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民不聊生,各地動盪不安,紛爭不斷。
連年戰亂又逢天下大旱,地裡幾乎顆粒無收。縱使如此,元人依舊盤剝,苛捐無數,使得百姓生活無以為繼。
農民為了生存,紛紛上街,賣子賣女,甚至,連賣妻的都有!
那時候,每逢初一、十五,本該是上街趕集,各州各府開廟會的日子,可那段歲月,廟會上賣貨的倒是見不到幾個,賣人的卻跪了滿大街都是。
各家的孩子,頭上插根稻草,往街邊一跪,立塊木牌子寫上價格,便成了商品。
他們的身形都相近,一個比一個更瘦弱。全是腦袋大、身子小,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
活命已經比尊嚴更重要。
對此時的窮孩子來說,被賣掉也不失為一條生路——賣入富豪之家,雖供人驅使,可只要踏踏實實地幹活,總不至於餓死。
但那時天下的財富,總是聚集在少數人手中。富人少而窮人多,故而這買賣,永遠是供大於求,並非是你去了街上,就一定能賣得出去的!滯銷,也很常見!
這天他們一家,就一個也沒賣出去!
早上心情悲慼地出門,晚上,又心灰意冷地回來。
也說不清是什麼樣複雜的感情,賣出去了,也悲傷,賣不出去,還是悲傷,又或者,更多了一份絕望!
“他爹,現在可怎麼好?我看今天街上這麼多人,統共也沒賣出去兩三個!”母親對著父親說道。
她的嘴唇有點哆嗦,眼睛裡漾滿了絕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