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14節

熱門小說推薦

他親自託著司馬懿的手將他扶起:“仲達快起,是我錯怪你了。”

司馬懿搖頭,懇切地說:“公子言重了,臣往後必當恪盡職守,為公子與丞相謀劃,早日使天下歸心。”

曹丕目露讚賞,剛要回答,就聽見水鏡裡繼續說道:

【司馬昭是司馬懿的二兒子,也算是子承父志。】

曹丕:……

“子承父志,嗯?”

司馬懿撲通一聲跪下,冷汗直冒。

【曹丕稱帝后七年而死,司馬懿繼續輔佐他的兒子明帝,明帝病危,將八歲的皇太子託孤於司馬懿,當時還有一個宗室叫曹爽,和司馬懿一同受命。

曹爽專擅朝政,其實也不是好鳥,兩邊就開始拉鋸戰。後來司馬懿趁曹爽隨君謁陵的機會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剪除曹爽及其黨羽,把控曹氏政權。

聽到這裡既視感來了有沒有,這司馬懿現在活脫脫就是當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啊!】

曹操狠狠一拍桌子:“豎子爾敢!”

他看重司馬懿的才學,幾次徵辟,還讓他與自己的兒子來往,沒想到最後竟然是養虎為患。

“司馬懿,可恨!”

【但我必須要說,老闆的格局比司馬懿還是高了一大截的,這麼比辱老闆了。具體大家可以看一下呂思勉老師的《三國史話》,呂思勉老師鐵桿曹粉!】

【後來司馬懿去世,他的兒子司馬師繼任,不久後也沒了,就由兄弟司馬昭繼任,也就是前面歇後語的主角。司馬昭也立了個傀儡皇帝——陳留王奐,後來可能覺得還是自己當皇帝爽,於是決定攢點軍功準備篡位,然後蜀漢就沒了。】

劉備重重地靠在椅背上,滿臉倉皇:“我從徵黃巾起事,倉皇顛沛,當日與曹賊青梅煮酒,共論英雄,曹賊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若是敗給曹操猶有可說,不想竟亡於如此低劣的賊子之手,可恨,可恨!”

【但司馬昭也沒來得及做皇帝,最後是他的兒子司馬炎完成了司馬家的“夙願”,史稱晉武帝。司馬炎在位時期發動滅吳之戰,“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東吳自此滅亡。

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到280年西晉滅吳,動盪的中原大地終於迎來統一。】

水鏡之下的眾人一同沉默,終於統一了,可是不是魏蜀吳,卻是晉,多年征伐,又是為了什麼?

劉徹沒將情緒沉浸其中太久,反正他的大漢已經沒了,麻了。

他注意到水鏡說的年份。

“之前出現的時間可記下來了?”

一旁的臣子將自己記錄的年份呈上。

“黃巾起義是公元184年,前面講雜交水稻時楚棠提過,袁老去世是2021年,她竟是來自一千多年之後?!”

劉徹難掩驚愕。

那臣子謹慎開口:“恐怕不止,陛下。如之前猜測,我們屬於西漢,距楚姑娘的年代只會更久。”

劉徹調整神態點頭:“不錯,我們在東漢之前,倒不知是哪一年?公元184年,前面只有不到兩百年,我大漢的國祚豈會如此之短?絕不可能!”

他一甩袍袖:“周朝天下都有八百年,戰國至今也不知兩百年,後世的年份到底是怎麼算的?”

武帝君臣陷入沉思。

咸陽宮。

嬴政也注意到了年份的問題,他斂眸沉吟:“公元……為何是用公元紀年?大秦,是公元幾年?”

唐朝。

白居易一拊掌:“夢得,那楚姑娘唸的可是你的新作《西塞山懷古》啊!我便說,此詩一出,懷古詩廢矣。”

劉禹錫謙虛地笑著擺手:“哪裡哪裡,白兄謬讚。”

心裡確實止不住高興,文人自負,他對自己的這首詩亦是十分滿意,如今知曉還能留名後世,為學子讀本,當真是驚喜異常。

要不在多寫幾首,編個集子,也好讓後世學子多學些詩書?

二位大詩人不約而同地想著。

【其實讀這段會覺得歷史好像開了個玩笑,三國男神何其多,也算是群星璀璨,可最後竟然是三家歸晉,誰不說一句詐騙啊!】

諸天萬朝一齊點頭:確實挺詐騙的。

【縱觀歷史,天下大亂之時,最後總會有一個牛人出來一統天下,比如政哥統一六國,劉邦建立漢朝,後面隋末的李淵李世民,還有明太祖朱元璋。

偏偏這個三國歸晉,怎麼看怎麼抓馬,怪不得網上有人嘴說三國某種程度上是菜雞互啄了,沒有誰比誰強,最後被司馬家撿漏。】

被嘴菜雞的曹操劉備孫權紛紛覺得自己的膝蓋中了一箭,想反駁又不知道如何開口。

損是真的損,但好像,他們確實都沒有完成統一大業。

三人內心大痛:悠悠蒼天,曷薄於我!

【話雖這麼說,但也沒妨礙三國圈是史圈頂流之一,將星雲集,驚才絕豔,令人神往。誰都奈何不了誰,其實也是因為,大家都一樣有那個實力啊!可惜,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玩笑,但歷史玩笑還不止於此。】

她語氣隱隱有嘆息。

【司馬炎完成了中原的統一,在位初期也能革新政治、振興經濟,開創了太康之治。可是西晉的國運也就到這兒了,滅吳之後司馬炎就開始膨脹,荒淫無度,為鞏固皇權而大封宗室,使得諸王統率兵馬各佔一方。什麼叫開倒車,這就是。】

秦始皇冷哼:“愚蠢,若分封宗室能鞏固皇權,東周如何數百年紛爭?朕還置什麼郡縣?”

這晉武帝當真短視!

劉徹也表示不爽:“朕的推恩令白推了?這司馬炎是真的一點都不讀史書麼?!”

還是晉武帝,他也配稱“武”?漢武帝覺得自己的諡號髒了。

【司馬炎死後,他的兒子司馬衷繼位,就是那個“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史書上說他是一個傻子,兩晉果然多奇葩。】

劉徹覺得自己彷彿聽到了笑話:“傻子也能當皇帝?!”

創立皇帝稱號的秦始皇:……

皇帝髒了。

【主弱臣強必出事,果然,西晉整出了個八王之亂,一堆司馬家的打來打去,內戰了16年。】

“十六年?!”曹操驚道。

按前面說的,他們三國才打了幾十年,你一個司馬家都打了十六年?天下哪得生息?

劉徹想到了自家的七國之亂,再次對司馬炎表示了鄙視。

分封就沒好事!

【按說西晉要是蹚過了八王之亂,咱也能像西漢七王之亂一樣,說一句偉大的王朝都是要經過錘鍊的。但很不幸,他們都是一群屑,西晉完了,中原也完了。】

秦始皇一頓:什麼叫,中原也完了?

已然熟知歷史的李世民和朱元璋已然開始嫌惡,一群敗家玩意兒。

【八王之亂的贏家司馬越,一把毒死倒黴皇帝司馬衷,又扶持了個新皇帝。大權在握,他可能也想像司馬昭一樣攢點軍功,於是跑出去跟人幹仗,一不小心把自己弄死了,皇帝最後也被人衝進來一鍋端了。】

啊這……會不會太草率了?

這是一個大一統王朝該有的樣子嗎?晉以前的諸人迷惑了。

跪在地上的司馬懿忍不住將頭埋得更低,別問,問就是沒臉。

【端掉皇帝的是誰呢?大家也聽過,這就是歷史上鼎(chou)鼎(ming)大(zhao)名(zhu)的五胡亂華。】

劉徹當場摔了杯子”

第17章 歸園田居6

漆色的杯盞與石階親密接觸,淺淡酒香飄散在空中,宮室之內一片寂靜。劉徹覺得自己可能是喝醉了,不然為什麼會產生幻聽?

他顧不得帝王威儀,下意識看向離他最近的衛青,有些艱難地問:“她剛剛說什麼……亂華?”

衛青也被剛剛聽到的訊息震驚了,聽到問話才稍稍回過神來,艱澀道:“回陛下,五胡……是異族。”

一句話,鐵骨錚錚的漢子竟是氣紅了眼。

他不是喝醉了幻聽,竟然是真的!劉徹心中的不可置信變成了滿腔怒火:“好,好一個西晉,好一個五胡亂華,好一個司馬家!”

他們之前還擔心大漢會步西周的後塵,沒想到竟然是西晉,此等王朝,簡直是華夏的罪人!

咸陽宮。

嬴政銳利的目光直直刺向水鏡,似是想要刺穿那喪權辱國的西晉王朝。

“五、胡、亂、華。”

他一字一頓念出令殿中諸人都不可置信的名詞,語氣裡是森冷殺意。

秦人悍勇,秦軍刀鋒正利,一身血性的將軍們率先按耐不住,怒罵道:“異族蠻夷安敢如此欺我華夏!”

蒙毅也滿臉憤然:“什麼狗屁司馬,國門都守不住,此種雜碎也敢妄稱皇帝?簡直有辱皇帝威名!”

真正的皇帝應該像他們陛下這樣吧!

若是平時忠臣自是不敢如此失儀,但驟然聽到訊息令所有人震驚,嬴政也沒有心思計較這些小事,只森然道:“此等國賊,若讓朕遇到,朕必殺之!”

他統一六國,又厲兵秣馬,欲廓清邊境,再造朗朗乾坤,縱王朝更替不可避免,為君者也必須衛國土而定寰宇,不想這後世皇帝與諸王如此不堪,只顧私利征伐,棄國家於不顧,竟令異族叩開國門,這般作態,何以為君?何以為人?!

三國。

曹操又驚又怒:“自黃巾作亂以來,中原動盪,我等互相征伐,亦不忘抵禦外侮,異族莫敢作亂,他司馬家摘了我們的桃子還放任異族入侵,我曹家怎麼敗於這種人之手,可恨!可恥!!”

劉備握手成拳,重重地捶在案上,聲音沉痛:“異族入侵,不修禮義專事殺伐,中原危矣,百姓苦矣!”

孫權手中長劍鏗然有聲:“胡人該殺,司馬氏該殺!”

曹植想起當年隨軍所見的蕭條之景,似乎可以預見中原大地後來的慘狀,他以手覆面,念起當年父親所作的《蒿里行》:“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五華亂華”幾個字在諸時空引起軒然大波,水鏡裡的楚棠還在繼續。

【所謂五胡,主要是北方五個少數民族:匈奴、羌、鮮卑、氐、羯。】

水鏡上應聲出現這五個少數民族的勢力分佈圖,眾帝王趕緊讓侍臣將地圖繪製下來。

劉徹盯著匈奴兩個字雙目幾欲噴火:“匈奴,又是匈奴!我大漢自高祖起便受挫於匈奴,幾代以來俱是和親、和親、和親,和親有用嗎?匈奴後來都敢入侵中原了!你們還要阻止朕出兵匈奴嗎?!”

天子一怒,莫能逼視。這一次沒有人再敢說話,平素聲音最大的主和派都將頭低了下去。“五胡亂華”幾個字像針一樣扎進他們心裡,而圖上的匈奴又將那針狠狠往裡按了幾下,他們害怕自己也會成為司馬氏那樣的民族罪人。

【這五個少數民族誰也不服誰,天天干架,整出了一堆亂七八糟的,也就是大家歷史書上的五胡十六國,這就是北方的大體態勢。】

【說回司馬家,皇帝被一鍋端了,但晉還沒完,司馬炎有個兒子叫司馬睿,苟在江東。有一說一,江東真的很適合苟,看看前面的東吳,苟得最長;還有後面的慫宋,以及我們的老熟人運輸大隊長。】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