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79節

熱門小說推薦

這話當然不能拿到外面去說,也就是這件事讓自家牽扯的比較多,眼下又把門都關嚴實了,這才談論這麼兩句。

尤其是太子,當初她家二郎畢竟曾經是太子的親信。雖然這些年來一直沒有再聯絡過,但總歸追隨一場,也不知曉二郎知道這事後,心裡會不會感到唏噓。

第96章

名聲

農曆十二月二十一這日,柏州這邊,韓徹終於也收到了朝廷快馬加鞭趕來下發的太子亡故的訃告。

“郎君,你可還好?”韓老三蹲坐在韓徹旁邊,小心的問道。

自從被任職做官後,韓老三都很少稱呼韓徹為郎君了。大多的時候,他都隨著其他人一起喚韓徹為大人的。

“我無事。”韓徹神色平靜道:“你去告知廚房,府中一月內不得殺生。”

“好,我這就去。”韓老三一聽便懂了韓徹這麼做的意思,當下就撒開腿往廚房跑去。

韓徹看著韓老三快跑的背影,長嘆了一口氣。

哪怕韓徹一直都覺得他並非原身,可穿越的時間越久,便越讓韓徹心裡對這個時代的歸屬感越強。

這種讓他一度覺得他就是原身的念頭,此時也讓他在知曉太子亡故的這一刻,心底忽然被觸動起來。

有那麼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或是愧疚,或是哀痛難受,又或是沉重……眾多的情緒糅雜在一起後,便也只剩這嘆息和無奈了。

太子,國之根本。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太子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是朝堂和民心穩定的政治號召,也是王朝傳承的後備力量。這便也是老皇帝過去再如何打壓厭惡太子,卻遲遲未曾廢棄他的主要原因。

但也正是因此,太子需要具備能力才幹和權利班底。

可對於至高無上的君王來說,太子所具備的這些越多,對他的威脅也就越大。

尤其是隨著時間推移,皇帝開始逐漸老去,太子卻又正值年輕力壯,皇帝對太子的警惕便越發增強。到最後,幾乎無一例外,皆是防備,警惕,打壓。

至於父子親情,也是有的。只是這份所謂的親情,放在這巨大的權利面前,便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反倒是如今太子一亡故,威脅徹底消退,原本被權利所消弭的親情,卻又全部顯露了出來。

老皇帝在這一番悲痛難耐之下,或許是對太子的那份慈父愧疚之心無處投放,索性便轉移到對近十年都沒有赦免的那批太子親信身上,起了憐憫之心。

在正月初十這日,老皇帝忽然下旨。言道人才難得,便將之前流放發配的那批太子親信官員通通赦免,並召集回京,準備再度啟用。

周安等人自是大喜又大悲。

喜的自然是終於能從信州等地方離開,擺脫掉“戴罪”的身份,重新回到朝堂上來。悲的便是他們曾追隨認定的儲君,已經身死亡故。

不過對於這次的赦免,早就已經脫離“罪身”的韓徹,自是不在其列。

韓徹也慶幸自己這次不在其列,要知曉在這麼關鍵的時刻,對於這麼一批舊太子親信被赦免回京,還準備啟用一事,京城那些黨派豈能幹坐著,無動於衷?

太子雖亡故,但別忘了,他還有子嗣。

就韓徹所知曉的,太子共有二子,長子更是年滿二十。

老皇帝都能因太子之死,赦免他的所有親信,更難保他不會把這份情感,又轉移到太子的兩個子嗣身上去。

這批親信還又被流放發配近十年,若說他們心裡沒點怨氣,又怎麼可能?

反正就朝堂現在這個局面,整個就是一團亂。當然對於國家來說,是不可能允許這種亂麻太久的,這不再是簡單的黨派爭鬥,而是整個國家都會因此受到影響。所以在短期內,必然會有一波大動作。

不過這動作再大,基本上也影響不到柏州這地方來。

轉眼,正月就這般過去了。

在進入農曆二月份之後,柏州的氣溫也開始有了明顯上升的趨勢,不少人家便為春耕忙碌起來。

安置村這邊,那批半大的少年們也開始在自己的地裡勞作。

跟之前在職田裡勞作,被官府僱傭時不同,今年這地裡的產出好壞,全都是他們自己來承擔了。

這些少年又都是在職田跟著佃戶一起隨韓徹學了不少種地的技術,對柏州最主要種植的春小麥,棉花等作物,甚至是今年才開始全府州做推廣的孜然都基本掌握了要點。

這一個個的倒也幹勁知足,每天都牽引著官府分發下來的耕牛和農具在地裡做精細的耕種前的整地碎土。

佃戶們聽從官府的安排,這段時間也抽派了人手過去幫助他們。

這兩年多職田因著栽種棉花孜然還有養殖白羊等經濟很高的農產品,給出的工錢便也還算不錯。

在扣除掉他們自贖自身的銀錢後,還剩餘了一筆銀錢。為了幫助他們能更好更快速適應和穩定獨立生活,官府也還分發了他們一整年的口糧。

今年他們所需的種子和肥料,也全都由官府分發。種多少地,便給足他們多少。於是這些少年們也就最開始那段時間心裡忐忑了些,待到這麼一段時間適應下來後,便也漸漸的安定下來了。

在二月中旬時,王七郎也再次為著孜然的種植來到柏州。

王家去年一共收穫一千二百多斤的孜然,售賣出去一千來斤,還留存了兩百斤做種。這兩百斤的種子,至少需得栽種一百多畝地。

這麼大規模的栽種,又是作價這般昂貴的作物,王家擔憂換地方會對最終的產量和質量造成影響,便決定還是繼續在柏州租佃合適的土地去種植。

至於胡椒,王家也聽取了韓徹給的建議,派人去了裕州的安南栽種。去年孜然的栽種成功和所獲取到的豐厚回報,讓他們徹徹底底的感受到原來種地竟也能這般暴利。

這一次過來,王家便還給韓徹帶來了一樣東西。

“此物是前些時日我家族人從一蕃地帶回,言道以牛糞覆棚而種,其果狀如甜瓜,大如冬瓜,味甘(1)。”

王七郎說著,把帶來的布袋開啟:“不知柏州可能種植?”

甜瓜在時下是很受那些貴族和文人名士們的喜愛,因此不少文人墨客們還書寫了很多誇讚甜瓜的詩詞。

味甘於諸瓜,故得甘甜之名。(2)

王家的商隊也是想到這,這才起了心思,將這些種子帶回。

“自是能種的。”韓徹瞧清楚袋子裡所裝著的種子後,眼睛都亮了。倒是沒想到,他就這麼見到了初代的西瓜種子。

之所以說是初代西瓜種子,是因為這些種子跟韓徹穿越前瞧見的正常吃西瓜時裡面的種子區別較大。

最明顯的地方,便是眼前的這些種子個頭都特別大。

“如此甚好。”王七郎臉上也有了笑容:“這袋種子便贈予大人。”

“我對這寒瓜的栽種技藝也略懂一些,你若是需要的話,晚點我便書寫一份回贈與你。”韓徹便也這般言道。

人與人相處,莫過於有來有往。

王七郎雖然這次並沒有明說,但他家把這般辛苦才弄回來的種子,贈予自己的目的,韓徹還是當即便領悟過來了。

王七郎果然更高興了:“如此,便多謝韓大人了!”

這事對彼此來說,都是好事。韓徹需要更多稀罕的外來種子,王家不懂這些新作物的種植技術,雙方能達成這般合夥,可謂是互惠互利。

等之後天氣更暖和些後,韓徹便擇選合適的地方,給這批西瓜種植育苗。

王家跟去年栽種孜然一樣,這次便也是在韓徹培育西瓜苗的田地不遠處,租佃了一塊土地來栽種。

只是對於這批初期的西瓜種子,自穿越過來後,還尚未見過的韓徹現在也無從知曉它們具體的生長情況。

最終韓徹便決定將其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育苗,直接栽種。另一部分將其嫁接葫蘆,二者同屬葫蘆科,嫁接能提高抗病害的能力,也能使其口感更為甘甜。

在將西瓜苗嫁接這一塊,哪怕有詳細的技術書寫,也還是需要一些實際的操作技術。

韓徹索性便讓王家尋來的佃農與職田的佃戶們跟著他一起學習一番,都是地裡常勞作的莊稼人,接受這麼一番教授後,倒也很快都掌握了這嫁接技術。

除了西瓜的栽種,對於今年大面積推廣種植孜然,韓徹在之後巡查柏州各鄉鎮百姓的栽種情況時,也把遇到的一些問題要點和最終的解決辦法都詳細的記錄下來,再派人分給了王家一份。

王家那邊對此自是歡喜又感激。

如他們這些生意人,比誰都更為看重技術。也都更清楚,手裡若是掌握著一門好的技術的重要程度。

韓徹雖出生士族,但家中其實資產並不多豐足的。像他在柏州任職的這幾年,身邊更是除了一個自小跟隨一起長大的韓老三伺候,便再無其他的僕從。可就算如此,韓徹明明掌握著這許多能帶來暴利的技術,卻每一樣都還能這般毫無保留的傳授出去。

然而對於韓徹來說,正是因為這些技術所帶來的巨大利潤,才使得他更要將其傳播出去。

韓家如今頂門戶的就只有韓徹一人,在這種情況下,韓徹要真弄出什麼技藝,只想著獨家享受其中的暴利的話,只怕迎接他韓家的非但不會是家族的富庶和崛起,反而很可能是遭人垂涎所帶來的家破人亡般的毀滅。

反倒不如像現在這樣,韓徹直接把技藝都推廣出去。既帶領了最底層的百姓致富,自家也能吃到點先驅者的甜頭。

同時,這些百姓感念韓徹的恩情,也能給韓徹帶來極好的名聲。

當韓徹在百姓那裡所獲得的好名聲越來越大,便是再有人想似以前那般隨意欺壓韓家,也不得不慎重的考慮下了……

注1:出自歐陽修《新五代史·四夷附錄第二》所轉引:“始食西瓜,雲契丹破回紇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

注2:出自《本草綱目》,味甘於諸瓜,故得甘甜之名。

第97章

賺錢

農曆五月底,一年一度的徵繳夏稅的稅務官們如往年那般,再次抵達柏州府城。

“韓大人安好。”

“楊大人安好。”

二人見面時,互相作揖問好,韓徹再將這一群稅務官們先領進正廳坐著,接著又命人去府庫將今年需繳納的夏稅銀錢取來。

這是因為柏州這兩年大面積種植經濟效益明顯更高許多的棉花,葛麻等織物的栽種自然便減少。

百姓種植棉花能賺取到的銀錢更多,他們肯定會選擇更划算的去栽種,於是就都用銀錢來繳付夏稅的葛麻等織物。

但韓徹也知曉,這種情況長久不了的。

朝廷去年年底便決定要全國開始擇選適宜栽種棉花的地方,進行大規模的推廣種植。為此韓徹也按照朝廷的吩咐,對棉花的栽種技術做了細緻的文書陳述。

若不出意外的話,要不了幾年,待到棉花栽種在全國都形成一定規模後,朝廷便會直接替換掉過去的葛麻等織物,開始以棉花為新的夏稅繳納作物。

畢竟在效能上,不論是舒適度還是保暖度,棉織物都勝過葛麻等織物。

待到那時候,棉花的作價自然也會大幅度下滑。從只有上層階級能專享的奢侈品,真正成為大眾百姓也能穿用得起的普通織物。

這其實也不止是棉花如此,很多農作物都會經歷這麼一個從神壇走向世俗的過程。

但在之前,還是足夠讓先種植的柏州百姓藉此發家致富了。

在知曉柏州今年要用等價值的稅銀替代實物後,稅務官這邊顯然也是更高興的。

實物在清點時,都還需對品相做一番核驗。畢竟這東西一收上去,真要出了什麼問題,他們這些前來徵繳的稅務官也是要承擔一定責任的。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