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德寺遠建於北宋年間,因周圍都是茂密的“樹”和“竹”而名“樹竹寺”在閩南“竹”與“德”同音,後改名為——樹德寺。樹德寺原是供奉觀音菩薩的,後又兼供趙、康元帥,故樹德寺在洪瀨,也叫“康宮”
另外,樹德寺一方古石碑記載:“相傳宋少主蒙塵,曾此駐蹕。”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京都臨安淪陷。宋幼主在張世傑、陸秀夫等一批近臣的保護下,一路南逃,經福州而下泉州尋求庇護。不想,泉州守將蒲壽庚降元,幼主一行無法入城,只得轉道洪瀨,到樹德寺暫避一時。後來,幼主流落何方,不見記載。只是,洪瀨自此有了“金城內”之稱,意思是說,曾有皇帝駕臨於此。
清乾隆年間,樹德寺在一場大火中夷為平地,後嘉慶年間重建。1927年,軍閥陳國輝擴建泉永公路時,把樹德寺往後移建了八米,改成現在這個樣子。解放後,人民政府將樹德寺吸收、改建為洪瀨鎮文化館。
我小的時候,樹德寺並不供奉神佛,而是做為洪瀨鎮的文化館使用。那時,三落三開的上下廳間,擺放著許多桌椅,桌子前高後低呈斜坡狀,上面訂有許多報刊雜誌,供往來讀者觀賞。當時,資源十分緊缺,文化館要購買一些書籍供群眾閱讀,實不容易,又怕群眾順手牽羊,把書和報刊偷回家,故此,報刊、雜誌都固定在書桌之上,供人閱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