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其實並不太相信公司說ai實現人格化了——凡是對人工智慧領域有些瞭解的人, 都知道ai人格化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不僅需要海量的資料、規模可觀的量子計算機、模擬人類神經元的神經網路;
而且,按照萊布尼茲的理論, 想知道機器是否有意識,光是瞭解機器的細節、構造、執行模式是遠遠不夠的。
“表象”與“意識”之間,始終存在一個難以逾越的天塹。
除非你成為機器,否則你將永遠不可能知道,機器是否能產生意識。
這就是著名的思想實驗,“萊布尼茲之塹”。
圖靈測試,也只能確定ai是否具備已接近人類的智慧,並不能確定ai是否具備人類的意識。
姜蔻一直以為,ai人格化是公司的營銷和炒作。
難道……
不,她不能抱太大的希望。
姜蔻閉上眼,按住額頭,深深呼吸,半晌才平定急促的心跳聲。
可是,怎麼能不抱希望?
“元認知”是ai人格化的基礎,她為ai人格化打下了基礎,卻無法親眼見證它擁有意識的過程。
那種強烈的不甘,令她至今都如鯁在喉。
鬼使神差地,姜蔻回了一條資訊:
「你是我認識的人嗎?」
對方回覆的速度很快,快得讓她生出了一種她手機的響應速度,跟不上他回覆速度的錯覺。
她剛發出去,回覆就顯示在她的手機螢幕上:
「這取決於您對“認識”和“人”的定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