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常家主母(重生) 第2節

熱門小說推薦

“由此說來,常家無苑了?”走了兩步,常孝昌調笑道。

“正如昌堂哥所說,”常伯樊的庶兄,常府大爺常孝松一拍掌,大笑道:“常府現今已無苑,府內六苑二苑閣,凡帶苑字者皆改嘍,因此府裡很是忙碌了一番,如此可見二弟對二弟妹用情之深。”

常府由常伯樊當家作主,改個居所之名是他一句吩咐的事,這等小事,沒有他人置喙的餘地,是以常孝松說話亦只說了半句,沒有明言嫡弟大張旗鼓只為博美人一笑,只是讓話語帶出那麼點意思。

衛國國風勤慎肅恭,常家自伯公之位大去之後日漸式微,大族式微,為振旗鼓,族人幾十年間上下一心奮發圖強,嚴以律己,只為有重建門楣的一日,當家人更是要以身作則。

身為一府之主而不盡責,何來顏面見列祖列宗?於情於理,皆說不過去。

“這雨下了好一陣了吧?”常孝昌似是沒聽到常府大爺那撫掌笑語,接與常伯樊閒話家常。

這寒暄,常伯樊接他的路上,他已問過堂弟。

常孝昌這一輩以孝字為輩,唯獨常伯樊有兩名,一為伯樊,二為孝鯤,族譜上他兩名皆有記載。

自出生之日起,常伯樊就以伯樊之名面世,他還未出生就已被定為常家之主

,常府由他接替是為定局,絕無可變的餘地。

此事起因是上一代的常家家主寵妾滅妻起的禍根,而常家差點毀於這位家主之手——當年常家被對手秘密舉報,密摺上到了今上的御桌上,常家被下令徹查,而當時家主那幾年間寵愛小妾,冷落嫡妻樊氏,亦不把岳家樊家放在眼裡,樊家幾次來人敲打,他是當面應承,背後仍自我行我素,還讓寵妾之子先於正妻出生,樊家怒不可遏,家主以休妻威脅,兩家兇猛對仗,這時恰逢常家出事,只有樊家有餘力周旋,頭懸長劍、在滅族之危下,家主這才服軟,接回了在孃家的樊氏,而樊家對女婿已毫無信任,在外孫常伯樊未出生之前,就定下了他的伯樊之名。

伯為長,樊字為提醒常家樊家之恩。

樊家可以伸手救常家,但常家必須歸樊家女兒所生之子所有。

當時常孝昌已年及十二,他們這枝常家枝脈是在京都,他是家中長孫長子,家中大變之事他有參予,箇中內情他再清楚不過,如今看寵妾之子竟有臉暗指嫡兄奢迷昏庸,心中冷笑不止。

“下了幾天了。”常伯樊看了一眼門廊外面的雨幕,接過下人手中的燈籠,口中帶著些許酒氣,與一道走出來的弟兄們道:“昌堂兄由我來送,你們且回。”

“我們也送一程。”

“不用了,也晚了,大家亦乏了,有話明日再說,各位弟弟就且留步。”常孝昌朝常家的幾位爺拱手。

“那小弟不恭,就不送大哥了。”常孝嶀等忙回禮,眾人目送了兩人離去。

人一走,常府大爺常孝松朝常孝嶀,常孝珉這兩位堂兄弟、亦常伯樊身邊的得力干將拱了拱手,又朝三房的常孝文敷衍拱了一記,假笑了一聲,“既然昌大堂兄已走,夜已深,我就先走一步了。”

他走後,常府三爺常孝文含著恭謙的笑,送走了兩位常兄,這才回房。

他回去後,他姨娘還未睡,見到他冷沉著臉毫無悅色,輕嘆了口氣,替他換著衣裳間隙安慰他道:“聽說你嫂子是個好性子,夕間還大肆給了下人賞,想來是看重那名聲的,等過兩天……”

“那等人家出來的,哪個是好相與的?您吃的苦頭還不夠?”常三爺毫不留情,冷冷打斷了他姨娘的話。

他姨娘似無話可說,低低“欸”了一聲,不再說話。

**

這廂常伯樊送了常孝昌到了憶風居門口,他沒有進去,囑咐了奴僕幾句,讓他們好生侍候大爺,就與常孝昌告辭。

“伯樊……”他轉身時,常孝昌叫了他一句。

常伯樊回身,眼帶疑惑。

他已是常府老爺,但年紀輕輕,不過二十二的年紀罷了。

說來,他年歲雖小,可自他接手常府以來,常家已有了起色,之前涼州分枝出事需要錢打點,是他送的銀子過去,常孝昌雖身在京都,離臨蘇遙遠,但堂弟的本事他是知曉頗多的,但有一點他身為兄長、尤其是與他要交好的兄長,還是要提醒他一二:“現在府中已由你作主了,有些事情還是要當斷則斷,莫要婦人之仁。”

孝昌的祖父與常伯樊的祖父是親兄弟,當年到他祖父一代,常伯公府變成了常府,為長遠之計,他伯祖父和祖父那輩自曾祖父一辭世,很快就分家,由伯祖父鎮守臨蘇,他祖父揹負家族所託,自此去京都謀常家的另一條出路。

而今,他是樊家在京都的三代,本家臨蘇樊家也將將供養了他們祖孫三代人,眼看家族興旺在他和常伯樊手中有望,常孝昌不想事情有變。

這廂,常伯樊聞言頓了一下,走了回來,低首朝堂兄道:“小弟心中有數。”

只是還不到時候。

“你心中有數就好,”伯樊之父,他叔父是伯祖父的老來子,因來得不易,娶了第三任繼妻才得此子,小時候長輩們過於疼寵他,叔父長大了亦是任性妄為,寵妾滅妻險些毀了常家不說,也讓常家在他手裡的二十年間毫無起色,如若不是本家的能幹人撐著,背後還有樊家還替其鎮著一二,可能常家在他手裡連家本都守不住,早被對手奪去。而他那叔父年輕的時候荒唐,老了也糊塗,臨終之前當著諸公的面竟然要求嫡子在有生之年不許與兄弟分家,常孝昌與他父親在京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出離憤怒不已,常孝昌從那天開始對他這個長輩難有尊重,這時候想及此事臉色更是難看至極,“莫讓那負累成了託累。”

到時就晚了。

“我看那畜子對你也無敬意。”常孝昌又冷道。

常伯樊笑了笑。

庶兄在他這要錢不成,要權不得,早憤懣於心,見面了能扯出笑來已是不易,又從何來的敬意?

父親不許他們兄弟三人分家的臨終之言,當場召來族裡諸多長輩為證,當時在場的還有當時在汾州為任的知州,提督兩位大人。被諸多人盯著,這幾年,常伯樊先是守孝、立家,如今娶妻大事已成,往後就是固本大計,在常家固本的期間,府中更不易生出那有礙前景的大事來。

還需再忍幾年。

常伯樊含糊地笑著,未語。

自打一見面,常孝昌就看出了他這位堂弟的沉潛內斂來。

這種人,不是輕易表態之人,性子深沉,亦不會輕易與人交心,哪怕他們兄弟乃同舟共濟。面對這個有望與他一道振興常家的堂弟,常孝昌一時之間感慨萬千,暫且不逼他說話,探手拍了下他的肩,“行事深思熟慮,三思而後行是為上計,但也不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中間的分寸,你要握住。”

“是。”常伯樊恭敬應道。

“回罷。”短短半日,常孝昌已嚐出了常伯樊對他異於常人的尊重恭謙來,他這位身為家主的堂弟並未因他們京都常家與他父親之間的閒隙與他有所隔閡,常孝昌乍見他的滿意,暫時掩過了之前路中對他種種不妥的思量。

“兄長請進,伯樊先回。”

常伯樊提著燈,看著先前退下的下人聚攏過來擁護著堂兄進了憶風居,等門在裡面關上了,他抬頭看了一眼頭上的門匾。

憶風居。

以前是憶風苑。

苑,苑娘……

他的苑娘啊。

常伯樊嘴角起了笑,眼眸溫柔。

第3章

“老爺,到了。”

雨水未歇,常伯樊快步穿過掛滿紅燈籠的長廊,將至飛琰居,打燈的小廝躬身道。

門廊下,柯管家翹首站立,見到他來,低首淺淺一垂。

“回罷。”常伯樊吩咐。

“那小的回去了。”

“歇著了?”常伯樊進了門廊,往居內望去。

飛琰居乃他從小長大的地方,苑娘生性嫻靜,喜歡讀書畫繡,琴棋也頗為了得,在迎娶她之前,常伯樊便在飛琰居旁邊小修了一排長房供她琴棋書畫,長房納入飛琰居,重修了門房,飛琰居較之前大了不少。

他這一望,只望到了寢房外面,雨幕中廊下的一點紅。

“還沒,老奴剛去門外問了,夫人身邊的丫鬟說夫人在看書。”

“好。”常伯樊往裡走,進去後,想著夜已深,便在門口與管家道:“府中可妥?”

“妥,您吩咐的,老奴盯著底下人辦了,都是自家鋪子裡叫過來的掌櫃,他們辦事您放心,”想及爺讓他用夫人的名義給下人發賞,柯管家也是歎服主公對夫人的一腔深情,只是,“這事夫人還不知曉,您提醒她一句,省得有那外人提起,夫人還不知情,您若是不便說,老奴……”

“我與她說。”

“三掌櫃的訊息剛剛送到,如您所料,馬幫那邊的程當家的果真是出事了,他被毒蛇咬了,傷情有些嚴重,人昏迷不醒,這才誤了接貨的時辰,說是藥都喂不進去了,三掌櫃的問您接下來的章程,說是程家馬幫那邊想接手的有的是人,程家那邊的族老也皆開了口,一切聽您的意思,三掌櫃說他那邊在等您的準話。”

常伯樊不語,看著門外倒映著紅色火光的雨地。

過了片刻,他道:“今天辛苦你去古師傅的別坊走一趟,叫常大帶著常隨駕馬車把他送到程家寨。”

這是要給程當家的治病?

“連夜趕去?”柯管家問。

“叫常大駕車仔細點。”

“老奴知道了。”

“先看看吧,雨水大,路不好走,等放晴了再說也不遲。”

“是,那老奴就按您的意思給三掌櫃的說。”

“嗯,還有事?”

“就這些了,那老奴去辦事了。”

“辦好了,在家裡多歇會,明日當下午的差就是。”

“明日夫人三朝回門。”哪能偷得那懶。

“你就別去了,”說起苑娘,常伯樊稍顯冷淡的臉有了些許笑意,“回門禮交給東掌櫃的,你在府裡替我鎮半天,我要在蘇家多留片刻。”

“那改日我得去給程老爺程老夫人告個罪,老奴這心不誠。”要說夫人孃家的老爺老夫人,那真是好性子,就衝著倆老,他們爺對夫人多上些心也是應該。

蘇家那可是頂頂大的助力。

“去罷。”

“那老奴走了。”眼看常家一日比一日好,他從小看著長大的小主公更是今非昔比,柯管家就是忙,也忙得踏實。

管家一走,常伯樊快步跨過長廊,到了門口,方才發現主寢的房門是半掩著的,沒有關上。

房內沒有動靜,他敲了下門,“苑娘?”

“娘子,是姑爺回

來了。”說話之間,有丫鬟快步至了門口打開了門,丫鬟低低朝他一福:“姑爺,您回來了。”

常伯樊朝門內看去,看到了一張在燈光下回首的臉。

她明眸微睜,看到他似是頗有些驚奇。

她有一雙清澈明亮卻從不起波瀾的眼,如今這雙無動於衷的眼裡,有驚愣,還有不解。

她就像是在看一個陌生人。

“苑娘?”不知為何,常伯樊被看得心裡驀地一顫,心底發冷,來不及多想,他已大步走向了她。

**

苑娘……

是了,是他。

只有他會如此叫他,她的苑字只被他一人咬得又深又重,還會頓那麼一下。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