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73節

熱門小說推薦

亭林。

顧炎武臉色有些難看:“水鏡莫非當真怕了外面那些人?”正當他們愣神之際,黑下去的水鏡又閃了閃,漆黑的鏡面上似乎散發出微弱的白光,黑白光線明明暗暗,最終閃出幾l行字來——

【檢測到有較強的反對意見,影片播放暫停,系統正在進行核實。】

“怎麼回事,這是仙人在處理麼?那些的話真的被神仙給聽見了?!”

蒲松齡深深疑惑,雖然他作志怪,但志怪神異發生在自己眼前,他卻由衷地猶疑了。外面的呼聲沸反盈天,他是聽到了的,連自己的家人都忍不住竊竊私語,魯迅那些話,太驚世駭俗了。

不過他也沒有跟著指罵,若說理學綱常之毒,蒲松齡亦是深惡痛絕,他當真沒想到,那些腐儒假道學的話竟能驚動瓊霄。

秦漢兩朝。

嬴政與劉徹目光炯炯地盯著水鏡,呼吸清淺。他們不合時宜的想著,原來這便是仙家手段。水鏡背後,當真是仙人操控?

水鏡地光面快速滾動起來,先前看過的所有課件一一閃過,有眼尖的人看到連楚棠講授時說的話都在其中,這就是上面說的……核實麼?

他們聚精會神地看著,不知過了多久,一陣眼花繚亂之後,滾動暫停,水鏡上又出現了幾l行小字——

【核實完畢,檢測到主播並無任何違規情況,現對提供不實舉報資訊、擾亂直播秩序的部分賬戶進行禁言處理,請文明觀影,禁止挑起對立。】

【直播即將繼續,是否選擇繼續觀看?】

水鏡上出現一左一右兩個選項,左邊為否,右邊為是,“是”的那一側閃著紅光。

先前還神氣十足的反對者們滿臉愕然。

怎麼可能?

怎麼可能不存在違規的情況?!

難道老天不是來幫他們主持公道的嗎?!什麼叫他們提供不實舉報資訊?

一干人等又驚又怒,想也不想就要張口理論,卻驚恐地發現自己無論如何也發不出聲音來——他們被禁言了。

這不公平!

他們無聲抗議。明明妖言惑眾的是魯迅和水鏡裡的楚棠,老天怎能如此錯判,將他們禁言?要被禁言的明明是楚棠才對!

黃安。

說不出話來的耿定向氣急敗壞地在心裡大罵,瘋了!他看現在才是人瘋了,天也瘋了!後世人口不擇言,連老天都不能明辨忠奸。這面水鏡一定是邪物,他不要看,不要看!

耿定向抬手狠狠地按向螢幕上的“否”字,可不管他怎麼按,按鍵都毫無反應,只反覆顯示著【禁言中,無投票許可權】幾l個字。

與此同時,幾l乎所有激烈的反對都接收到了相同的資訊。他們被禁言了,不能說話,也無法參與投票。

奉天殿。

一直遊離在狀況之外的朱樉撓了撓腦袋,指著兩個明晃晃的選項咧咧嘴問:“那個……咱們還要不要繼續看啊?”

大殿裡一時沒有人迴應,先前發了一回火的朱元璋臉色還是很不好,此時聽到朱樉的話也沒個好聲氣:“看什麼,看她怎麼罵皇帝,怎麼把理學綱常貶得一文不值?”

這話的火藥味兒太濃了,朱樉看著自家父皇黑著的臉也不敢再上前去觸黴頭。朱標見弟弟吃癟,不動聲色地上前一步,斟酌著謹慎開口:“這個系統稱水鏡即將繼續播放,又讓我們選擇是否繼續觀看,便是說,如果我們選擇否的話,水鏡便會就此收回?”

朱樉心知大哥是在給自己解圍,連忙跟著接話:“也就是說,上面的仙人。”他還是習慣將系統稱作仙家,“讓我們自己決定水鏡的去留?”

朱標點頭:“若是我沒有理解錯的話,應是如此。”他向著御案後的朱元璋一拱手:“還請父皇做出決斷。”

看,還是不看?

決定權交到了朱元璋,不僅是大殿內等著他決定,宮中、宮外,也許很多人都在等著這個決定。朱元璋心中仍有火氣難消,連對上朱標也帶了幾l分厲色:

“還能看嗎?你們聽聽她都說了些什麼!專制統治、滿紙吃人,哼,皇帝在他們的眼中都要變成惡鬼了!”

“這又不是楚棠第一次罵皇帝了……”

朱樉一個沒忍住把自己心裡話說了出來,隨即接收到朱元璋冷冷的視線,立時縮了縮脖子做出一個封口的動作,是他嘴欠。

另一邊的朱棣也開口了:“水鏡話雖激烈,卻也告訴了我們許多有價值的資訊。”

比如永樂大帝,好吧這個不說也罷。比如大哥的身體,比如海權、南明、清兵……預知後事,能做的事便太多了。

朱元璋卻仍有顧慮,冷著臉反問:“那些資訊比起她惹出的麻煩如何?”

“罵皇帝也就罷了,你聽聽她都講了些什麼?仁義道德全成了吃人!華夏數千年的歷史,難道在他們眼裡就變成是吃人的歷史嗎?!還有那魯迅也是,胡寫什麼?你信不信外面那群學士罵他們的話已經攢出了幾l籮筐!”

朱棣:“父皇並非怕事之人。”

哦豁!幾l位兄弟忍不住瞪大眼睛,敢這麼和父皇說話,老四你出息了。

朱元璋也被氣笑了:“怕事?咱是不怕事,可剛剛那些話如此大逆不道,這樣的言論公然宣之於眾,若被有心人利用,豈不是為反賊張本?屆時咱大明永無寧日,就不是一個怕不怕事能對付得了的了!”

朱元璋的擔憂不無道理,後世那番“吃人”的言論就像是投射下來一顆炮彈,動輒便有血肉橫飛之險,朱棣其實也心有餘悸,他同樣不明白後世是如何得出了這版偏激的結論,但水鏡的反應讓他冷靜了些許。

深吸一口氣,他看了一眼旁邊的朱標,復又對著朱元璋道:“後世言說的確駭人,但是父皇,系統表示楚姑娘並未違規,還把那些反對者禁言,這是否說明,背後的仙人其實認可後世的結論?”

這……朱元璋心中一動,這便是問題所在。先前群情洶洶嚷著要收回水鏡的動靜他也聽到了,連他都忍不住惱怒,暗罵水鏡口無遮攔滋生事端,可水鏡在暫停之後竟然說楚棠的言論沒有問題!楚棠說的沒問題,那有問題的不就成了他們嗎?!

朱棣覷著朱元璋的臉色再接再厲:“仙人認定後世無錯,楚棠的語氣更多是痛切而非厭惡,那就說明水鏡的出現並非是要覆滅朝綱。”

“那它是要做什麼?”年紀較小的朱權忍不住插嘴問到。

朱標接過話輕聲開口:“具體何意不曉,但楚姑娘是講師。”

“所以呢?”朱樉有些懵。朱標:“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

楚棠能解什麼惑,她不惹麻煩就是好的。朱樉張口就想吐槽,掃到自家父皇面色微變,斂眉沉吟不語的模樣識趣地閉了嘴。

一旁的朱棣當然也發現了朱元璋的反應,趁機再次開口:“楚棠出現至今,尚未詳述大明之事,只偶有提及,堡宗是何人,他為何會得個如此匪夷所思的諡號;大明動盪為何、為何南渡,父皇不想知曉嗎?”

朱元璋有些意動,水鏡裡提大明提得少,稍微詳細一些的便是南明,但只講到南明之敗亡,他們真正關心的時局卻是不曾透露。

況且,他睨了一眼朱棣,南明的事尚且遠在天邊,這小子確實實打實在他眼前晃悠。朱棣是如何當上皇帝的,僅僅是因為標兒早亡嗎?自己遵循法禮,當真會立四子?其中是否發生了些什麼?這些眼下之事,說他不思量那是假的。

那邊廂的朱棣還在繼續:“況且大明距後世不過數百年,距魯迅所處的年代則更近,文章隨時而動,又有楚棠透露的屈辱史,此時之局已可說緊張。”

他語氣嚴肅不卑不亢:“三寶已然準備出海,五弟亦意欲尋訪美洲。借楚棠之口,我們知曉除羈縻之外,海外仍有異邦,而那些異邦會在某一時刻突然強大。異邦走了哪條路,強盛如華夏為何會在短短數百年內迷途,到底哪一步行差踏錯,明聖如父皇,當真不曾憂慮嗎?”

朱棣很少敢用這種語氣同君父說話,也許是知道後來的自己做出了“謀逆”之事,他倒像是破罐子破摔了。

朱元璋看著面前神情嚴肅的四子,他說的直白又頗有見地,一雙眸子光亮迥然,朱元璋恍惚覺得有一瞬間像是看到楚棠口中那個永樂帝在同他說話。

朱元璋心裡閃過一絲彆扭的欣慰,但還是不甚高興地看向先前說話的朱標:“標兒,你也這麼看?”

朱標面色沉靜:“兒臣明白父皇的擔憂,但後世矛頭直指理學,理學又盛在明清,兩代理學綱常被後世目為食人之獸,兒臣想知曉原委。”

朱元璋沒有說話,朱標說的也正是他所惱怒不解的,楚棠談到理學時,明確表示對明清兩代之否定到底是什麼使她,使魯迅他們對禮教綱常深惡痛絕?朱元璋負手,一邊踱步一邊思忖,朱標與朱棣等人互相交換一個眼神,捏緊袍袖下的手,緊張地等著最後的決定。

殿中呼吸可聞。忽然,踱到窗邊的朱元璋豁然轉身,眼神如刀釘在朱棣身上:“屆時若是生亂……”

“兒臣自當戡平動亂,一死以謝天下!”

太極宮。

眾人看著眼前的選項都沒有動作,此事非同小可,君王不示下,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好一會兒,還是有著“裙帶關係”並被同僚寄予厚望的長孫無忌先上前一拱手,猶猶豫豫道:

“陛下,您看這水鏡……還要繼續看嗎?”

“看,為何不看?”

李世民一笑,眉宇盡數舒展開來,彷彿絲毫沒有被先前的變故所影響。這樣的反應倒是讓長孫無忌等人愣住了,這下換成他們遲疑:“可水鏡中的言論……”

“有些言論的確過於大膽。”李世民調整了一下姿勢,“不過爾等聽她所說,可有惡意煽動之嫌?”

呃……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仔細想了一回發現,似乎還當真……沒有?

房玄齡捋著鬍鬚:“雖然後世之言確可稱驚世駭俗,公然宣讀亦難免煽動民心,然究其根本,無論是魯迅還是楚姑娘,其語氣更多是給人痛心疾首之感。並非是惡意,倒像是……”

“痛之深,責之切。”魏徵接過了他的話。

李世民頷首,倒是說了句與帝王深思熟慮度而後動的形式作風極不相符的話:“華夏後輩,總不至於害了華夏。”

眾人:……

陛下,您不覺得太草率了嗎?

李世民將臣子們的無言看在眼裡,笑了一下,正色道:“朕前些日子又讀了一遍魏卿的奏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諸君以仁民教朕,楚姑娘念茲在茲,不過‘人民’二字。”

“後事如何,朕與爾等本不可知,天賜水鏡予這一段機緣,恐怕便該擔著一份風險。魯迅的文章寫得好,閉關、送去、送來都不可取,我等若懼了後世言說,拒絕觀看水鏡,何嘗不是又一種‘閉關主義’?”

“諸卿,勿要固步自封。”

說罷,李世民抬手,輕輕點下一個“是”。堂下的臣子看著君王的動作,竭力抑制心中湧動的情感,向著上位整肅面容,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然後抬手點向那個“是”字。

未央宮。

劉徹被吵得腦仁疼,從“吃人”言論下的滿朝大譁,到水鏡暫停的愕然,再到“沒有違規”的不服,最後選項一出,滿朝大臣各自爭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按說平時,劉徹多數情況下還是挺樂意看這些大臣們吵架的,人在情緒激動之時往往口不擇言,情急之下更容易暴露出自己的考量,他便在這些看似大義凜然的言論中確認各人心裡的小九九,只偶爾出言掌握一下局勢,引導其向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最後一錘定音。

但是眼下,他按按額角,看著堂下站得涇渭分明、臉紅脖子粗地拱手請上裁決的大臣,也不由覺出幾l分為難。因為看還是不看,連他自己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罵皇帝、罵理學、罵禮法,現在把數千年曆史都罵遍了!虧他先前還覺著,魯迅若生在當世正適合為官。結果呢?他魯迅怕是要把大漢朝廷掀個底朝天!

劉徹氣不打一處來,他想,大漢以黃老之學治天下,雖經數代,民以殷盛,國以富強,但至本朝已逐漸現出許多弊病來。朝堂約束不力,各方心思不一,是以他多番問對諸學。

董仲舒的言說甚合他意,他都欲著手採納了,結果楚棠一通抨擊,水鏡一句話,要給他生出多少麻煩來?劉徹一瞬間心想幹脆便不看了,沒有水鏡,日子不還是那麼過?

但他肚子裡又還有一堆謎團沒有解開,東漢是怎麼回事,自己與親子如何走上那條路,在他百年之後,繼任之君是否能力挽危局。

而且……劉徹忘了一眼空中的水鏡,這道選擇擺在諸天萬朝眼前,那位秦始皇,那位唐太宗會作何選擇?若他朝選擇了看,大漢拒絕,此後是否會落後於他朝?

一時間,乾綱獨斷的君王只覺手上有千斤重。

秦朝。

大殿中的李斯等人也緊緊盯著上首的始皇帝,等他作最後的決定。

廟堂各自沉吟,民間。

李贄想也不想,毫不猶豫地點向“是”字,讓他驚訝的是,素來拉著讓自己少說幾l句的耿定理也跟在後面選了一個“是”。

“耿兄,你這……”

耿定理一笑:“雖然水鏡說的嚇人了些,但與宏甫兄相處日久,某的膽量多少也大了許多。”他開了個玩笑,轉而正色幾l分,認真道:“宏甫兄,你知曉,我本便是不耐兄長管束才出來的。”

理學綱常,他其實,並不喜。

亭林。

顧炎武同樣點下“是”字,灑然一笑:“正要向後世仁人請教!”

唐朝。

杜甫轉向李白,經過最初的愕然與恍惚之後,沉吟罷的青年人眼中尚有一往無前的銳氣,朗聲道:“承後人一聖之言,正該聽萬姓呼號,太白兄意下如何?”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