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站起來做提問,肯定是聽懂了報告,否則問出的問題就會很可笑。
馬文鈞彷彿就是個普通的學者,他很禮貌的說了起來,“你在論證有界系統的時候,採用一種對比分析法,這種方法非常的巧妙。但是用這種方法進行論證,無法證明針對所有的系統、所有體系都有效。”
“比如,當系統足夠複雜,分支足夠多,多到很難想象的地步,就無法證明這個演算法是有效的。”
這是一個有界與無界的提問,也是適用範圍的提問。
王浩的論證是有界系統,也就是確定的系統情況下,有效與無關進位演算法是有效的,但他的證明沒有覆蓋到‘無界系統’,也就是一些‘沒有想象到’或者‘無限延伸’的系統,針對這型別的系統,演算法也許就是無效的。
換句話說,有效與無關進位演算法的論證並不完善。
如果是放在普通生活中,類似的疑問可以理解為‘沒事找事’,平時都接觸不到、想象不到,去論證還有什麼意義?
但是放在學術界,數學、理論計算領域,卻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些數學問題都會牽扯‘無窮’的概念,有些定理必須要證明針對‘無窮大或無窮小’也一樣通用。
馬文鈞的提問非常有水準,甚至可以說直接問到了點子上。
會場裡的人不由得都看向講臺,想聽聽王浩具體怎麼解釋。
若是他無法給出回答,或者是沒有相關的論證,並不會影響有效與無關進位演算法的應用,但針對學術成果、報告本身來說,肯定就下降了一個檔次。
……
王浩站在報告臺上,思考著愣在了原地。
其他人還認為他是被問住了。
實際上,他不是因為提問愣住,而是馬文鈞提問後,大量的知識、想法、靈感,驟然間湧入到腦海裡,隨後收到了系統提示。
【任務三,靈感值+4。】
【靈感值:101。】
【提示:可使用消耗一百點靈感值,輔助獲取研發相關的靈感、知識的相互關聯。】
“使用!”
在下達指令的瞬間,腦子裡的知識靈感被梳理清晰,頓時出現了一條完整的脈絡,之前研究的不解之處,頓時全部暢通無阻。
王浩的表情從呆愣變成了抿嘴輕笑,笑容慢慢的佔滿整張臉。
他彷彿就是從思考中頓悟了一般,眼神都有些亮的發光,一時間所有人都能看出,他肯定是想到了什麼。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王浩看向了馬文鈞,滿臉帶笑的說道,“馬文鈞教授,謝謝你。你剛才的問題問的很有水平。”
“你的提問,讓我聯絡到另外一個研究,並且很受啟發!”
“我最開始是打算結合集合論和歸納法來證明無界問題,但現在,我認為另一種方式更好。”
他說罷轉過身,揮手讓工作人員搬上了個新的白板。
隨後在上面寫了起來。
第八十三章 計算機會議上震撼的數學論證!
一號報告廳內人山人海,卻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認真盯著報告臺上那個對著白板不斷撰寫內容的年輕身影,他似乎連考慮都不用,就在白板上寫上一條又一條的內容。
他真的很年輕。
年輕到比會場內正常來參會的人年紀都要小,包括那些被帶的過來的博士生,絕大部分都要比他年紀大。
此時此刻,他就是全場的焦點。
每個人都不斷的看過去,也有人在竊竊私語交談,話題總是離不開臺上的身影,“他在幹什麼?寫什麼?好像是在做論證。”
“似乎是一個純數學的論證?他剛才說‘很受啟發’,難道是現場要做一個證明嗎?”
“是什麼證明呢?有點看不懂啊。”
第一排特邀評審嘉賓們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皮特-舒爾茲坐在第一排偏右側的位置,他左側就是赫赫有名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智期,他在水木大學創辦了著名的‘姚班’,工作了有十幾個年頭。
現在年紀已經大了,但依舊在教育領域發光發熱。
這次來參加計算機會議,也是因為知道有一種全新的演算法,對此非常的感興趣,他跟著思路一直聽到了最後,到現在也感到有些疲憊。
他還是扭過頭問向皮特-舒爾茲,“舒爾茲先生,剛才東港大學馬教授的提問,應該沒有問題吧?”
姚智期稍稍有些不確定,以個人經驗而言,感覺王浩的演算法證明已經很完善,應該不會出現‘無界’無法證明的情況,但一時間也沒有想到該怎麼證明。
他旁邊坐著的就是年輕的菲爾茲得主,三十多歲的年紀,正處在科研的巔峰期,靈感活躍、精力充沛,世界上多數最頂級的研究,尤其是影響科學發展的研究,都是這個年齡段出現的。
雖然王浩完成的是一種計算機演算法研究,但過程邏輯夾雜了大量的數學概念,複雜的數學邏輯想弄懂並不容易,頂級的數學家才更容易理解。
皮特-舒爾茲盯著正在撰寫的白板,眼神動也不動一下,只是輕輕點頭道,“他剛才已經說了,是用集合論和歸納法,這兩種方法結合很容易證明出來。”
“很容易?”
姚智期用力的抿抿嘴,對此不予置評,一個問題的難易是相對而言的,對皮特-舒爾茨很容易的問題,對其他人而言,也許是一生無法跨越的鴻溝。
皮特-舒爾茲只是簡單的說了一句話,但他在會場毫無疑問的擁有權威,即便是幾個圖靈獎獲得者也無法爭鋒。
一則是因為王浩做的是理論演算法論證,數學才是一切的基礎。
二則也是因為年紀。
絕大部分圖靈獎獲得者,獲獎憑藉的都是兩千年以前的成果,處在會場的三名圖靈獎獲得者都是如此,他們中最年輕的也超過六十五歲,其他兩位都是七十多歲的老人。
這個年紀的人思考能力、精力都會大幅下滑,已經無法和年輕人爭鋒,而皮特-舒爾茲又是那種超級天才,在沒有獲得菲爾茲之前,他就被認為是世界最聰明的人之一,也是菲爾茲獲得者中,最眾望所歸的人之一。
皮特-舒爾茲獲得菲爾茲是非常有意思的。
當年菲爾茲評選之前,有機構開出了候選者名單的賭注,九成五以上人都選擇了皮特-舒爾茲,他獲得菲爾茲可以說是眾望所歸,連一點懸念都沒有。
這種級別的天才到了學術會議上,牽扯到數學方面內容,自然是最有權威的人物。
皮特-舒爾茲對於提問的評價,就被臨近的人告訴了其他人。
很快,整個會場都知道了。
這個訊息也讓馬文鈞感到非常失望,他覺得自己找到了論證中的問題,不能完全推翻演算法的證明,但也足以讓演算法的評價和影響力下降一個檔次。
可菲爾茲得主卻肯定的說論證沒有任何問題。
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如果不是對王浩正在做什麼證明感到好奇,馬文鈞都想不顧顏面的甩手離開會場。
會場最邊緣的記者們都知道了訊息,他們不由得長呼一口氣,他們肯定是希望證明沒有問題的。
如果王浩的認證報告順利完成,能吸引全世界關注的新演算法出現,肯定是個很勁爆的新聞。
王浩還是一名純正的國內學者,新聞報道的意義就更大了。
記者們也開始打聽起王浩究竟是在做什麼證明,他們肯定是完全看不懂的,只是想了解一下,近而進行新聞思考方式的評估。
那麼,王浩究竟在證明什麼呢?
所有人都想知道這個問題,能看懂撰寫在白板上內容的人有一些,但能跟上思路並瞭解到證明什麼的,數量是極為稀少的。
王浩撰寫的速度太快了,他幾乎是想都不想,就一直不停的寫,都要比抄內容還要快。
第一排幾個圖靈獎獲得者都跟不上思路。
他們倒是能看懂王浩寫的內容,只是理解速度太慢,並不知道具體要證明什麼。
姚智期只是模糊的感覺是數論的內容。
傑弗裡-欣頓同樣看的很迷茫,他就坐在姚智期的旁邊,再往右側就是孫女海倫。
他清楚姚智期也肯定不知道,就乾脆轉過頭問一下海倫,“你能看懂上面的內容嗎?”
“有些看不懂。”
海倫很直白的回答,但還是認真盯著白板,眼神甚至散發著光,“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應該和阿廷猜想有關。”
“阿廷猜想?”
這一個詞頓時吸引了其他人注意,再仔細跟著看白板,頓時就發現確實和阿廷猜想有關。
不少人都驚訝的看向海倫,他們都沒有弄明白的內容,結果被一個小姑娘看了出來。
小姑娘說是跟不上思路,但在數學方面肯定很有水平。
這時,皮特-舒爾茲糾正道,“不是要證明阿廷猜想,他是在論證阿廷常數。”
後排頓時有人迷惑了,“論證阿廷常數和證明阿廷猜想不是一個意思嗎?”
“不一定。”
“如果只是論證阿廷常數,這個常數萬一是錯的呢?”
“也有道理啊……”
好多人都非常的震撼。
有了皮特-舒爾茲的簡單解釋,其他人都有所瞭解,再看上白板要理解就容易了一些。
最少他們知道王浩正在論證的是什麼內容。
但是,絕大部分人還是隻能看著,他們的理解速度,根本不可能跟上王浩撰寫的速度,想跟上思路去理解,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或許也因為是計算機會議,好多學者的研發領域都是計算機應用,和純數學、解析數論的研究,根本就是兩個不相關的領域。
左右兩側的評審組成員們也是一樣。
他們也都認真看著王浩在撰寫證明過程,即便知道王浩是在論到阿廷常數,想跟上思路去理解,也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還好現場有幾個數學大佬,即便是跟不上思路,慢慢的看懂證明也是能做到的。
現場唯一能跟上撰寫速度進行理解的就只有皮特-舒爾茲,他非常認真的盯著白板上一行行的內容,從最開始到現在眼神都沒有動過。
然後,他越看就越驚訝,表情都已經寫在了臉上。
王浩一口氣完成了證明,中途還換了三個白板,四個白板被工作人員列在報告臺上,從左到右排成一整排。
他終於完成了最後一步證明,隨後用手抓住了筆,臉上露出一股由內而生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