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說自己和李白在幾年後也會見面,若一朝作別,李白也會給自己寫詩嗎?也會在詩裡懷念自己嗎?
杜甫忍不住有些期待。
北宋。
蘇軾也是一嘆:“太白詩酒風流,一生交遊無數,俱是傾心相待。賀監不以位尊傾心相交,於他又有知遇之恩,也難怪太白如此懷念。”
蘇轍點點頭:“知交難得,太白與賀監均是性情中人,一個詩仙,一個酒仙,也難怪志趣相投。”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一輩子有這樣的朋友,足以令人懷念。”
“是啊,更何況太白知交不止賀監,還有老杜啊!”
那些塵封時光裡穿越歷史的情誼,總是格外叫人動容。
【在賀知章的舉薦下,李白最終打通了他理想的人生之路——唐玄宗召他入長安,任翰林供奉,並在御殿之上賜食於李白,親手給他調羹。
唐玄宗對李白說,卿為布衣,但名聲卻能傳到朕的耳中,不是說明朕有多厲害,而是說明你才名遠揚。】
秦朝。
嬴政在心裡點頭:當年他的先祖孝公、惠王等,對商君和張相諸士便十分禮遇,而大秦也是在這些賢士的輔佐下才強大起來的,他比誰都清楚人才的重要性。對待才學之士,自然要禮遇非常,這唐玄宗看起來倒還不錯,但後面為何又要把李白賜金放還呢?
太極宮。
李世民也是點頭:這玄宗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可見不是個庸才。
長安院落。
李白有些驚訝,又隱隱有些激動:“陛下如此禮賢下士,是我等之幸。”
他之訴求本便是平交王侯,奮其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水鏡的講述讓他的心又火熱起來,當今聖上果然是明主,能輔佐如此君王,何愁不能幹出一番事業?
北宋。
蘇軾道:“太白身上多奇說,二入長安,也可稱得上一段傳奇。”
蘇轍一嘆:“是啊,只可惜,這裡已經是傳奇的高潮了。”
【入長安的第一年,應該說李白過得還挺不錯。唐玄宗對他十分欣賞,讓他隨侍在身側。領導重視,所以李白在官場很吃得開,當時的王公大臣爭相與他交往。
關於這段經歷我們可以在他的詩裡窺見一二。】
作者有話要說:子美別急,留著後面激動~
1.陰鏗是南陳文學家,在文學上也很有造詣,杜甫說自己“頗學陰何苦用心”,這裡的陰就是指陰鏗。陰鏗也寫過一首《蜀道難》。
王尊奉漢朝,靈關不憚遙。
高岷長有雪,陰棧屢經燒。
輪摧九折路,騎阻七星橋。
蜀道難如此,功名詎可要。
2.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李白《送賀賓客歸越》
3.欲向江東去,定將誰舉杯。稽山無賀老,卻棹酒船回。——《重憶一首》
4.《對酒憶賀監二首》
其一——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其二——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人亡餘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夢,悽然傷我情。
5.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小雅伐木》。意思是鳥兒在歌唱,尋求同伴的迴應,比喻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6.奮其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第27章 夢遊天姥吟留別6
【李白曾寫過一首《東武吟》,裡面是這樣說的:“清切紫霄迥,優遊丹禁通。君王賜顏色,聲價凌煙虹。”
由於唐玄宗的另眼相待,李白的名聲可以說是如日中天。他能夠“乘輿擁翠,扈從金城東。”跟隨天子的輿輦,出入長安城東的溫泉宮。
他也盡職盡責地做著御用文人的事,“因學揚子云,獻賦甘泉宮。天書美片善,清芬播無窮。”
揚子云,指西漢辭賦家揚雄,《甘泉賦》是他獻給漢成帝的名篇。
揚雄這個人,也比較有名,與司馬相如、班固、張衡並稱為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大家比較熟悉,武帝時期人,是豬豬陛下的御用文人之一。】
未央宮。
劉徹騰地一下坐起來:“楚棠!”
他堂堂漢武帝,竟然被後輩叫什麼,豬豬陛下?!!
劉徹氣不打一處來,他尋思著楚棠叫過的諢名,政哥、曹老闆、二鳳就算了,哪怕那明朝的,朱八八,好歹也是個數字,怎麼到他這兒就成豬了?
殿中諸人都聽到了這大逆不道的話,此時見陛下滿面怒氣也不由得戰戰兢兢。被cue到的主角之一——幸運兒司馬相如更是把自己縮到角落,生怕一不小心就被遷怒。
不過,水鏡說自己是漢賦四大家誒!自己在後世是不是也挺有名的?
好像,好像,有那麼一點激動呢!
【說到這個賦我們就淺淺發揮一下。一代又一代之文學,漢代成就最高的文學形式就是賦。賦有什麼特點呢?鋪張揚厲,勸百諷一。
鋪張揚厲,指對事物描寫非常繁複,詞采也十分華麗;勸百諷一是一個專有名詞,勸指鼓勵、提倡,諷指諷諫,勸百諷一就是說賦中常用極大的篇幅和過量的辭藻,鋪敘統治者奢侈享樂的生活,僅僅在結尾流露出一點諷諫之意,結果根本不能引起重視。】
【比如說,司馬相如的代表作《上林賦》,是《子虛賦》的姊妹篇,寫天子打獵的盛事。
這篇文章寫得好不好呢?當然好。文中,作者借亡是公的口吻,表明諸侯之事不足道,又大肆鋪張天子游獵的盛大場面。做慣閱讀理解的我們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司馬相如這是在吹豬豬的彩虹屁啊!】
咳……
大家都忍得很辛苦。
主位上的劉徹深吸一口氣,笑容和善:“再叫一次,信不信朕誅你九族?”
咸陽。
嬴政素來冷峻的面容上忍不住染上幾分笑意,他算是知道了,後世人對天子帝皇根本毫無敬畏之心,不僅可以評頭論足,還能取些諢名外號。
後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三國。
曹操一邊笑出聲一邊道:“豬豬,後輩怎麼給漢武帝取了這麼個名。還是我的老闆好聽,子建,你說這是不是說明後世的人更喜歡我啊?”
曹植:……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爹你回來之後曾經對曹老闆這個名字表示過不滿好吧!
太極宮。
李世民一陣失笑:“豬豬陛下,虧他們想得出來。”
長孫皇后也是忍俊不禁:“二哥起初還為後輩叫你的諢名不滿,現在看來,他們怕是給不少人都取過。”
李世民點點頭:“是啊,幸好沒管朕叫什麼豬啊狗的。”
想到這裡,他竟覺得有些慶幸了。
奉天殿裡的朱元璋也是樂不可支:“漢武帝怎麼攤上這麼個名,這麼一看咱的諢名好像還挺正常的。”
感謝漢武帝,以一己之犧牲,讓眾人愉快地接受了現代網友對他們的愛稱。
【諸侯之事不足道,天子才是萬乘之尊,富有四海。在這篇賦裡,司馬相如以雄健的筆力,放手鋪寫,歌頌了大一統帝國無可比擬的形象,闡明瞭維護國家統一的主旨。
只有一個宏大的、聲威赫赫的王朝才能孕育出這樣深廣宏富的辭章,也只有正處在上升期的王朝,才能顯示出那樣激勵張揚、氣勢充溢的精神風貌!】
楚棠的聲音充滿了激情,本來還在為那句“豬豬”生氣的劉徹臉上頓時陰轉晴:行吧,看在你這麼誇朕的份上,勉強原諒你了。
司馬相如是武帝朝的人,誇武帝朝等於誇朕,邏輯通。
跪在角落的司馬相如心臟砰砰直跳,他本以為自己只是文章侍從,沒想到在後世竟有如此高的評價!司馬相如震撼了,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筆和時代是聯絡在一起的。
【但其實司馬相如寫《上林賦》還有一個用意——反對帝王奢侈浪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篇賦的主題真的挺積極的。但是,你前面眼花繚亂寫那麼多靡麗的生活,把人心神都挑動了,誰還記得最後那一點諷諫啊!
所以後面司馬相如寫《大人賦》,勸漢武帝不要沉迷修仙,人家直接當沒看見,反而是飄飄然有凌雲之志,反向勸諫,真有你的。】
剛剛還在激動的司馬相如:……
剛剛還自覺被誇了所以心情頗好的劉徹:……
高興早了。
【當然了,漢武帝作為修仙發燒友,一般人也勸不住,還有秦始皇唐太宗等等,都沉迷嗑藥,求長生。
其實這種心態吧想想也可以理解,就像曹老闆說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太短暫了,可是他們還有許多的事沒做,還有許多的設想沒有實現,怎麼能不生出一種緊迫感呢?所以開始嗑藥,求長生。活得越久,能做的事才越多。
在國家興廢繫於一人的帝制時代,一個聖明天子的作用實在太重要了。】
秦始皇輕輕頷首,楚棠這幾句話搔到他的癢處了。他為什麼想要長生不老,就是為了將他的王朝建設得更好。功業之心豈在常人,亦在帝王心中。
劉徹臉色也緩和了幾分:知道就好,朕活久一點,不更能開創盛世嗎?
豬豬陛下屬實是被後世一口一個盛唐刺激到了。
而被cue到的二鳳,他正在和自己的親親臣子大眼瞪小眼。貞觀名臣卓然的風骨和大無畏的氣度讓他這個君王也壓力頗大,只好乾笑著辯解道:“那什麼,朕現在不是沒嗑藥嗎?”
這就是現代詞彙的魅力,不知何時連唐太宗都不小心改口了。
階下的魏徵一身正氣,冷靜開口:“‘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希望陛下謹記秦皇漢武之教訓,勿要信那些方士邪說。”
李世民答應得非常爽快:“魏卿說得是,朕自然知曉。”
【而且天下一尊的誘惑太大了,誰不想永享尊榮呢?古代又充滿神仙之說,囿於識見,服食之風就非常盛行。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那些丹藥裡全是黃金、汞、鉛、銅之類的有毒物質,長期吃別說長生不老了,直接慢性自殺好吧!
相信科學,拒絕迷信,把那些方士送去研究火藥不香嗎?給政哥一個師的炮,他能打到歐洲去,還學什麼英語啊。】
這話一出,水鏡之下一片寂靜。
秦朝。
嬴政的手扶上腰間按劍,水鏡透露出來的資訊太大了。他總算知道為什麼楚棠一開始要跟他說別吃丹藥,會吃死人,合著那些丹藥裡全是毒!
方士安敢如此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