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話題帶來了一陣沉默,周宇和方紋互相看了看,兩人都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甚至能夠僅憑這幾句話就想象出當時的場景。
周宇打破了沉默。“你所說的宋遠成半夜會看的那些東西,現在還儲存著嗎?”
李婉點了點頭,抬手指了指裡面的一間臥室,說:“我收起來了,放在我女兒的臥室裡。”
“那能拿給我們看看嗎?”
李婉看了看周宇,默默起身,周宇和方紋兩人也跟了過去。
臥室裡擺放了一張單人床,床邊有張簡易書桌,再加上一個書架、一個衣櫃,就沒別的了。單人床上鋪著碎花床單,款式老舊。書架上沒幾本書,周宇稍微看了看,發現有好幾本偵探小說,再有就是早就過期的流行偶像雜誌。
李婉從床下拖出一個像是裝糖果用的鐵盒,解釋道:“這屋子裡的東西都是我女兒上初中時買的,搬家時一起帶了過來。都是她現在不用的東西了。”
她把鐵盒放在書桌上,正準備開啟的時候,從客廳裡傳出手機鈴聲。
李婉愣了一下,留下一句“你們自己看吧,都在裡面了”,便走出臥室去接電話了。
方紋看了周宇一眼,從包裡拿出紙巾,先把鐵盒擦拭了一番。這個鐵盒應該是很長時間沒人動過了,上面積著厚厚的灰塵。
開啟盒子,最上面放著一張黑白照片,照片下有兩個嬰兒玩具,以及一張紙。
黑白照片上的兩人應該就是宋遠成和女兒宋小春,像是在照相館拍的,宋遠成抱著嬰兒,露出質樸的笑容。相紙背面用鋼筆認認真真地寫著照片的拍攝時間和地點。
而那張紙應該是宋遠成當年收到的勒索信的影印件。
勒索信上只有短短的一行字:
週六晚九點把五萬元放在西丁路郵局前的長椅下面不要報警。
筆跡十分普通。看得出來,綁架者沒有什麼經驗,甚至沒考慮過掩蓋筆跡。既沒有選擇用另一隻手寫字,也沒有使用其他偽裝筆跡的方式。
周宇正拿著這張紙思考,方紋突然搶過去,她皺著眉頭,緊緊地盯著。
“怎麼了?”
方紋搖了搖頭,又把紙遞迴給周宇。過了一會兒她又瞪大了眼睛,像是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二人回到刑警隊已經晚上七點了。周宇從辦公桌抽屈裡掏出一沓外賣單遞給方紋。“你看看想吃哪個,我請客。”
方紋喜滋滋地接過外賣單,但翻了一遍之後露出了難為情的神色。
“要不……算了吧,我不餓。”
“怎麼了,都不愛吃?”
相處了一個禮拜,周宇倒是有點明白這女孩的心思了。方紋家庭條件好,估計是不愛吃他們大老爺們兒平時總點的黃燜雞、麻辣香鍋、炸雞漢堡一類的東西。女孩子嘛,肯定不喜歡太油的。周宇想了想,又從抽屜最底下翻出個選單來揚了揚。
“那日料吃不?”
方紋馬上從電腦螢幕前抬起頭,一臉期待地接過了單子。“真的啊?”
“真的,紫菜包飯。”周宇得意揚揚地說。
“這是韓國料理啊!”方紋撇著嘴扔下了選單,嘆口氣說道,“行了,你也別為難了,今天你點什麼我就吃什麼。”
最後周宇點了兩份“賽百味”,打發了方紋。雖然他吃不來酸黃瓜的味道,不過好歹能吃飽。他實在是想不通,這個能有黃燜雞米飯好吃?
吃完了飯,方紋還敲著鍵盤,周宇讓她早點回去,她非不走。
“我家裡沒人,我爸天天在外面應酬,我媽在國外,回去也是一個人待著。”
她這麼說,周宇也不好勉強了,只好隨她去。早些時候讓她查的資料已經查好了,也不知道她還在那裡研究些什麼。
“對了,周隊,你覺得李婉的話可信嗎?”方紋突然問道。
周宇回來之後也一直在梳理思路,他總覺得少了什麼。
“我覺得李婉應該和宋遠成的失蹤沒太大關係。宋小春和宋遠成的兩起失蹤案雖然相隔八年,但哪怕不是同一兇手所為,也必然有重大關聯。可是李婉是在宋小春失蹤幾年後才認識宋遠成的,所以她的嫌疑不大。”
方紋顯得若有所思。
“可我總覺得,李婉的表現有些不太自然……但具體哪裡不對,我也說不上來。”
周宇點了點頭。
“李婉所說的的確有一些不合理之處。比如,宋遠成當晚沒回家,她為什麼不馬上打電話去那個朋友家確認呢?一個有老婆孩子的男人,很難想象會不打招呼就徹夜不歸,家裡人還毫無反應……我認為她知道更多內情,但她不是直接涉案人。”
“都發現丈夫的屍體了,她還隱瞞些什麼啊?”
周宇聳了聳肩。“現在還不好說。也許是出於什麼目的。”
“也是,沒準她在和宋遠成結婚以前就認識宋遠成,只不過其他人不知道而已。小說裡不都這麼寫嗎?有的人為了報仇,特意精心策劃十幾年去接近仇人什麼的。”
說到這裡,方紋有點興奮了,她正準備繼續發表從影視劇和小說裡看到的長篇大論,周宇卻擺了擺手。
“趕緊打住,你這想象力也太豐富了。”
但不知道為什麼,剛才方紋的話撥動了周宇心中的一根弦。
真的有這種可能嗎?
宋小春失蹤案的真相已難以查證;而宋遠成失蹤案的當事人就只有李婉。
有沒有可能真像方紋想的那樣,李婉是出於某種原因刻意接近宋遠成,然後又殺死了他?
她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第5章
宋迎秋租住的單間不足十平米。
是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中的一間,另外兩個屋子裡分別住著一男一女。
每天她一回來便走進自己的房間,除非要使用廚房和洗手間,其他時間幾乎不會出屋。
單間裡有一扇朝西的小窗,空間十分狹小,放了一張單人床、一張桌子和一個小小的衣櫃,就再也放不下任何東西了。
好在宋迎秋的個人物品不多。她很少買衣服,那個小小的衣櫃就足以裝下她的四季衣物了。她也很少購置年輕女孩們喜歡的裝飾品,只購買生活必需品已經成了她的習慣。
宋迎秋在一家新媒體公司工作,事務繁雜,經常在公司加班。但是最近她都儘量利用午休時間乾點活兒,基本下班就走人了。
因為她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到家之後她先衝了個澡,然後用毛巾一邊擦拭著頭髮一邊坐到書桌前,開啟膝上型電腦。
這臺電腦還是她大學時用打工賺到的零花錢買的,雖然配置很低,但也夠用。
開啟瀏覽器,她在搜尋引擎的輸入框裡輸入“7·12命案”、“南郊垃圾廠命案”等關鍵字,然後打開回家路上買的炒飯。
她基本每天都這樣解決晚飯。樓下小飯館做的菜談不上美味,但價格便宜,也還能入口。她將塑膠勺子插進炒飯裡攪了兩下,另一隻手在膝上型電腦的觸控板上划動著,不時點選一下感興趣的內容檢視。
“嘖。”她的唇舌間發出了輕微的聲音。
網上還沒有多少報道,多半是因為市政府最近在辦什麼科技論壇,對媒體進行了某種程度的“安排”吧。
吃完飯,她將桌子收拾了一下,然後站起身,從書桌的架子上抽出了一本大部頭的小說。這本書是她大學時買的,一直沒看完,不過她現在抽出這本書並不是想繼續閱讀,而是從中取出了一張折起來的紙。
紙上畫著一些圓圈和線條。她拿起筆,在上面又畫了幾筆,之後心滿意足地將紙放了回去。
目前的一切都在按照她的計劃發展。在這個小小的房間裡,宋迎秋甚至產生了一種錯覺,她覺得自己彷彿是一出大戲的導演,演員已經就位,現在她只要坐在帷幕後面,靜靜地觀賞這部大戲如她預想的那般按部就班地演出就好。
紙上的每一個圈都代表戲中的一個角色,每一條線都代表戲中的一條線索。每完成一場戲,她就會將對應的圓圈塗實。當然,紙上沒有標註文字,劇本僅僅存在於她的大腦之中。
下午母親打來電話,告訴她有警察去家裡打聽宋遠成失蹤案的事情。她在電話裡裝出稍微有些驚訝的樣子,但其實她早已經料到警察會去家裡詢問了,這也是大戲裡重要的一幕。
說起來,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對母親產生懷疑的呢?
一開始她只是感覺母親提起父親失蹤這件事時神情有些不自然。後來仔細思考了一番,就越想越覺得可疑,而且所有疑點都多多少少和母親有關。
對了,這裡的“父親”,指的並不是那個賦予她生命的男人。儘管血緣關係確實存在,這是她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但她卻絕對不會管那個男人叫父親。她一直覺得社會上約定俗成的準則有些好笑,不需要負任何責任,只要保證孩子還活著,某些人就可以獲得“父親”、“母親”這樣的身份。她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會有這種怪事?
更加奇怪的是,人們似乎從來沒考慮過那些被隨便生下來的孩子的感想,總是一味地鼓吹生育的好處,彷彿不管多麼差勁的人,一旦結婚、生下了孩子,便會自動變成勤勞善良、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優秀父母”。
不過,不得不承認,血緣與基因的傳續是確實存在的。證據就是,她越發覺得自己冷血、偏執的性格,其實頗有些像那個混賬生父。
那麼,母親呢?
她對母親的情緒要更加複雜一些,既不是純粹的愛,也不是純粹的厭惡。
她總覺得母親在提到宋遠成失蹤的事情時似乎在刻意隱瞞著什麼,而這種互相之間的隱瞞與猜疑,讓她和母親的關係產生了裂痕。
她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那種感覺。
宋迎秋和母親的關係一直很“微妙”。生父是做材料生意的,自己出生後,生意一落千丈,因此生父一直說她是“掃把星”。在她幼時的記憶中,那個男人從未像其他小孩的父親一般帶她出去玩,或是給她買玩具、零食,大部分時間他就是躲在房間裡喝酒,要麼就是對著她和母親罵罵咧咧。
母親呢?母親永遠唯唯諾諾地跟在生父後面,有時她甚至懷疑母親是會隱形的。
她還記得那件事。
賣掉房子還債之後,他們一家搬到了一個大雜院裡,要去外面的小路盡頭上公共廁所,洗澡則要去更遠的公共浴室。
每個月母親只帶她去一次公共浴室洗澡。頭髮油得厲害時,她就偷偷在家燒一壺熱水,拿到院子裡兌點自來水洗頭。結果有一次,她正準備洗頭時,被提前回家的生父看到了。
“你就是這麼浪費熱水的?”
生父一把打翻熱水壺,滾燙的水潑到了她的腿上,一陣劇痛。
生父趁機又摔打著其他東西,像發了瘋一般。她想向母親求助,卻發現母親站在角落,低著頭,像是連看都不敢看這邊一眼。
生父鬧了一通,累了,回屋裡去了。母親這才走過來,默默地收拾被打翻的東西,然後用拖把拖著地面。她就站在原地,母親卻一句話都沒說,甚至都沒有抬頭看她一眼,就彷彿她不存在一般。
她張了張嘴,如果母親也指責她,她或許會覺得好受一點。可母親就像手中破爛的抹布,似乎再怎麼摔打,她也不會有反應了。
那個倒黴的生父酒後駕車被撞死了,之後母親和宋遠成結了婚,婚後有一段時間母親似乎變了。宋迎秋曾經恍惚地想,過去那十幾年的人生是不是隻是一個荒唐的噩夢,現在這種普通卻溫暖的生活才是現實。
可好景不長,宋遠成失蹤後,母親又變回原樣。母親不敢看她,跟她說話時也會別開視線,刻意去看其他地方。
不過這也並不重要,母親不過是這齣戲裡最無足輕重的演員,無論她如何表現,都無關緊要。
正想到這裡時,她的手機震動了一下。宋迎秋開啟微信,是她已經遮蔽了的小學同學微信群裡有一條提示全體成員的群公告。
內容是:為慶祝建校三十週年,邀請所有同學們回校參加校慶。同學們正熱火朝天地討論著,要如何安排當天的活動啦,要去哪裡聚餐啦,要邀請哪位老師啦,聊天紀錄刷得飛快。
宋迎秋點開群設定,只是大概掃了一眼其中的內容,便馬上關上了。
突然,手機在她手裡又震動了一下,是班長給她發了一條訊息。
“看到群裡的通知了嗎,你能來吧?”
“我那幾天可能不在東陽。公司出差,抱歉。”
宋迎秋面無表情地回覆了班長的訊息。事實上,她近期並沒有離開東陽市的打算,只是隨便找個藉口拒絕參加同學聚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