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曆100年11月25日,大戰爆發11個月整,東都灣南面浦和水道。
並不開闊的海面上,數十艘戰艦編成整齊佇列,正緩緩向北航行。
為首的是“龍興”號戰列艦。
在高大的桅杆頂部,掛著兩面醒目的旗幟。
上面是金龍旗,象徵的帝國皇室。
下面是赤炎焚海旗,代表帝國海軍總司令。
劉長勳就在這艘戰艦上,此時就站在司令艦橋外面的露天迴廊上。
只是,代表帝國皇室前來受降的不是帝國皇帝,狹皇還沒有那麼大的面子,是大皇子伍顯昊。
這麼安排,可以說寓意非凡。
狹皇向帝國大皇子投降,表明跟皇子同輩,不就成了帝國的兒皇帝嗎?
既然是兒皇帝,自然得惟命是從。
關鍵還有,狹夷皇國也是儒教文化圈裡的國家,以“尊”、“孝”、“禮”、“義”等儒教尊崇的思想立國。連狹皇都是梁夏皇室的兒皇帝,那麼狹夷皇國上下幾千萬軍民,也得唯梁夏帝國馬首是瞻。
或許,這種文化層面的影響,短期之內看不到效果。
幾十年後,等經歷了大戰的這一代人死絕,文化與信仰都已經被打趴下的狹夷還站得起來嗎?
爬著的狹夷人,跟沒卵蛋的太監有啥區別?
要說的話,在幾十年前,陳炳勳就差點割掉狹夷的卵蛋。
經過一個多月精心準備,受降儀式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想到過去一個多月裡發生的事情,劉長勳也很感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