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百里無忌需要盡全國之力也要解除這兩國的威脅。
大理國這些年卻是沒有經歷戰亂,雖然當叔叔的搶了親侄子的皇位,開創了大理皇帝禪位做和尚的先例,但國內並沒有因此而暴發內戰。
可以說,這時的大理國是富饒的,這對於明國現在囧迫的財政來說,無疑是一塊肥肉,令百里無忌“垂涎欲滴”。
並非百里無忌有著強盜邏輯,其實這與道義無關,完全取決利益。
世上的事本就如此,“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句話深刻地闡述了弱肉強食的真理。
一個強大的明國周邊,存在著一個不大不小的國度,而這國度又富得流油,這已經完全構成了明國出兵的理由。
但百里無忌無意出動大量新軍,就算大理國富得流油,但付出的成本一旦超過得到的,或者相持平,那就算構成出兵的理由,這買賣也不划算。
所以,五人在商議戰爭方案的時候,所設定的前提條件就是運用的兵力不得超過十萬,也只有將兵力控制在十萬人之內,經過這一年恢復的明國國庫才能承擔得起這高昂的軍費。
這其實也怪百里無忌所設的軍餉和撫卹金過高,若是換作柴榮在世,明國十萬大軍的軍費足夠他打一場五十萬人的戰爭。
當然所用軍械不同,也造成了軍費的大量增加,此次出兵,騎兵是不可能出戰了,最多也只是象徵性地派遣少量騎兵進行震懾。
在水路縱橫的大理國境內作戰,所能依仗的只能是火槍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