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財迷心竅 第6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李梧忙搭上宮女的手,吩咐她:“你去問問那個太醫,出了何事?”

宮女雖面有疑色,但還是乖乖攔住了徐太醫。徐太醫喘著氣兒就道:“你是哪個宮的,打聽這個做什麼?”

那宮女雙手一絞:“奴婢就是聽說幸妃娘娘龍胎有異,不知道是不是……”

徐太醫甩袖冷哼一聲:“瞎說,娘娘的龍胎好著呢!”

宮女將太醫的話原封不動轉述給李梧,李梧聞言卻是眉目一凝,半響才說:“幸妃無恙?”

宮女不知為何李梧聽到幸妃無恙臉色就不大好,總覺得這個李家姑娘心思多著呢。

起宸宮往宮外走的那條必經小道上,一個盤著雙花髻的宮女來回踱步,焦急萬分。

終於看到了李梧,她忙小跑過去。

李梧自然是認得她的,看到她時臉都白了,忙讓陪同她的小宮女去忙自己的事。

明翠哭著道:“李姑娘,這回可怎麼辦啊!皇上已經著手在查了,若是被查出了什麼,奴婢可怎麼辦啊!”

李梧被她哭的心慌意亂,拉著她的袖子拽到了一邊較隱蔽的地方:“哭什麼,想將人都招過來不成!”

明翠立即住了嘴。

李梧又給她打了一劑定心丸:“你怕什麼,那東西那麼隱秘,哪裡能輕易被發現?就算被發現了,又怎麼知道是你做的?”

明翠的眼角還掛著兩滴淚:“那,那萬一……”

李梧斜了她一眼:“你的母親弟弟都需要錢,若是我出了什麼事,可就沒人能給你家送銀子了。”

明翠心下一揪,哭著點頭:“奴婢明白。”

——

那日明翠找過李梧之後,沒兩日,便死在了慎刑司的牢房。

這事處理的悄無聲息,鳳棲宮的人嘴巴又緊,壓根沒往外傳,就連卓幸都不知道宮裡頭沒了個人。

楊姑姑說娘娘懷著孕,不宜見血,就是聽都不能聽,於是伺候的宮人都小心翼翼,也沒拿這樣的事兒來煩她。

只是那個明翠著實好手段,竟然將她們給娘娘熬藥的鍋裡,日日用阿膠粉塗抹。

每回一煎藥,粉末便溶於藥中,不動聲色的讓娘娘用了。

若不是那次皇帝動怒說要嚴查,紫蘭為安全起見將廚房的用具一應全換了新的,結果夜裡來後廚時卻見一身影偷偷摸摸的。

原來是她們將明翠用阿膠粉末塗好的鍋給換了,明翠不得已,只好再來一次,這樣才被逮到了。

至於幕後主使,明翠打死都不肯說,這事兒便不了了之了。

卓幸的事暫時穩住之後,赫連慎終於騰出時間來處理太后。

季良善的效率極高,就這兩日便將朝堂鬧的人心惶惶的,都說太后干政,國不久矣。

初聽到這話,赫連慎陰森森的拿眼瞧了季良善。

幾個大臣上了摺子,都說太后年邁,不宜再主事,又提到了立後之事,說立了後位,太后便可安享晚年了。

這話裡的意思就是,太后的鳳印,該交出去了。

丞相的臉一陣紅一陣白的,偏生他還什麼都不能說,畢竟這事兒他不佔理。

第74章

在眾大臣議論紛紛之時, 季良善抬眼瞧了皇帝一眼, 得到皇帝的授意時,這才跨出一部, 舉手作揖道:“臣以為,太后年邁,近年來又過於操持宮中事物, 一時糊塗,這才犯下大錯!”

雖然旁人都說太后做的不對, 卻也該未有人用犯下大錯來指責她, 季良善這一番話, 讓議論紛紛的朝堂一下子靜了下來。

季良善停了停,繼續說:“所以,臣認為應將宮中事物移交她人,請太后遷居青台山,修身養性, 方能堵天下悠悠之口, 否則百姓都道宮裡的太后娘娘意圖干政, 終日惶惶不安。”

丞相瞪大了眼睛, 立馬站出來反對:“季大人的意思是要將太后移出宮中?荒唐!”

季良善扭頭對丞相笑了笑:“李相想多了,青台山是聖山,青臺寺的師太乃德高望重的大師,為太后去去汙邪,靜靜六根,有何不可?”

“你!”丞相氣紅了眼。

眾人你望我我望你, 心中都有一把自己的小算盤。

都知道禮部正在著手樂亭長公主的婚禮,都說皇上欲將長公主賜給季大人,可聖旨沒下,也不知是真是假。

但季良善才任職幾月便步步高昇,難保不會是真的。

若是真的,他今日之言,恐怕不是他一人之意,說不準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想將太后遷去青臺寺?

眾人都默了,不敢搭這茬。不管是不是皇帝的意思,都還是別趟這蹚渾水的好。

季良善口齒伶俐,將太后遷去青臺寺的緣由與好處說的一套一套的,堵的丞相無話可說。

終於,皇帝好像被“說服”了那般,輕輕點了點頭:“朕覺得,甚是有禮。只是太后畢竟是太后,萬事都不可虧待了她,禮部好好準備一番,不可委屈了太后。”

被點名的禮部尚書一下回了神,忙應下口說是。

所以,這件事已成定局了?

丞相還要再說點什麼,又被赫連慎一句話堵了回來:“待來日,朕必親自迎接太后。”

丞相徹底沒話說了,氣惱的垂下袖子,一口老血淤在心間,待下朝,出了朝堂的大門,沒忍住扶著石柱嘔了出來。

很快太后就知道了此事,差點沒當場昏過去。

她急了,說要立馬去找皇帝。

劉嬤嬤在一邊提醒:“娘娘,皇上下了朝便去鳳棲宮,這會兒還沒回玄清宮呢。”

太后哪裡還顧得上這麼多,她連皇宮都快要住不下去了,還管的上鳳棲宮玄清宮。於是不管不顧的,叫上鳳攆便要走。

卓幸因為上次大出血的事,徐太醫讓她在床上靜養,她已經好幾日沒有下過床,身子都快僵硬了。

平華替她揉捏著小腿,動作輕柔的生怕將她捏疼了。

赫連慎揮了揮手,屏退了眾人,這才坐在她身邊。

瞧著她臉色終於有了血色,心中稍稍安定。

他伸手捋去卓幸貼在額間的幾縷鬢髮,看她現在這個時候還是眉目盈盈的,看的人心尖一動。

赫連慎俯身含了含卓幸的唇,貼著她的嘴說:“還難受?”

卓幸搖搖頭,就是骨頭都快躺酥了,若是再不能下床,她怕不是要天天這麼睡下去,那可太沒勁兒了。

卓幸瞧著赫連慎離她這麼近,一時來了興趣,伸出紅粉的舌尖舔了舔,赫連慎嘴上一顫,張嘴就咬了上去,逗的卓幸咯咯笑。

二人在當中纏綿悱惻,太后卻在正殿氣的髮髻都搖亂了。顯然,皇帝欲將太后遷去青臺寺的訊息已經人盡皆知,這麼一來,原本還有些怵太后的鳳棲宮宮人,這會兒也不怕了。

左右她們也看出來,皇帝與太后只是表面和睦,實則,若非要比起來,太后她老人家還不過她們娘娘呢。

太后再一次拍桌催促道:“哀家都坐了許久,皇帝怎的還不來!”

平華垂頭應道:“皇上在屋裡陪娘娘說話,不讓人打擾。”

太后氣的跳腳,頭上的金鳳步搖亂晃兩下,搖搖欲墜的模樣讓人以為它要這麼掉下來了。

太后指著殿裡的幾個宮女奴才,胡亂罵道:“放肆!哀家堂堂太后,豈容你們這些下賤人糊弄!”

劉嬤嬤是個有心思的,知道如今時局不妙,忙攔住太后:“娘娘,再等等吧。”

太后一頓,這才滅了氣焰堪堪坐下。

其實,太后一來楊姑姑就稟報了,只是報給了餘平。餘平自然知道太后來做什麼的,他權衡一二,左右這事兒也沒有迴旋的餘地,太后就算再怎麼說,皇帝這頭也不會改主意。

現下聽著屋裡的動靜,皇帝與娘娘正和樂著,他又何必為了一個名存實亡的太后去掃興,索性就也沒說。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赫連慎將卓幸哄睡之後才動身要回玄清宮,積了一堆摺子,不處理不行。

他一出來,餘平忙迎上去:“皇上,太后來了。”

赫連慎腳步一頓,拐了個彎往正殿去。

太后撐著腦袋歪在主位上,等的都快睡著了,劉嬤嬤輕輕搖了搖她,太后忽的睜開眼,看到皇帝便起身過去。

“皇帝不是真的想將哀家遷去青臺寺吧!”太后怒道。

她這一開口就是怒氣沖天,聽的身後的劉嬤嬤都差點暈倒。她的太后娘娘啊!怎麼如此不會看局勢,如今這樣她該好好與皇帝說話,哪怕低聲下氣一些也是沒有關係的!

等到被遷去了青臺寺,她這個太后有跟沒有一個樣!

劉嬤嬤在後頭著急,太后全然不知,只知道她在這頭等了許久,越等越惱!

赫連慎全然不顧太后的怒氣,只淡淡笑了笑,看起來倒有幾分孝子的模樣,他假模假意道:“母后近年操勞,神思不清,朕也是為了母后好。”

太后高聲喝道:“哀家說了幾回了,那懿旨不是哀家傳的!不是!皇帝卻沒將哀家的話當一回事!”

赫連慎還是那樣笑了一下,完全一副雲淡風輕與他何干的樣子,氣的太后心頭髮慌。

“母后嘴上說說,朕信了,旁人如何想?那鳳印在母后那存的好好的,除了母后,誰能拿到鳳印?”

太后被他說的無言以對,愣在原地僵了許久,渾身發抖,最後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只好問道:“哀家要去多久?”

赫連慎未抬眸看他,反而扭頭看向窗外:“戰事未平,不如母后就等到我軍班師回朝,屆時再迎母后回宮,母后還能落著個美名。”

可是,戰事持續已久,什麼時候能停戰誰也不知,太后若是答應下來,恐怕回宮的念想就難了。

劉嬤嬤生怕太后這時候還與皇帝鬧,附在她耳邊說:“娘娘不如應下,到時候咱們再想辦法。”

太后心中有氣不能發,只好點點頭:“就依皇帝的。”

赫連慎滿意的笑笑,這才將另一事一併說了:“朕替悅亭找了門親事,鍾乳國的四王爺,是個驍勇善戰之人,在他國頗有威名,悅亭嫁過去也算門當戶對。”

太后愣了一瞬,立馬否道:“不可,萬萬不可!”

她的女兒,怎麼能嫁到別國去和親呢!眾所周知鍾乳國與本朝打了好幾個年頭的戰事,這時候嫁過去,顯然是為寧息戰事!

何況那四王爺就是率軍的將領,據說長的粗糙,為人也粗暴,悅亭嫁過去,萬一……

赫連慎搖了搖頭:“禮部已擬製,隨親部隊也安排好了,諸事順宜,母后好好去青臺寺住著,不用操心了。”

太后一怔,彷彿洩了氣的皮球,一下失了容色。

她突的一笑,扯著嘴角瞪著皇帝,像頭忍著暴躁又被束著手腳的母獅子,猩紅了眼:“皇帝這是想置哀家於死地了?”

說著,太后又想到什麼,一口氣沒提上來,指著皇帝道:“好啊,好啊!皇帝,是你在算計哀家,是你做的此事,是不是!”

鳳棲宮的宮人垂下頭,不敢去聽宮中的密辛。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