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場大論戰中,同盟會一方參戰人數眾多,可謂群起而攻之。汪精衛、胡漢民是論戰主將,朱執信、汪東、劉光漢(即劉師培)是重量級作者。北辰亦在幕後參與論戰,有些文章是直接按其口授綱要而寫。
也就是說,同盟會攻梁啟超是有組織、有計劃的集體行動,其動機當然也並非真誠的理論商榷,而有著明顯的政治目的:全力阻撓當時國內方興未艾、風起雲湧的“預備立憲”和“國會請願”運動。簡而言之,攻梁啟超是為了矮化立憲派、抬高同盟會,批立憲主義是要唱衰清末新政、為“排滿革命”造勢。
客觀地說,梁啟超以一當十,形隻影單;同盟會聲高氣壯,略勝一籌。但同盟會將《新民叢報》的停刊和保皇會的改名全都當成論戰的功勞,這自然不是全部事實《新民叢報》停刊的主要原因是梁啟超事務繁雜,精力不濟,致該報一再愆期,“定期出版的信用已失”。
而清政府宣佈“預備立憲”後,康、梁“大喜欲狂”,認為保皇會宗旨已達,遂更名為帝國憲政會。不過,那場論戰確實在很大程度上長了革命黨和《民報》的志氣,滅了立憲派和《新民叢報》的威風,擴大了同盟會及其“主義”在留學界、知識界的影響,則是不爭的事實。
但值得指出的是,梁啟超雖然堅決反對革命黨的“種族革命”與“社會革命”,卻並未完全否定革命的正當性。他的意思與陳文強差不多,就是你幹你的,我幹我的,不要互相妨礙。一黨向政府請願要求立憲,一黨預備軍力以備將來革命,若實在是和平立憲不成,到時再暴力革命不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