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意見,這是這郎中冷眼偷覷到這女人提起嫁人時的那種特異的眼光,而觀察得的。
當他這樣想時,他取出了打火鐮,把那鍋殘煙,重新地燃上火;由於他這嚴肅的矜持,卻使他的額部,推起了一種像老年人的衰頹的褶皺。——但是,這僅僅是一瞬間的事——他把他的背部,在椅背上靠得更緊一些;一面閉上眼,把他的思緒,送進了冥想的境界。
他開始這樣想:“全部的事情,前後聚集起來,可以得到如下的歸納:‘這王熙德,在十二年前,曾用卑鄙的方法,殺害過一個人。五年以後,他無意中,娶了那個被害者的女兒做了妻子。又過了七年,他又遇到了那個被害者的兒子——他的從未見過面的妻舅——他誤認他這妻舅,就是十二年前被害者的冤魂。他恐慌得了不得,在醉後吐出了他的隱事。他的妻子,方知自己的丈夫,就是自己的殺父仇人。於是,她索性串通了她的哥哥和另外一個人,用種種可怕的方法,加以有計劃的恐嚇。因之,便演成了許多離奇的事情。”以上便是這件神秘事件的全部的輪廓——
他又想:“在全部的事實中,有好幾點,值得注意。第一:那個被害者的兒子,最初出現於王熙德的眼前,分明出於無心,那完全是件偶然的事;直到第三次的鬼魂出現,方始構成有計劃的恫嚇。第二:這全劇的導演,當然是邱公子;那個吃蹭食的‘活鬼’,料想起來,一定不能構思這種精密的設計,他不過處於演員的地位而已。第三:那個扮鬼的角色,他的面貌,和他十二年前死去的父親,真會像到一模一樣,絲毫無異嗎?這問題,牽連著一種心理上的主觀的問題:由於遺傳的關係,父子之間,面貌大體相像,那是習見的事,並不足怪。至於一定說,像到絲毫無異,那也許不會吧?因為,一個人的記憶上,無論留下如何深刻的印象,經過了十二年的悠長的時間,無疑地,這印象必然有了模糊之處。——這也像那石窟裡的佛像,日久以後,樣子必然要逐漸淡褪。——不過,由於心頭多年的疑影,偶爾遇見相似的印象,便很容易會引起一種心理的錯覺。於是,原來只有一分相像的,會擴大成三分像,原來有三分像的,竟會變成八分或九分相像。王熙德所遇到的情況,大概也是這樣。第四:這一齣戲劇中,所有的道具服飾以及化裝等等,怎麼會那樣的逼真呢?這問題,是容易解答的:因為那個扮鬼的演員,十二年前,親眼見過他老父逃難時的化裝,當然留有相當深刻的印象。在十二年後,要他依樣畫成一個葫蘆,當然並不十分費事。——至於眉心間的鋼叉紋與耳朵上的黑痣,也只需要一舉手之勞,便能裝點起來,格外不成為問題。第五:那麼這麼一群人包括——夫人慧貞、邱公子,加上那個吃蹭食的鬼——他們為什麼,要那樣的恫嚇著這位在生意場上很有些體面的商人呢?代父報仇,使那個陰險殘酷的傢伙,受到一種精神上的報罰;這是屬於慧貞方面的主要的動機吧?——但這報復的方法,也許還是出於邱公子的計劃——其次邱公子本身,因急用而需要錢,這也許是一個湊合的原因。——但是,這一個原因,並不一定可靠;也許這是一個煙幕,也論不定——除了以上兩種動機之外,在這離奇的事件中,分明另外還有一種較隱秘的動力,含藏在裡邊。這多是出於邱公子方面趁火打劫的企圖。至於那個女人,是否諒解這種隱秘的心理,那還不可知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