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趙恆首肯,蔡京出了東宮,嘴角就勾起一抹冷笑。
他做官這麼多年,門生故舊遍及朝野上下,兵部又怎麼會沒有人?
或許阻擋不住高俅和童貫的聯手,但是拖延一下他們的計劃還是很有信心的。
……
聚義廳之中,武大端坐在頭把交椅上。
吳用快步走來,在武大耳旁低聲說道:
“哥哥,已經按照您的意思將訊息放出去了,東京那邊蔡京和高俅等人產生分歧。”
“一時半會兒,朝廷不會派兵過來。”
武大聞言並不覺得意外,淡笑道:“朝堂的權力之爭不是一天兩天了,有人希望趙佶回去,就有人不希望。”
接著問道:“京東東西兩路的情況調查清楚了嗎?”
“打探清楚了。”
吳用接著便是拿出一摞資料,遞交給武大。
“京東東路,齊州興德軍、青州鎮海軍、密州安化軍,其餘屬州沒有常駐軍隊。”
“京東西路,應天府歸德軍、睢陽軍,兗州泰寧軍、徐州武寧軍、曹州彰信軍、鄆州天平軍、單州保慶軍。”
武大接過十六州資料看了一眼,大致的內容和他之前研究的情況差不多,
心中有數,便將其放下。
扭頭對吳用說道:“把這些資料給第一軍、第二軍、騎兵師、水軍都送去。”
吳用點了點頭說道:“已經差人送過去了。”
“哥哥,這是要開始打仗了吧?”
話音剛落,武松興奮地聲音就從門口傳來。
“哈哈,訓練了這麼長的時間,終於要出去透透氣了!”
晁蓋、林沖、阮小二三人聯袂而來,都是激動地滿臉通紅。
在梁山上練兵這麼長時間,一個個早就憋壞了,
今天一收到戰統局送去的資料,頓時就興奮地嗷嗷叫。
“你門來得正好,也該制定一下作戰計劃了!”
武大霍然起身,一股強大的戰意衝體而出。
朱武也跟了過來,自信地說道:“山寨裡面現在糧草充足,足夠支撐天行軍打上兩年的仗!”
“不需要那麼久,我們梁山十萬天行軍全線出擊,”
“最多一個月,就能將整個京東東路踏在腳下!”
晁蓋同樣是豪邁的開口。
做為第二軍的軍長,他對自己親手訓練出計程車兵充滿了信心。
武大則是轉頭看向吳用:“學究有什麼看法?”
“兄弟以為此戰我軍必勝,但是最為關鍵的事情是之後抵禦幾十萬禁軍的衝擊。”
“所以務必用最快速度取得戰果,然後儘快在距離大名府最近的陽穀縣縣佈防!”
“最終還是要與禁軍在陽穀縣決戰,勝了才算是站穩腳跟!”
吳用拿出一份地圖,手指在上面比劃著。
晁蓋和武松等人聞言皆是點頭,吳用所說的情況確實如此。
“京東西路是我們的大本營,不足為慮,主要還是防止京東東路軍隊夾擊。”
“應該派出一個軍直衝屬府青州,青州一破其餘的屬州不足為慮,接著抽軍掃蕩東西兩路,為全軍免除後患。”
晁蓋在地圖上點了一下青州,開口說道。
青州乃是京東東路的屬府,同時也是齊州和密州兩地駐軍之間的紐帶,
地位舉足輕重,先攻破青州無疑是速戰速決的最好辦法。
阮小二有些遲疑的說道:“青州城內有鎮海軍不說,不遠處有個清風鎮,裡面的清風寨中也有不少兵馬,怕是不好打。”
武大聞言臉上浮現出一抹陰笑,說道:“清風寨不用我們動手,到時候自然會有人打下來。”
“不用我們動手?”
晁蓋還有武松等人聞言都是面色一震,有些詫異的問道。
林沖說道:“清風寨駐軍不在少數,除了我們梁山,京東東路還有誰擁有這樣的實力?”
武松也是跟著說道:“哥哥莫不是在說笑,戰爭一旦開啟,那可容不得一步走錯啊!”
“清風寨破只是時間問題,到時候咱們帶著人去撿現成的就好了。”
武大看著這些人懷疑的樣子,也不以為意,笑著說道。
晁蓋撓著腦袋想了半晌也沒想出所以然來,只得問道:
“哥哥,到底是哪路英雄會助我們一臂之力?”
“山東及時雨,宋江!”
武大聞言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就說了出來。
水滸裡面宋江去找花榮之後,陰差陽錯的被清風寨知寨劉高的老婆給害了,
宋江也不是個簡單人物,先是拉了燕順、王矮虎等一幫小弟,
更是將霹靂火秦明收在麾下,到最後直接殺了劉高全家。
晁蓋聞言一愣,納悶兒道:“公明老弟一個人下了山寨,他如何能攻破清風寨?”
“公明老弟得知梁山即將舉兵,非要下山先行立功!”
“他在江湖上認識不少朋友,無須擔心。”
武大一臉感動的說道,再一次把宋江與梁山的距離拉近了一步,
水滸裡面有一句經典的話:逼上梁山!
“沒想到公明哥哥如此大義,敢作敢為!”
“他初到梁山就能如此,咱們兄弟也不能被比下去了!”
“對!這一戰是咱們梁山的開山之戰,定要旗開得勝!”
武松和晁蓋等人聞言皆是唏噓不已,一個個握緊了拳頭,眼睛瞪的像是銅鈴一般。
一時間,聚義廳內的眾人戰意高昂,徹底被激發出了血性。
“哥哥的手段,恐怖如斯!”
吳用一直站在旁邊沒有說話,看向武大的眼神則是充滿了敬畏。
眾人之中,只有他知道宋江根本就不是為了梁山而戰,
甚至就連宋江這次下山,都是被武大設計好了的。
這幾天裡戰統局的特務一直在監視著宋江,吳用天天都能接收到他的最新訊息。
事情的進展和武大當初所預料的,幾乎完全一致!
作為一個軍師和玩兒陰謀的好手,吳用對武大的手段不得不歎服。
清風寨的事情揭過,武大轉頭看向阮小二,問道:
“小二老弟,水軍的戰船建造的怎麼樣了?”
阮小二聞言興奮地說道:“戰船一共製造了三十多艘,水軍全編制三萬人都可以登船作戰!”
“而且沈括所長對現在的戰船進行了改良,速度和強度都有很大的提升!”
“不靠陸水上航行,能堅持幾天?”
武大看著地圖沉思片刻,接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