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32節

熱門小說推薦

諸天萬朝的文人沉浸在影片的炫目裡,原來在後人看來,詩文也是重要的,千載文心,始終都被承認。他們忽然找到了人生的新路,若無法走上仕途,著書立說,為後世留一段文脈,是否也能證明自己曾經來過?

一時之間,各路文人創作熱情高漲,這這也導致後世的典籍多了許多本,而學生必背篇目也是蹭蹭蹭往上漲。

興慶宮。

李隆基靠在椅背上,表情隱隱有幾分怔然,這就是李白的魅力嗎?這就是詩歌的魅力嗎?比他的開元盛世還要長久,比他的功業還要令人傳頌?他猛然站起身來:

“快,給李白傳旨,讓他入宮,儘快入宮!”

這樣名望的詩人,若棄用他,天下人都不會答應!可是,已然知曉一切的李白還會入宮嗎?李隆基的心裡忽然有些不確定了。

太極宮。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我本覺得繡口一吐,半個盛唐之語有所誇大,現在看來,沒有李白的大唐,怕是要失色不少啊!”

長孫皇后也是感慨:“李太白錦心繡口,竟是將前代的詩人都比了下去,有這樣一位天才詩人,也是大唐之幸。”

“是啊,”李世民頷首,如水鏡所說,大唐成就了李白,李白亦為大唐增輝,後人若想起李唐盛世,半數的目光,都要落在他的身上吧!

“只是,”他眉心微蹙,“那安史之亂,楚棠語焉不詳,朕的心中總是不免擔憂。”

“兒孫之事我們無法管,左不過現在是貞觀年間,二哥你再受些累,把孩子們教導好些,總能補救一二。”

“只能如此了。”他揉揉眉心,看著跪在殿外的李治,心裡還是覺得火氣蹭蹭直冒。

未央宮。

劉徹拿眼睛去看堂下的司馬相如,眼神頗有些耐人尋味。

接收到目光的司馬相如心頭一跳,緩緩打出一個:“?”

“長卿啊,”他笑容和善,“於詩賦上,卿還需多多用功才是。”

“陛下?”

司馬相如發現自己有些跟不上這位頂頭上司的腦回路。對側的衛青目露無奈,裝作沒看見地別開臉。

陛下又開始犯紅眼了。

果然,劉徹慷慨解惑道:“難道卿不想被後人稱讚繡口一吐,就半個大漢嗎?”

司馬相如:???

陛下您是不是太看得起我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一課寫完了,為白哥付出了太多哈哈哈哈哈哈

1.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杜甫《夢李白二首》

2.生命在最困頓的時候,才會發出反抗的強音,他的傲岸不屈,建立在他作為一個士人不得志的辛酸悲苦之上。一句穿越千古的名句背後,是一個生命所能承受的重量。——書上的筆記,應該是什麼時候刷的網課吧,誰的課忘記了/望天

3.《將進酒》那個影片大家應該聽過,陳湧海老師的,淺淺放給老祖宗們聽一下(bushi4.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迴夢見君。——白居易《夢微之》

5.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鞦韆。——李白《江上吟》

6.主播最後放的影片依據是央媽的紀錄片。

7.白哥生錯了時代是一家之言,不過他確實很有古風,政治理想也有些不合時宜,比較天真,不過李白如果一直飄在雲端應該也沒有那些感懷激烈的詩作吧!最後……家人們有人去看《長安三萬裡》了嗎好想看啊!!!

第33章 影片後續+登高序(收尾+過渡)

咸陽。

嬴政覺得自己的問題似乎得到了解答,又似乎更深沉了。

楚棠之前提到屈原時,他曾疑惑,一個人的詞章,是否真的可以比帝國更為長久,李白詩作在後世的流傳度已然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肯定的答覆。

以布衣之姿,一支詩筆,留名青史,這樣的榮光,似乎不比帝王遜色。

文人之筆,真的那般重要麼?

他垂眸,想起水鏡上的字跡,心中的想法愈發明晰:“李斯,秦篆推廣之事刻不容緩,六國文字必須要統一。”

詩文以字載,他統一文字,亦會是彪炳史冊的功業吧!

李斯明白這件事的重要性,當下躬身:“臣領命。”

嬴政頷首,忽然道:“後世談詩,不曾見我大秦詩作,恐是我大秦文德不彰,你在推行秦篆之時也可將水鏡中的詩作一併錄成,以敦大秦詩書之風。”

李斯再次躬身:“諾。”

【清人龔自珍曾說,莊子和屈原本是兩個相差甚遠的文學家,不可以並在一起,將他們併為一人,是從李白開始的;儒、仙、俠是三種思想,不可以合而為一,三者統攝在一個人身上,又是從李白開始。

在《夢遊》一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李白既有莊子道家通透與避世,又有屈原的愛國之心,既有儒家的進取精神,又有昇天入地的神仙思想,還有落拓不羈的俠士精神,將不同的傳統融合在一起,這是李白詩歌獨特的魅力,也是他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透過這篇課文,大家是否對李白及其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呢?下面佈置兩個小小的作業,一是熟讀並背誦默寫全文,二是請大家嘗試把這首詩改成一首七律。

好啦,這節課就講到這裡,有問題後臺私信哦~喜歡的話一鍵三連,我是楚棠,下節課再見!】

熟悉的結束語響起,大拇指圖示一躍一躍,彷彿在引著人們按上去,這個流程大家早就已經習慣了,紛紛開始點贊投幣。

長安院落。

賀知章投完幣,轉過頭剛要說話,就聽到外面一陣尖細的聲音傳來:“皇上聖諭!”

賀知章一頓,抬頭去看李白,李白神情不變,仍是一臉淡然地站在原地。

傳旨的內侍快步走了進來,臉上堆著諂媚的笑:“李官人,皇上聖諭,召您儘快入宮呢!”

李白不置可否,提起桌上酒壺仰頭灌下,姿態落拓又隨意。內侍吃不准他的態度,又不敢斥責,只一臉為難地說道:“李官人……”

“不去。”簡簡單單兩個字。

內侍面露尷尬:“這可是聖諭……況且此前您領了旨,怎麼能說不去便不去。”

“呵~”

李白聽罷,一笑置之,仍是自斟自飲,半分眼神都不願分給他。

內侍求救般的看向一旁的賀知章,賀知章收回目光,笑得滴水不漏,幫勸道:“李詩人想必是改了主意,你回去和陛下實話實說,陛下寬厚,不會責怪於你的。”

“可是賀監,這聖諭……”

“聖諭嚇不到李太白,公公請回吧。”

李白一邊飲酒一邊答話,竟是絲毫不將天子的金口玉言放在眼裡。旁邊的賀知章搖搖頭,在心裡笑了一下,向內侍使了一個眼色。那人萬般無奈,只好行了個禮退去。

“你這是,不打算入朝為官了?”看人走遠,賀知章饒有興趣地問到。

李白將賀知章的酒杯斟滿,回答道:“陛下看中的是我的名聲,而不是我的才能,水鏡一番言論,白亦明白許多,長安三年如幻夢,我又何必再上趕著入夢?須行即騎訪名山吧!”

他笑得開懷,引得賀知章也不由得笑了起來:“天姥山或許未必如你詩中所寫高峻,但越中山水靈秀,不知老夫是否可以邀到謫仙人在鏡湖飲酒啊?”

李白微微錯愕:“賀監您……”

賀知章語氣輕鬆又帶著嘆息:“老咯,該致仕了,不差這一兩年。”

命數不永,不如早歸去。

成都,浣花草堂。

杜甫垂眸,想起昔年與李白相交的種種,李白驚才絕豔,卻終究難逃命運的幾度浮沉,文章憎命達,自己不也是如此嗎?

北宋。

蘇軾默唸著龔自珍的那幾句評論,越品越覺得精妙:“莊屈合於太白一人,儒仙俠融於太白一身,所以他的詩才會落拓之中亦有感懷深沉,入世之中又有飄然氣概,龔自珍的評論入木三分啊!”

未央宮。

劉徹頂著眾臣自認為隱晦的眼神沒好氣地擺手:“行了行了,朕知道寫作業。”

他也是要面子的好嗎?!

不過話說回來,七律是什麼,好像沒聽說過?

老祖宗們在為作業頭禿,一部分是為不知七律為何物而感到棘手,另一部分則是為李詩詞意縱橫無法改成七律而糟心。

但儘管如此,之前交過作業的人卻是不敢不交,沒看見漢武帝已經給大家做過反面教材了嗎?不交作業被點名了怎麼辦?!因為課業問題被一個後輩點頭批評,臉還要不要了?

然而,不知怎的,幾天過去了,水鏡仍是毫無動靜。

聽了這麼久,眾人其實也摸出了點規律,大約六到七天,水鏡便會播放一次,但這次七天之期已過,熟悉的聲音卻沒有傳來,難道上天要把這意外之物收走了?

眾人心中各有猜測,但該乾的事卻一點沒少幹,沒有水鏡,生活也要繼續,無法未卜先知,便靠自己的經驗去探索,自上古及今,不就是這麼過來的嗎?

日子悠悠地過,空中的水鏡仍是靜靜停在那裡,大家也習慣了,不就是天上多了面鏡子嘛,見多了就不奇怪了。

***

唐代宗大曆二年,夔州。

垂老的杜甫寓居家中,這是他來夔州的第三個年頭了,索性夔州都督照顧,他在此處租了些公田果園和家人侍弄,也可度日。

多年漂泊,他的身體早就沒有以前那樣好了,如今疾病纏身,又兼秋日蕭瑟,而家國猶有動亂,他心中愁苦簡直無法排解。

“過幾天就是重陽節了。”妻子一邊撥弄著筐裡新採的菊花,一邊說道。

杜甫蒼老的臉上有片刻怔然:“重陽,是登高的日子啊!”

“白帝城外就有一座高臺,是登高的好去處,但你身子未愈,還是少出去為好。”妻子略帶憂心的寬慰。

杜甫知老妻關心,心中熨帖,剛要開口,忽然聽到空中一段熟悉地樂聲傳來,水鏡之上光華流轉。

楚棠又出現了!

眾人精神一振,雖然沒有水鏡也行,但是看著多有意思啊!上一回,李白和他的詩已經火遍了諸天萬朝大江南北,不知道這次又要介紹哪位詩人。

“不管是誰,朕都覺得比不過李白。”劉徹率先自證粉籍。

曹操並不看好這次的課程:“太白起調如此之高,誰還能跟在他的後面?”

曹植亦是跟著點頭:“孩兒以為李白最佳。”這位才高八斗的建安翹楚簡直視李白為神交之友了。

中唐。

白居易戳了戳旁邊的元稹:“微之兄,你猜這次會講誰的詩,會不會是杜子美?”

元稹回答道:“楚姑娘的心思不好猜,但我希望是杜子美。”

除了子美,誰可與李太白爭鋒?

【各位同學大家好,不好意思鴿了那麼久,因為我的電腦壞掉了,課件全丟,再次說明留備份是多麼重要。】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