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20181211170745247”投的月票。
吳爭終於肯見張煌言等人了。
但不在吳王府。
兩天後,吳爭在紫陽山山腳下,張國維戰亡之地,傳見了張煌言等人。
大冢,六尺碑,還有朝廷的追諡——“景烈”。
景,武也。
施德為文,除惡為武,有功安民曰烈。
與錢肅樂的諡號——“忠介”,皆恰如其份。
“諸位可知,為何孤執意將張公葬於此處……?”
沒有人回答,因為,這無須答。
上位者往往會有一些不需回答的問題,聰明人都懂得“沉默似金”的道理。
“張公乃天啟年進士,歷任知縣、巡撫,至兵部尚書……在任時,興學校、課農桑、以德化民……外敵南寇、國難當頭之際,挺身而出……驛亭之役,張公以寡敵眾,九死一生……然,今日卻受宵小所害,殉國於杭州城內……!”
說到這,吳爭霍地回身,“孤想問問諸公,殺,還是不殺!”
沒有人問,殺誰?
不需要問。
能讓吳王此時問殺與不殺的,只有二人,朱以海和鄭森,餘者皆不必問,殺,便是了。
所有人都沉默,不是所有人皆沒有反對之意,而是不敢。
“好!”吳爭掃視著眾人,點點頭道,“明日公審……孤希望諸公不負張公在天之靈!”
“張煌言。”
“臣在。”
“別讓孤失望。”
“臣……遵命!”
吳爭轉回頭去,先張國維的墓長揖至地,“張公請安心……年內必克順天府,到時,孤定會親自前來,告知張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