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火系異能的男二孟子昭,在異能方面有著足以讓人驚歎的強大武力,同時不負末世前的專業知識,不過二十出頭,便開始從經驗十足的老機長們身邊學習精進,增加實操,以便將來獨立飛行。
……
嘉市臨時基地,每週的航空線僅有三趟。
孟子昭極力參與每一場,他如飢似渴地從每一趟飛行中汲取有用的知識,摒除從前在國外取得準飛證件時的“無用經驗”——末世前後,航空飛行可能會發生的情況截然不同。
從前擁有的多線路塔臺通訊,保證航空安全;如今塔臺數量減少,意味著航空飛行中更多憑依著來自飛行員們的老道經驗,以及,他們註定得在航空飛行中學會適應的寂寞。
不僅如此,還有可能遺漏的變異鳥等危機,需要飛行員們聚精會神,避免出現航空事故。
每週有三趟的航空線,有時候是小架私人飛機,有時候是中型貨運飛機。兩者飛行目的不同,前者有可能是為了帶來其他省市的關鍵性專家,後者可能是需要輸送陷落城市內仍可使用的貴重資源。
艾月市已徹底陷落,所有幸存者們都已經轉移到其他城市。
赴往艾月進行科研任務的團隊,也在十二月來臨後不久,宣佈工作結束,即將返程歸來。
孟子昭隨著有經驗的機長一同飛了此次航班,飛機還未降落艾月市時,他便被下方的城市場景驚住。
仍舊運作的衛星圖已將艾月市的近況攝下,傳輸給人類。他也在嘉市基地內,見過基地大廳led大螢幕上,關於其他省市的種種情報,艾月市作為第一個宣告淪陷的城市,衛星圖上的畫面已經十分可怖。
身臨此地,所能感知到的情緒,更是遠遠超出衛星圖帶給人類的震撼。
失去活力的城市。
雲層稀疏,陽光直射,卻帶不來丁點暖意。
下方的大廈纏繞著巨大的綠葉枝椏,隱隱可見到有活物從大道中穿梭而過,一閃而逝的蹤影,陰森詭譎,彷彿鬼片。
身旁富有經驗的老機長沉默。
他們穩穩落地艾月市機場。
在一陣沙塵狂卷中,飛機滑輪在久未修繕的地面滑出幾道深深的痕。
老機長悵然說道:“去年飛過艾月,和現在的完全不同。”
孟子昭默然無言,他完完全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長久以來,從西池大學轉移到嘉市臨時基地,即便多次出過任務,嘉市當地的情況也未曾有眼下這般的糟糕——換句話說,他有點像是被嘉市安全穩定的臨時基地“寵壞”了的孩子。
嘉市臨時基地內的倖存者們都太過幸運了。
他想。
這一趟航空飛行,接走的是嘉市調往此地做調查的科研人員們,飛機落地後不久,沙塵平息,機艙大門開啟,沒有空乘提示,那一波嘉市科研人員們依次走進了艙內。
短暫的停歇——民航客機中,一般標配兩名,一位機長,一位副駕駛。
孟子昭便是承擔著“副駕駛”的職位。
長時間專注地航行,需要有休息時刻,他撥動艙內廣播,簡略通知上機乘客,將在半小時後起飛回到嘉市。
飛機內陪飛的專業人員檢查燃料餘量,補充完畢,確保回程充裕。
孟子昭與機長閒聊起彼此知道的八卦訊息。
“咱們嘉市的糧倉聽說還夠活著的人吃個幾年,”老機長隨口道,“現在搞農業的那群專家也在實驗室裡搗鼓著新的苗,要是順利的話,沒幾年咱就能吃上新的糧了。”
孟子昭此前出任務多,撲殺了變異動物後,那些變異動物屍體的處理都由基地專人負責——譬如可利用的皮毛、晶核等等。
如今已是末世來臨後的第九十多天,他與機長聊起糧食問題,冷不丁地就聯想到了基地內穩定提供的肉類等食物。一時間也有些迷惑,問起年長者:“現在動物都變異了,我們吃的肉都是哪來的?”
變異動物的肉類是否可食用,目前還沒有個定論。即便儀器資料分析出肉類無危害,也沒有人膽敢嘗試。
機長答:“都是凍品。”
他三言兩語解釋瞭如今肉類食物來源:“市場流通的凍品,市區內有幾個超大型凍庫,這種凍庫有備用發電機,斷電後自動換成發電機組發電。”
“具體啥運作方式,我也不太懂,”年長者覷了他一眼,兩人都是民航人,對什麼高科技、發電技術的實在不精通,“因為有大型凍庫,裡頭囤了肉,現在大家還能吃到好的肉。”
“還有就是……”
“靠著一些牛人搶救下來的資源,”老人比年輕人社會經驗多,對生鮮水果的瞭解也充分,“蘋果這類的,本就是賣陳年果多,平時市場上吃到的果,都是幾個月前摘了放冷庫屯著的。”
“咱們基地有個水果大王,退伍軍人轉業,他家基因可有意思,應該是祖傳雷電異能,”這八卦風趣橫生,“他、老婆孩子都是雷電的,一覺醒,他就領著全家往凍庫跑,通了電,把凍庫守住了,直到專人來救他們……這覺悟,這操作,至少給基地裡囤了得有幾千萬斤的果。”
“現在,基地裡還分了好些人幫著去維護果庫。”
“可以說,他們一家子都是大功臣。”
“蔬菜水果什麼的,現在能吃到的,也就是來自守住的凍庫。除了放不住的鮮果鮮菜外,什麼玉米洋蔥胡蘿蔔這類的,能放冷庫,又剛好守住了沒爛,咱們就能吃上。”
“你發現沒,基地裡從來不缺這類吃的。”
孟子昭默默點了點頭。
他隱約猜到了答案。
“嗯,凍品都有保質期,蔬果頂多放冷庫存個六個月,不吃就爛了。”
老機長不知悲喜地笑了一聲,“人呢,活下來的不多,凍庫裡的食物實在夠分。”
“放不住的凍品,就得趕快吃——”
“就跟眼下艾月市一樣,守不住,那就逃吧。”
老機長背靠著椅,淡淡道。
聽了一樁不瞭解的八卦,又被訊息中的悲哀擊沉,孟子昭有些說不出話來,他望著飛機外的環境,長久地出了神。
很快,到了執行飛行的時間。廣播通知,聯絡現有塔臺,進行航空管制。
繁瑣卻平靜的流程。
全程長達三小時飛行,交替工作,飲食解手的間隙,孟子昭從駕駛艙走出,看了看艙內乘客座位。
他與竇清對視上,時隔近一個月的再度見面。
沒有敵意。他們禮貌剋制地點了點頭,當做普通朋友之間的問好。
只是短短一瞬的頷首示意,就夠孟子昭清晰地看出此次返程回到嘉市的科研人員群體中,已隱約有以竇清為首的意思。
他一向直覺敏銳,很少出錯。
回到駕駛艙內,老機長親手帶他,解說操作檯,瞭解空中情況等等。
他將發覺的資訊暗自藏在心中,沒有吭聲,默默地學習著來自年長者的多年經驗、諄諄教誨。
飛機順利落地嘉市機場。
一趟平穩安全的飛行,孟子昭清晰聽到老機長鬆了口氣,他偏頭往後看去,笑了一笑,“不負使命,把咱們基地的科研人員順利帶回來了。”
此前的插科打諢,八卦閒聊,都沒讓孟子昭瞧出半點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