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趙王,就是想讓另外的某一兄弟坐鎮,現在他不是趙王了、他遲疑了,想了一下可靠的宗室、朝臣,也陷入了與兒子同樣的境地。
他本就不是當太子養大的,哪裡來得及養能臣心腹?便是東宮裡的僚屬,與他也不是特別的親。他更親近舊趙王的屬官,願意讓他們來辦,但那些人與他一樣,都沒有做過治理天下的準備,缺乏這樣的能力。
他說:“由我兒為主,另擇一能人,你們看誰合適?”
幾個人一齊看向祝纓,祝纓嚇了一跳:“我鴻臚的。”
王雲鶴對太子道:“平魯王之亂祝纓有功,大理寺卿還空著,臣請由他暫代。”鄭熹也說:“臣附議。他在大理寺十年,素來可靠。”
施鯤道:“臣附議。”
歧陽王道:“兒也附議。”
太子對祝纓印象不錯,如果不能用潛邸舊人,那祝纓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選擇,點頭道:“可。”
劉松年道:“待大計議定,一併擬詔。”
說到升賞了,就順便說一下其他有功之臣。阮大將軍說了禁軍,劉松年張眼看了祝纓一下,鄭熹又提了溫嶽、金良等人。王、施是就在太子面前的,也提了幾個當時表現可圈可點的人。這些人的建議都得到了允許。
然後是安撫諸王、公主,諸王每人添五百戶的封戶,公主晉級,每人添三百戶。就算不領情,諸王如果現在鬧起來,也顯得是諸王的錯了。自己的親家兼好妹夫太子也沒忘了,駱晟給加了光祿大夫,可以開府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