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共和國談判的諾福克爵士及其同僚,包括富蘭克林、約瑟芬夫人、亞當斯和傑斐遜等人,當然瞭解國內民眾的訴求,但是出於外交考量,最終還是同意了上述條款。
為了安撫國內民意,國會授意各大報刊對上述條款作出有意無意的曲解。
簡而言之,紙面上的協議雖然簽了,但是具體怎麼執行,執行的到不到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威爾諾亞政府絕不會動用官方力量公開打壓保王黨人,可要是各邦的民間人士自發的聯合起來,揭發、清算保王黨人在戰爭中的種種罪行,政府也不好打壓民眾樸素的愛國熱情,是這個道理吧?
《寇拉斯堡合約》的第六條,要求威爾諾亞共和國承認殖民地時期與西部阿薩族土著劃下的邊境線,在國內引起的抵制聲音更為激烈。
殖民地的居民,包括莊園主、奴隸主和自耕農,都在眼巴巴的盼望戰爭結束以後,新政府重啟西進殖民拓荒運動,去西部遼闊的原野上,圈下一片土地,自己耕作放牧也好,炒作升值過後賣給後來的投資者也好,終歸是一個大發橫財的機會。
說實在的,要不是為了佔有土地,誰會背井離鄉跨越重洋,跑到荒涼的新大陸來討生活?
人與土地,是這個時代傳統經濟模式的主要矛盾。
獨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之一,就是宗主國為了避免與原住民發生衝突,立法不準殖民者向西拓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