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14

熱門小說推薦

只是如此而已。含光閉上眼,深深地呼吸了幾下,調整著自己又一次迴轉到了現真實模式——或者說,是這種不現實的夢幻模式。對她來說,現在的生活經常會給她以一種夢一般的不現實感,在剛剛經歷過這種情緒浪潮的時候,這種不現實感就更為強烈了——也許是因為一切都來得太順,從榮譽、讚美到這即將到手的大額金錢,都不像是從前的她能夠擁有的東西……含光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但她的確感到這一切就像是一場美夢,也許眼一眨就即將破滅。

然而,人的適應性,有時也是十分強大的,這樣的日子她已經過了近五年了,深深地呼吸幾下以後,剛才如浪潮般湧來的沮喪、失意、迷茫,現在又潮水般地消褪了下去。含光堆出笑容,邁著輕快的腳步回了工作室,又坐回了電腦前頭。

這一回,她沒有再在資料庫中檢索歷史論文,而是在圖書館中尋找起了科普分類的書籍。

天文、地理、旅遊、科技、生理,和如今的文明程度相比,兩百年前的世界簡直就像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在這兩百年間,人類實在是前行太多了。含光以前在省圖的時候,就經常看這方面的書籍,看著一二十年前的太空行走、登月計劃……看到人類將探測器送上了太空,用無線電波實現電臺播送……甚至還會看看手機的工作原理。

她的心情漸漸地安定了下來:即使這些知識,和她並沒有半點關係,然而著這海量的資訊,還是能讓她找到一種難以解釋的平靜。

和過去相比,雖然孤單,但她和過去的自己畢竟過得已經不是一種生活了。

也許就單單只是衝著暖氣和抽水馬桶,就不該回去才對。

她想了一會兒,不禁衝自己微笑了起來。

——手機在口袋中震動,她拿出來看了看,不出意料,正是于思平。

含光沒有搭理他,她把電話設定了免打擾模式,繼續沉浸進現代星座和古代星宿的關聯對照裡。

#

由於這根寶簪激起了秦教授的研究熱情,他不但想要研究一下色沁的形成原理,而且還想考據出寶簪存在的朝代以及原主人的身份,而研究室的助教、學生們又有許多已經回家過年,因此,李年和楊老師就被抓了壯丁,‘有事弟子服其勞’地幫忙去了。含光因此也是空閒了下來,她經常會到工作室走走,在圖書館裡借閱一些英語的入門書本,打算先熟悉一下基本音標什麼的,也有意識地尋找一些譯製片來看。雖說國內的製片水平也並不差,但看到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在螢幕上竄來竄去,這種新鮮感卻是國內的電視劇所不具備的,還有那迥異的室內裝修風格甚至是人文氛圍,都令含光為之著迷。可惜的是,因為大秦和歐洲諸國的緊張關係,譯製片的數量並不是很多,除了以前也看過的幾部以外,餘下的片子劇情質量也不是很高。

國子監大學的管理是十分嚴格而且先進的,如果沒有教職工或者學生門卡,進出教學樓、圖書館都很不方便,而楊老師已經要和李年共用一張門卡了,含光也不好再借來使用,只好和他們同進同出,這麼幾天下來,她也有些悶,便索性和兩人打了招呼,問李年要了家裡的鑰匙,在北京城內遊逛了起來。

前世她到過幾次北京,算起來是生活過一年多的時間,不過因為那坑爹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基本對北京的瞭解只侷限在前世生活的大宅院裡。——更坑爹的是,因為根本就沒出過幾次門,含光對北京的地理毫無瞭解,若是在那時候,把她拐帶出府,放在北京城內隨便一個角落,她覺得自己找回家的可能性不超過百分之五。而現在,雖然不是不想回前世的夫家看看地理的變遷,但問題在於,她已經不記得前世的一等平國公府具體是在北京城的哪個位置了。

每次忍不住想要追尋前世足跡的時候,好像都會被羞恥感給籠罩:前世是要活得多無能、多漫不經心,才會連自己的家門往哪開都不曉得……含光曾試過在國子監大學的文獻檢索系統裡搜尋過平國公的字樣,但卻是一無所獲,看來,並沒有什麼論文把許家作為研究的物件。

也罷,找不到就算了。剛剛經過一次情緒崩潰,現在她對於前世也有點逃避態度,只是抱著瞻仰的心情,跑到開放給遊客瀏覽的皇宮一角去繞了個圈兒,膜拜了一下華表、金水河和j□j,就算是完成了對前世的祭奠。接下來的幾天,她或者是去博物館,或者是去潘家園——卻是有點想研究一下自己的這個暈眩技能。

在博物館裡的經歷,倒是側面印證了她的猜測,含光這個暈,不是見到古董就暈,主要只暈兩種:自己前世生活密切相關之物,有特殊宗教意義的靈物。其餘的一些古董什麼的,她看了會有一點輕微的感覺,但不會到暈的程度。比如說國家博物館裡,她只暈了兩樣東西:一個是鎮館之寶司母戊鼎,還有一個也是鎮館之寶,北京人頭蓋骨。

按她自己的分析,這兩個展品,一個是古代祭祀用品,蘊含靈力,還有一個算是人類起源,意義也格外重大,所以令她有腳軟的反應,也不能多看。至於別的什麼青銅器,也會有點不舒服,清明上河圖之類的次之,晚近代的天子金盃啊、翠玉白菜什麼的,那就隨便看了。

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她開始去潘家園了。——這世上沒有人嫌錢多的,如果能暈上幾次,撿漏賺點錢,又為什麼不呢?

而且,既然隨葬的玉簪都面世了,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她的墓肯定被盜過,含光自家人知自家事,哪怕她婆家只把一半首飾隨她下葬呢,那也是個很過得去的收藏了。其中絕對少不了精品的,尤其是當時昭明年間的楚窯黑瓷,一般都是宮中特供,只有關係戶才能買得到。而且楚窯已經毀於歷年來的動亂,現在黑瓷絕版了都。——玉簪在潘家園現身,可見別的隨葬品可能也會流入潘家園,如果能在鋪天蓋地的贗品中淘到自己用過的器具,撿這樣的漏含光是一點都不會猶豫的。本來就是她的東西,她拿來賺錢當然是天經地義之事。

不過,現在的潘家園地攤和她去的時候可不是一個風貌了,除了那些明顯賺旅遊者生意的攤位以外,基本是個賣真貨的攤子,一開口都沒有少於一兩萬的,尤其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物件,你越問越講價,他就越漲價。有的乾脆是客人看上什麼就不賣什麼——自己心知肚明來歷的那種贗品除外。

含光一開始還莫名其妙呢,後來經過葉庭店裡,和店員寒暄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還是因為她。她這個天漏,現在也成為了潘家園傳說之一了,而且傳奇色彩還特別的厚重。一個絲毫不懂行的小妹妹,隨便買了一點搭邊兒的貨,為的就是感受一下潘家園的氛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