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色未明,辛自修就與深州知縣等人一同到了城外的王家村,雖說王家村臨著河,可是那條通往滹沱河的小河的水位也下去了三尺餘,只有河道中央仍然有一些河水流淌。附近的百姓為了抗旱,更是成日提著桶將少的可憐的河水提到田裡,雖是杯水車薪,可卻也救下了幾畝田。
可是即便是如此,對於百姓們來說,能救下來一畝,總有一畝的收成,那也是家人活下去,不至於逃荒甚至餓死他鄉的希望所在。
這天,田壟前擠滿了深州府縣各房的官吏,他們大都是好奇的打量著地上的東西——一堆手臂粗六七尺長的鐵管擱在地上,而地上還有其它的幾件鐵器。
“致遠,這些都什麼?”
辛自修不解的問道。
他這幾天,就在鐵匠鋪子裡忙活著造這些東西?
“都是用來打井的東西。”
施奕文笑著說道。
在後世抗旱打井打的都是深層機井,用得都是鑽井機,但是這個時代,既沒有打井的鑽機,也沒有抽水機等裝置抽水,所以,在圖書館裡查找了個幾個小時的資料後,書中的一張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照片上是壓水井,那種在90年代的農村極為常見的水井。
相比於機井,壓水井只需要鑄鐵造的活塞水井和深入地下的水管,就可以透過活塞運動從十米深的地下提水,也就是三丈多深的地下。儘管人力壓水井出水有限,但是在八九十年代,甚至直到二十一世紀的某些地區,仍然被用於區域性抗旱,特別是在90年代,壓水井更是被經常用於臨時應急抗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