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穿成剋夫小夫郎 第222節

熱門小說推薦

“麥苗還分公母?”

這沒聽過。

岑越:……他講不清了。

“反正花粉我試著混在一起,就是現在的,這是初代,之後還要混,像是顆粒飽滿的混少空殼癟殼,總之培育出最優的那批,到時候鄉親要是想種我們家的種子,來買就是了。”

這個肯定不急,還得再混。

莊稼漢們聽了面上沒說什麼——他們覺得沒說話,心裡話藏得好,殊不知,時下的莊稼人是沒啥複雜心思,話都露在臉上呢。

買配下來的種子?不不不,都種了半輩子地了,這岑家郎君胡亂折騰,今年雨水好,瞧著多點,興許來年就不成了。

種子可不能亂來的,說好就好啊。

不成,還是老老實實種不出岔子。

要是種這混的,出了個岔子,一年到頭不就白忙了,吃啥喝啥?

總之都是否定的,連著好奇心都歇了歇。

齊少扉說:“越越,咱們脫殼稱量吧。”

“成,反正下午沒事,就在院子裡弄。”

姜二苗忙說:“小越哥,這會就稱一稱,我好奇的緊。”其實他看出來了,莊稼漢們不服小越哥,覺得小越哥門外漢種不出來,那當然是讓他們瞧瞧了!

小越哥可厲害了,幹啥都厲害。

岑越看阿扉和二苗,這倆是真想幫他‘找場子’,幼稚,便點了點頭,“那就在家門口過稱。”

他也幼稚一回。

牛師傅早早喊了兩輛車來,這會該搬的搬,姜二苗跟在後頭撿麥穗,全都拾到車裡,圍觀的莊稼漢是不回家吃飯了,全都好奇齊家郎君種的麥田能出多少糧食。

“走走走一道去看。”

“可是收了,先前我看就他家地裡麥穗沉,也不知道是不是花了眼。”

“我剛可聽說了,這麥穗還分公母呢,就跟豬崽子配種一樣。”

“啥?!你別胡咧咧了。”

“我胡咧咧啥,那是岑郎君親口說的,大傢伙都聽著呢,他家地裡母麥子多吧,你想想那公麥子能生娃娃?”

這人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唬的其他人是一愣一愣的,覺得有道理。

岑越走在前頭其實聽見了,是憋了又憋,最後還是沒忍住,回過頭,說:“我家麥子沒公母之分,就是種子是兩種,混在一起了。”

只能這般解釋了。

倆莊稼漢臉上尷尬,點頭笑呵呵。岑越和阿扉便繼續走。

“我就說嘛咋麥子還分公母,你這是聽岔了,人家岑郎君都忍不住了。”

“我也沒說錯,你剛聽見了,齊家的麥種一個是從北方那兒傳來的,混著咱們這兒的種子,你說說是不是倆人生娃娃一樣了。”

“……有點道理,還真是,這麥子還能生娃娃?”

岑越:……算了,就這樣吧。

齊家大門口曹羅早備好了稱,一大竹筐,只稱麥穗頭,麥秸稈當場切了,捆到一起放一旁。門口烏壓壓的圍了許多人,有趕來的,有剛跟著一路走過來的。

稱吧。

兩畝田不多好處理,麥穗頭那是佔一些重,加上還沒晾曬,不過圍觀瞧熱鬧的都是老莊稼手了,佔多少稱,心裡都明白,左右一會減個一成多些。

過稱時,曹羅喊著數,把稱杆讓大夥看看,沒錯吧。

“對著對著,沒錯。”

“稱還壓的實在了些。”

姜二苗是拿了毛筆在那記著,一筐又一筐,兩畝地所有的麥穗都收拾完了,這統共是——

“七百斤。”齊少扉先道。

他聲不大不小,不過圍觀的都等著呢,一聽數字嚇了一跳,就跟那熱油鍋裡濺了一滴冷水一般,都炸開了。

“啥!”

“多少?”

“我是不是站久了曬得腦子暈,剛聽岔了。”

“是不是七百斤,咋可能,兩畝的田,就是溼麥子壓秤,連著麥穗頭,那也不能七百斤啊,一畝田撐死就二百四五,可不能多了。”今年他家田收起來,沒曬之前過了一遍,也就二百二,他齊家麥穗沉,那就多個二三十斤,咋就能飆到三百五了。

“是啊是啊,這再多就不像話了,是不是多報了一筐?”

曹羅聽到了這聲看了過去,“大爺你仔細瞅瞅,稱過的筐就在這兒,一筐不多不少,不信的話我再過一遍……”

“你過,不不,我來。”原是說了一串話的大爺先是站了出來,手都是抖得。莊稼漢對糧食產量數的好奇和求知,已經讓他忘了這是齊家地盤,說人家作假,會不會得罪齊家人。

也不是說作假,只是在場的,祖祖輩輩種地,真沒見過這個數。

曹羅便讓開了,那大爺不讓齊家人過,喊了同村的人來,都青天白日下,他們也不是要拿齊家的糧食,就是給過個稱。

岑越已經不在意那兒圍著的情況了,眼底都是笑意,他信曹羅,再過一遍還是這個數。

真的有七百斤,一畝田三百五,曬過去殼差不多有個三百。雖是比不得現代的產量,但在此時,要是畝產能提高到四百,那便是造福百姓的。

三百也不錯了。

岑越很知足,過去沒白忙活。

姜二苗早都愣住了,興奮的喊:“小越哥你真的成功了,可真是厲害,真有三百多斤,那以後不愁餓肚子了。”

更別提澤瀉杜仲幾個小娃娃,臉上怔愣半晌都回不過神,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天寒地凍的,誰沒餓過肚子,咋、咋就這麼多糧食,要是爹孃還在沒死,有這樣的種子多好……

“越越,你好厲害,若是推廣開來,造福百姓善舉。”齊少扉認真道。

岑越面帶著笑,不掩飾的好心情,說:“還不穩定,我得再種兩年,各樣都試試,標本留著。”

他不知道空間泉水起多少作用,會不會隨著種子一代代種下去,效果遞減,只能用時間來踐行了。

門外空地上,隨著過一筐,人群中就有人大聲報數,有的莊稼漢蹲著在地上記著記號,等所有的過完,村中那位大爺問:“多少?”

“叔公,真的是七百一,曹管事還給壓了稱,我算了是七百一十斤。”

所有人發出驚聲,先前不敢信,這會也信了,都擺在眼前的。

那位叔公望著地上筐裡的糧食,久久回不過神來。

真有這般多——祖祖輩輩就沒見過這樣多的糧食。

齊家郎君到底是咋種出來的?!

所有人都看著門口臺階上的岑郎君。

作者有話要說:

齊少扉日記58:今日讚美越越,越越是天底下最好的越越,最棒最厲害的越越了【齊妲己星星眼

第113章 北安伯113

齊家郎君種的田,一畝收了三百五十斤傳遍了整個桃花鄉。起初所有人都是一個反應——

啥?!

咋可能。

吹牛的吧。

就有人說:那天收成過稱,我親自看的,都不信,後來過了三遍,齊村的大叔公盯著,這能有假?真真的,聽說是姜老闆從北方拿的種子,岑郎君混著咱們這兒種子種出來的。

混著種出來的?那咱們也能——

我起先也是你這麼想,不過聽岑郎君話音還不是這樣,就跟那生娃娃一樣,要弄什麼粉啊,說什麼取長補短,唉我也聽不明白,岑郎君說在等他種種,到時候種子成了鄉里人買……

有人現下就想買,但也有人將信將疑,不敢試,就怕錯了一年的收成壞在地裡了,一大家子吃啥喝啥?

齊家門前最近圍了許多人,絡繹不絕斷斷續續,就是最遠的程村、周村也跑來打聽打聽,還有人打聽到了周狗子家,想問綠團的,綠團解釋的耐心,嬸子大娘問什麼就說什麼。

郎君說了,這事不用藏著掖著,說清楚明白了,就怕村裡莊稼戶瞧見今年收了三百五十斤,有人心動到時候亂來,混著種不出來,那豈不是耽擱了。

因此綠團就說的仔細,可再仔細,有人聽了還是一團迷糊。

“嬸子誒,你別急,我家郎君說了,以後種子穩定了,都能種出產量高的糧食,到時候咱們鄉里想種買就是了,再等等。”

“地裡刨食填肚子,那能著急?不急一時半會的,穩穩妥妥的。”

這倒也是——到沒人覺得齊家郎君藏私什麼的,種子是人家琢磨的,人家不想說那便不說,這會大張旗鼓在齊家門口過稱,又是說給全鄉知道,那就是沒想著一戶獨產量好。

李壯子家自然也知道這事,李壯子娘就急了,湊過去說:“齊家夫夫倆都是面和一肚子壞水,我看就是不想給我們種子,你們還把他當個好人。

誰都不傻,有人當即說:“人齊家做買賣的,三少爺又是舉人,賣果子賺的錢,人家有錢,不靠地裡糧食賣錢的,就是去年流水席花銷的銀子,是有的人家一輩子都賺不來的。”

“是啊是啊,壯子娘別是你怕了,是這會惦記岑郎君的種子,又臉上掛不住,巴不得全鄉里跟你一塊對付岑郎君,可大夥都不傻,是真是假一兩年後就知道了,反正以前地裡多少糧食,這兩年我家糧食在地裡也不會跑,就等著看吧。”

反正等兩年,也沒受什麼損失。

壯子娘是憋得臉漲紅,最後一串的罵人話,可不敢罵齊家,只能矛頭對著剛接她話的,起料人家也不是窩囊人,直接甩了臉子,說:“先前吃一次虧我看你是沒長了教訓,罵到我頭上了,你這瞎了眼的……”

這戶人家孩子多,真動起手來,那也是李壯子家吃虧,壯子娘最後罵了句就回家了,關院門是大動靜不說,對著家裡女兒就開罵。

指桑罵槐呢,但誰在意。

就是有可憐李壯子幾個妹子的,也是唏噓兩句,“以後嫁出去就好了。”、“先前那個嫁出去了,不是也死了。”、“這兩口子真是造孽啊。”、“可不是嘛,本來要是成了,那也是好日子……”、“你這話就別說了,人家齊家丫頭瞧不上李壯子的。”、“岑郎君說李家胡亂編排,那就是沒影的事,別提了。”

原是說了點青絲和李壯子苗頭的,想著齊家種子,當即是訕訕一笑,再也不提,換成別的話了,只是心想,李壯子家後悔去吧。

看看人家周家,這倆兒子各自成家,齊家的丫頭是孝順周狗子爹孃,對著周狗子妹子也好,連著周狗子大哥那兒的拖油瓶,如今都時不時手裡拿著吃的,一問就說是他小嬸孃給的。

周家沒孫子輩,寡夫郎帶的拖油瓶這會倒成了香餑餑了。

村裡人猜的沒錯,李壯子娘罵完倆閨女,是看什麼都不順眼,哪哪都來氣,在家中發了一通邪火。李壯子捱了鞭子,這會在家養傷,聽他娘罵了妹妹罵弟弟,就連後院的雞都捱了一通罵,他知道咋回事。

本來該他家的,齊家那好處,丫頭得的銀子,本來全該他李壯子的,青絲多聽他的話,也信他,咋就不成了,成了這樣子了。

他那時候該知道的,齊家的三少爺故意刁難他的,青絲也可恨,竟然不告訴他,同齊三少爺串通起來……

李壯子怪這個埋怨那個,可臉上是濃濃的後悔,誰都有錯,但其實最有錯的就是他了,只是他不想承認。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