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31節

熱門小說推薦

“臣也懇請陛下徹查此事,以振朝綱!”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在第一個言官站出來彈劾後,越來越多的朝臣也站了出來。

這期間,倒也並非沒有其他朝臣站出來替韓徹說話:“這純屬子虛烏有的流言蜚語,無稽之談!”還言道若只是單憑坊間一些流言,便對朝中重臣做如此處理,實乃大不妥。

奈何這一次對方明顯是做足了準備而來的。

從當初韓徹的上臺,搶奪走了鹽政大權後,其實就已經跟不少世家大族結下了不可化解的仇。

但這一次,還不僅僅是為著韓徹斬斷了他們原有的財路,也因著韓徹這幾年來在財政上的改革實施得太過成功。再加上被韓徹所制定出來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他對轄內事務的掌控能力,使得不少人一直處於只能幹看著財政收入在不停地的迅猛增長,卻怎麼也無法從中獲利。

就好比說有那麼一座能自己不停增長的金山銀山就擺在面前,但前面卻有一塊攔路石,讓你只能看得到,卻摸不到。

為著能一舉成功,這些人甚至連皇帝對韓徹的信重程度都考慮了進去。

官商勾結?貪汙受賄?

先不說這些年來,那些使職雖然是被韓徹掌控著,但不論哪項重要的政務,在實施起來的進展和各方面的情報資訊,皇帝都能在第一時間從韓徹那裡得到整理好的詳細文書彙報。

所以在皇帝這裡,他才會對掌握如此多重要使職的韓徹這般放心。

再說回此次的流言事件,對於皇帝來說,韓徹的重要性肯定是遠遠大過這些的。所以皇帝需要韓徹的程度,使得他很可能根本就不會因為韓徹真貪汙行賄了,便能夠捨棄這麼一個,會給他掙錢理財的臣子。

因此韓徹有沒有做這些事,在皇帝這裡就不是最重要的了。

重要的是,皇帝更想要保住韓徹。

這一點,也是他們要防止的。

這時候,工部那位王尚書也站了出來,高聲說道:“臣也十分信任韓大人為人!”

可眼下站在這朝堂上的所有人都清楚,當初韓徹就是從這位王尚書手中,將鹽鐵轉運使職務給搶去的。

甚至在最開始實施的時候,韓徹可還曾在大街上被人公然行兇過。雖然最後查出來,並非是王尚書所為,可此刻王尚書說他信任韓徹?

誰敢信?

果然,王尚書就又繼續高聲言道:“然正因如此,臣才覺得更該徹查此事,方才能還韓大人一清白。”

“王尚書此言甚是有理!”

“韓大人既是清白,又何懼徹查?”

“陛下,臣也懇請徹查,得以儘早還韓大人之清譽。”

這些人更是完全沒打算給韓徹任何辯解的機會,就這麼三言兩語之間,便使得不管韓徹到底有沒有與那王家商行勾結,都必須查下去了。

他們還特意選在了今日這麼一個大朝會發難。

所以如魏林這麼一個六品的刑部司部司的員外郎,此刻也站在了這群隊伍裡面。

在聽見前方朝臣們齊力對韓徹的發難時,哪怕事先早在流言剛傳出來時,韓徹就特意交待過家裡人,言道他自有辦法解決,魏林這會也依舊在生氣的同時,忍不住用擔憂的眼光偷偷往韓徹那邊不停的看過去。

然而在面對這麼多朝臣齊力彈劾的主人公韓徹,今日卻一直都站在那一言不發,面色還平靜得好似被群臣彈劾的人不是他一般。

見狀,魏林心緒倒還真能稍微安穩一些。

這時候因為韓徹的這份出乎預料的穩定,同樣心裡能稍微安穩了些的,還有坐在那最中央的高處的皇帝。

作為被老皇帝多年權衡玩弄下,最終還能取得勝利的那一方,眼前的這位皇帝又如何能看不出來,下方這些群臣彈劾韓徹的真正目的。

於是,皇帝目光緩緩從王尚書等人身上掃過,待落在韓徹身上後,他才說話:“朕也相信韓愛卿。”

這話一出,下方朝臣們立即便小聲喧譁了一下。

“陛下,無風不起浪!” 看出皇帝根本就沒打算因流言一事要對韓徹做什麼後,當即便有大臣站出來急道:“眼下京城各坊間流言飛起,怎能不管不顧?”

“適才眾愛卿也皆言,相信韓愛卿!既然相信,自然便不可因些許流言而傷韓愛卿之心。”皇帝索性還直接拿他們說過的話來堵了回去。

然而他們準備了這麼許久,事情也發展到了這一步,若這次不能將韓徹徹底打壓下去,只怕要不了多久,便會迎來韓徹對他們的還擊報復。

於是還有那臣子見皇帝已經擺明了態度是站到韓徹那邊後,就開始轉向韓徹了:“韓大人,您可畏懼徹查?”

心理控制術裡有一種叫做邏輯自證陷阱,它雖然是很淺顯的心理暗示術,做法也非常的簡單,但每每都非常的好使。

眼下這些人雖然不知道所謂的心理控制術,但本質卻是差不多的。

那些朝臣們雖然一個個的都表明他們是信任韓徹的,但同時也藉此給韓徹貼上了一個他所謂的“清者自清”的標籤。

接著,便是引誘韓徹來自證清白。

韓徹要是不配合,那就是做賊心虛,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韓徹要是真配合了他們,那他們的目的顯然也達到了。

因為就如之前三娘所猜測的一樣,這些人除了打壓和向韓徹尋仇,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奪取韓徹手中的鹽、茶兩項使職。

他們實在眼饞惦記這裡面所帶來的重利已經許久了。

“自是不懼。”韓徹這時候也只能這麼說了。

對方見狀,滿意了。

“陛下,韓大人亦無所懼,故臣懇請陛下徹查此事!”對方轉向皇帝,躬身行禮後,聲音洪亮道。

“臣也懇請陛下徹查此事!”

“韓大人一身正氣,實應還他一公道!”

一些朝臣們再一次站了出來,紛紛奏請。

“……”皇帝沉默不語。

“陛下!”對方急切催促道。

然而皇帝此刻的心情,比起韓徹來得還要不佳。

也別覺得皇帝是時下最高的統治者,臣子們就都得聽從皇帝的。可事實上,不管是什麼朝代,臣子和皇帝之間同樣也存在著相互牽制。

像這次的事情,明著是那些人在對韓徹出手,可未嘗不是皇帝和朝中一些勢力的一場暗地裡的博弈。

韓徹等到這,心卻終於能放了下來。

因為韓徹所擔憂的,從來就只有皇帝的態度。比如說,皇帝受到了流言的影響,或者是一些臣子的彈劾言論。

如今看來,皇帝非但沒有受影響,反而激發了他們一直存在的矛盾。這樣一來,韓徹非但不用擔心,甚至還可能因雙方這場暗地裡的博弈,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

“陛下竟這般信重那韓徹,可如何是好?”朝會結束後,王尚書府內的書房裡,赫然出現了今日朝會上,最早站出來彈劾韓徹的那位言官。

“那韓徹頗有才幹,陛下怎能不信重?”比起言官的滿臉擔憂,王尚書顯得實在是沉穩太多了。

“可陛下對他這般信重,對咱們計劃恐有不利啊!”言官急道。

“那又如何?”王尚書不急不緩道:“此事一出,陛下縱使再信重他,韓徹也得把鹽、茶兩道使職交出來了。”

抱歉,昨天沒有更新,實在是我已經失眠快兩個月了。

每天睜眼到白天,早上五六點才能開始睡覺,睡到下午或晚上,整個作息完全顛倒了。

最近這幾天忽然就撐不住了,特別乏力,昨晚上屬於近一個月來第一次晚上能入睡的。

第164章

掉轉

在這個時代,訊息過於閉塞,普通百姓連想要識字的機會都很難,也就完全談不上對時務能有所瞭解。

再加上封建社會下,等級制度分明,一些地方上的百姓,他們甚至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自己所在地的父母官。

那麼對於一個官員的好壞,大多數的百姓便都是取決於“聽”。

也因為這個年代講究的是口口相傳,所以時人才會十分看重自己在外的名聲。

王尚書那群人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以操控京城流言的方式,先在京城各坊間擴散,把事情鬧大,再抓住這一點,安排人在朝堂上將韓徹彈劾了。

接下來,韓徹果然就如他們所預料的一般,選擇了自證清白。

但也有一點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這一日早上,京城不少百姓才剛起床,就見到大街小巷上到處都是吆喝聲。引得但凡碰見的人,便都聽聞了一件對時下來說,都能稱得上稀奇又有點震撼的事。

“我聽聞,那位韓大人在朝堂上主動跟陛下請旨,讓大理寺明日去他府上清查?”有那之前聽聞過流言的百姓,便扎堆到一起議論起來了。

“這事我也聽說了。”

“嘖,你說這事是真是假啊?”

“我覺著韓大人是個好官,你瞧咱們現在吃的米糧,還有鹽……可都是因著韓大人,才能有這般的便宜。”

“其實我也是不信那些個謠言的……”

“就是,若韓大人真是那樣一個貪官,如今又如何敢這般派人大肆宣告的,讓咱們去給他做見證。”

韓徹的名聲本來一向來就很好,像這次的流言,剛傳出來的時候,其實京城不少百姓是並不那麼相信的。

但奈何流言傳播得有鼻子有眼,比如勾結韓徹的王家商行,還有具體的勾結內容,乃至於過程,都稱得上一句細緻了。

不過眼下,韓徹既然敢派人在京城各坊間廣而告之,甚至還邀請大家過去親自瞧看,大家難免又願意對他生出幾分相信來。

這些訊息很快便也傳到了王尚書等人的耳朵裡,對方既憤怒又震驚。

“他韓徹怎麼敢!”

這年頭,但凡是誰家裡出了不好的事,都恨不得藏著捂著,半點也不吐露出去。如韓徹這般已經被傳播了貪汙受賄,官商勾結等不好的名聲,自然更是該想法子壓下去。

在過去,因為封建性的管理制度下,再加上吏治上的腐敗,便也導致在各項經濟活動中,往往對中小商人控制極嚴,甚至勒索過度。

資本雄厚的大商人則因交結地方官員,攀附權貴,從而實施包攬壟斷。

於是就造成了一些地方官員,往往有時候也會受到這些資本雄厚又有靠山的地方豪紳的鉗制,而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變通或讓步。

除此之外,還有朝廷過去因為交通不便利,對不少地方州縣,很難做到掌控,這也就形成了時下以人治為主的現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對於地方上的一些治理,甚至是財政稅收,很多時候都是採取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在王尚書他們看來,哪怕韓徹從未想過貪汙受賄,為官也確實稱得上清白廉潔。可他這一路走來,能從流放發配的安南縣令,再到如今掌握全國財政稅收的權臣宰相,是不可能沒有過變通或是妥協的時候。

尤其是韓徹最初回到京城的時候,那種在官場上的圓滑處世,便更是證明了他極為擅長此道。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