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低頭道:“少爺,怕是真亂了,否則駐軍不會派三人九馬傳急信。”
吳爭蹩眉問道:“何人所為,事出何因?”
宋安身子一讓,亮出一個傳信斥候,“稟候爺,興國公部、夏指揮使部、錢千戶編練新軍,還有……候爺一路收攏的降兵,皆參與了這次動亂。起因是臥子先生……陳子龍等文人在洪武門前搭臺倡議廢黜監國、另立新君。”
吳爭的頭頓時象炸了般的昏眩,廢黜監國、另立新君,還能立誰,眼下只有朱以海。
就算是從未入仕的青頭,也能明白,這一招棋的指向就是吳爭自己。
吳爭之所以現在能對許多跨界的軍政事物一言而決,這不是因為他的戰功顯赫,或者光復南京的滔天之功,而是因為他是現任監國的倡議者和擁立者。
許多時候,吳爭的命令和決策,在尋常人看來,就是監國的意思。
如今陳子龍等文人一擊就朝著吳爭的致命處,顯然欲置吳爭於死地。
政鬥,絕不是想象中那般雲淡風清,不是吳爭此時讓一步,你好我好大家好。
一旦朱媺娖失去監國之位,這等於讓吳爭在朝堂上失去了最大的支柱。
往後,吳爭就會被慢慢邊緣化,直至從朝堂中消聲匿跡,然後在一個不知道時間的日子裡,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成為叛臣、奸臣,被人人誅之而後快。
這就是政斗的狠毒之處。
馬士英是真急了,他勸道:“主公,陳子龍之清名,受世人稱頌,他的號召力不是尋常人能比的,他既然在應天府發動,必然已經與監國一行中重臣有所勾連……此事緊急,一旦內外串連,監國危矣!主公危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