祖母說要請女紅師傅,你和娘說一聲,娘早幫你請過來了?”

“不是,我知道祖母出自詩書之家,可她本人並不喜歡這些,且性情急躁。只有脾氣很好的人才能和她相處,我怎麼也能找點事情給她做,讓她別總找你的茬,再過幾日她的幫手進門了,還不知道是不是管家權什麼都要給別人?”窈娘撇嘴。

原來是因為她,解氏牽著女兒的手道:“日後不必你替娘擔心。”

窈娘搖頭:“怎麼能不擔心呢。娘,是您告訴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幾年咱們母女日子過的很好,是因為祖父母都不在,爹向著您,哥哥也慢慢和咱們親近了。可是嫂嫂進門之後,祖母也在家中,那就是二對一了。”

解氏摸摸女兒的頭:“窈娘,娘和你說過,當大家有個共同的敵人的時候,當然會一致對外,可是每當沒這個敵人的時候,她們可能會內亂。你或許也看出來了,關家規矩森嚴,家族也是古樸簡單,和咱們家有許多不同之處。你祖母的性子也不是好消受的,管家我也管累了,你祖母就是不說,我也想把這個管家權交出去。這就叫以退為進,凡事既然無法進,就退一步,未嘗不是好事。”

無法進是因為解氏無法做顏應祁的正妻,頭上又有婆母,她既越不過甄氏的次序,也越不過三老太太的次序,何苦做了壞人,讓新婦進門,她往後退一步,新婦和老太太一起。老太太即便對人再好,脾氣也是在那兒,關家那個女子性情並不柔順,等她們結盟破滅,自己再出來。

窈娘想了半天,還是道:“娘,祖母要的是自己人,嫂嫂好或者不好,都是她自己人。”

而她知曉祖母一直把娘當外人,甚至對自己都比對娘好。

解氏卻堅持道:“窈娘,你說的我也考慮過,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無論做什麼事情,不能讓人看出你真的想要什麼。你太想要這個東西,反而會成為你的掣肘。”

有耐心,洞悉人性,再一擊就中。

窈娘暗自點頭。

又聽解氏道:“你兄長大婚,親戚們會來的不少,你多見客人,知道如何待客。”

窈娘點頭應是。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