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凌芸表現出來的態度,簡直可以稱得上冷酷且冷漠。
就算她和周悟不再是情侶,那好歹這麼多年下來,總有一份情誼在的吧?
當不成情人,不是還能當朋友嗎?
反正那種“我覺得”,讓凌芸心裡挺不舒服的。
說到底,她也是發現了,這些人其實都是周悟的朋友,而不是她凌芸的。
直到將人送走,凌芸十分直接地說道:“這種事情,你們應該去找周悟他現在的女朋友,再不行,找他爸媽,找我那真的是沒有找對人,我說的話他要是聽,我們也不會分手了。”
她當初離開公司的原因,和周悟分手是一部分原因,還有一部分,完全就是因為她和周悟對於公司管理上出現了分歧。
且沒有辦法調合。
她這也才在分手後,索性就從公司裡出來了。
人生在世,沒有必要讓自己過得那麼難受不是嗎?
反正她賺到的錢,已經夠她一輩子花用都不愁了。
現在所謂的以前的朋友和同事找上她,讓她去勸周悟,這種吃力不討好,反而還容易把自己弄得裡外不是人的事情,她才不會去幹。
周悟不值得她去做這些。
在凌芸把話說明白了,也表現得更冷酷之後,那些人終於不來找她了。
至於有沒有人去找周悟他新女友和他媽,來幫著勸人,那她就不知道了。
不過想想也挺搞笑的,明明是工作上的事情,但是一出問題,竟然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用職場上的方式解決,而是打親情牌。
她以前怎麼就沒有發現這問題這麼大呢?
看來還是旁觀者清。
然而,“鮮一味”的翻車,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地來得那麼快。
特別是凌芸,她雖然沒有去摻合“鮮一味”的事情,但是在人找上門來的時候,還是提過,讓他們注意代工廠的品質。
只要食品本身質量不出問題,不止是“鮮一味”,任何一個品牌,在有銷量的情況下,都不會輕易倒閉。
往往品牌消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問題出在本身之上。
但是顯然,並沒有人將凌芸的這話放在心上,或者說,凌芸說的問題他們其實內心裡也真實知道,但是沒有人願意動自己的利益,便欺騙、催眠自己,品牌都經營了那麼多年了,哪能說出問題就出問題。
然而,問題就這麼出來了。
“鮮一味”最近的跟風產品,鮮吃熟食裡,有顧客吃出了蛆蟲。
還不是一個人。
那一批出貨的產品裡,好多人都遇到了相同的情況。
這一下可不就原地送“鮮一味”上熱搜了麼。
還順便給“爆”了一下。
這年頭,在全民食品安全意識都提升的情況下,竟然還有企業幹這種事情!
而且這還不是小作坊品牌,“鮮一味”是網紅品牌沒錯,但是網紅了那麼多年,這個知名度,一點也不差。
大家的印象裡,這一直是個大品牌,可以放心買的那種。
這一下出了這麼大的衛生問題,可不就炸了嗎?
這麼大的品牌都不能相信,那以後消費者買什麼東西才能放心的?
憤怒的網友順便把以前“鮮一味”發生的質量問題都給翻了出來。
一件件,一樁樁,大家才發現,這個品牌根本不是第一次翻車。
這樣的品牌為什麼還能在市場上存活,並且還活得非常不錯。
有神通廣大的網友,還把周悟帶著新女友的照片給曝光了出來。
還有一直替凌芸不值,在這件事情上對周悟存了惡感的人,證實了周悟和一起創業奮鬥十年的女友分手,轉頭找了一個小十幾歲的小姑娘當女友的事情。
當代大渣男。
男人有錢就變壞。
周悟簡直成了典範,一時之間,罵他的人都分成了兩派,一派是逮著罵產品,還有一派則是罵私生活。
但是總結起來,最後又是一個意外和諧的統一。
周悟,人品不行。
網路上狂風暴雨,就算不是當事人的裴然和凌芸看著,也覺得有些心驚。
更何況是處於風口浪尖的周悟。
“鮮一味”一出事,周悟那邊自然也是第一時間就收到了訊息。
但是,當時並沒有人重視,只是讓客服對那位顧客進行了退款處理。
也沒有想過對那一批的產品進行追回。
然後,就有了接二連三的問題爆發。
吃到問題產品的顧客,需要的也不僅僅只是退款,買點零食的小錢,說實在的也沒有多少。
大眾消費者,需要的是一個態度,是公司的公開道歉,以及對於產品把關的調查及相關處理。
而不是為了保住品牌這塊金字招牌,把這些糟爛事捂起來。
一直到事情發酵爆發之後,周悟甚至都沒有想要公開道歉。
他讓人一邊聯絡撤熱搜,一邊又把鍋推給了代工廠那邊。
雖然說,問題也確實出現了代工廠那裡。
但是一個品牌方的公開道歉,承認自身的錯誤只是對授權生廠廠商的過於信任?
錯的全是廠商,是他們的操作不合規。
我們確實也是錯了,我們就是太相信他們是良心廠家,相信他們的所有生產流程都是符合標準的。
這是把誰當成傻子啊!
拿這種道歉出來唬人,索性就連道歉也不要有了。
擺明態度,老子就是這個死樣子,你們人傻錢多就來買,吃出問題反正也和我們沒有關係,又不是我們自己生產的,怎麼也不能怪到我們頭上來。
這波道歉不僅沒有達到預期中平息消費者怒氣的效果,反而更像是火上燒油。
讓大家的情緒再燃了一把。
而這一次,有人直接把“鮮一味”代工的工廠給曝光了。
不只是出事的那一家,還有其他所有的代工廠名單,包括以前合作過,現在已經不再合作的。
每一家工廠的資質都被標得明明白白,還有相關出事的記錄。
要不說高手在民間,這份資料完整到,想讓人看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都難。
“鮮一味”的代工廠裡竟然有不少是資質根本就不夠的廠子。
還有翻車出事的工廠,一項項看下去,看得人不想冒火都不行。
這都什麼烏七八糟的!
隨著爆料的越來越多,參與話題的人也越來越多,各種被爆出來的料,簡直能把“鮮一味”就地入土埋葬了。
周悟和一眾其他高層,這才是真慌了。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再慌也已經來不及了,只要上網,入眼都是在抵制“鮮一味”的新聞。
“鮮一味”的銷量在一夜之間,幾乎歸零。
各大電商平臺方,代工廠,從上到下,都在找“鮮一味”處理這個事情。
而有關部門也介入了調查。
真的就是一夜之間,周悟的樓塌了。
所有人已經連續熬了好幾個大夜,再面對此時的狀況,全部都有了一種“真的完了”的明悟。
周悟那邊,已經沒有人再去煩他了。
他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裡,在想著點什麼,自己也不知道。
他的辦公室很大,桌上擺著一看就十分高檔的工藝品。
平時也沒有什麼機會去坐的那組沙發,好像是價格好幾十萬了吧?
這些,是他花了十年辛辛苦苦掙來的,也許在未來的幾天後,他都將再次失去。
“代工廠……代工廠……”
周悟喃喃。
“鮮一味”幾乎可以說,成也代工廠,敗也代工廠。
當初他和凌芸開始創業的時候,雙方都是普通家庭,身上僅有的幾萬塊錢,都是從父母那裡要來的。
那個時候,他們想做品牌,只能找代工,這是投入最少的捷徑。
他們努力打造品牌,走電商的路子,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
這期間,凌芸和他提過無數次,代工廠問題太多,要建屬於他們自己的工廠。
但是他就是不同意。
他覺得沒有必要,建工廠需要的資金和人力,都不是一丁半點,雖然他有錢了,但是讓他把錢拿出來再投資進去,他真的不捨得。
既然代工廠都做了那麼多年了,為什麼不能繼續做下去?
有些代工廠不靠譜,他們也相應地可以加大監管,或者去找靠譜的工廠。
這樣他們不用大筆投入資金,錢還是能照樣賺,這不好嗎?
事情證明,凌芸的想法才是對的。
不僅是代工廠的事情,還有這些年在管理上的一次次碰撞,都證明了凌芸才是對的。
眼界狹隘的,一直是他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