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290章 生活大爆炸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按照主流科學解釋,大腦的“本能的五感”包藏在大腦底部,控制著自律神經與波動共振等,和潛意識有關。但一般人大腦的五感,都受到理性的控制與壓抑,因此很難發揮即有的潛在本能。在人清醒的時候,它便分別代行“第八識”、“第七識”的權能而起思維的作用。如果進入睡夢的時候,它就發起“意識”反面的潛在功能,不需“前五識”的現場工作,只憑借“前五識”原本收集的資料,就可生起“獨立”的潛在作用。

因此,唯識學把“無垢識”的這種潛在功能,名為是阿賴耶識所藏的“無漏種子”,是人身真正的“自我”,可以脫離“前五識”而單獨活動。它活動的最顯著的範圍,歸納起來有三種情況:即一作夢時。即二神經病、精神病,乃至因其他的病症而進入昏迷的情況時。即三禪定中某種境界時。所以從唯識學的立場來看,現代心理學所瞭解的“潛意識”,以及“第六感”等,僅是知道了“無垢識”的作用。知道活用大腦,可以具有聽音辨色,或者浮現影象、聞到味道等“共感”現象。譬如將收到的資訊以影象處理,瞬間即可完畢,在最強大腦什麼的舞臺上一試身手。

古代修持者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他們只是憑著經驗主義,透過苦行、“入靜”等心理訓練“排除顯意識”,千百年修持不輟,終於鐵樹開花,得到了類似的突破。雖然那些修持境界聽起來荒唐不經,但我卻是半信半疑,不僅是因為我已經一隻腳踏入了修持門檻。也因為這些佶屈聱牙的東西,居然和現代心理學嚴絲合縫的很。譬如潛意識,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卻與人類社會息息相關。人類皮質腦的發育時間較遲,是造成許多負面和不良後果的程式,寫入潛意識的其中一個理由。潛意識不僅是感覺的來源,更足以透過經驗建立價值系統,而這樣的經驗,是對情緒模式造成影響的經驗。當大腦的情緒部分,在早期發育階段時,我們沒有理性、成熟的顯意識,去過濾負面程式,或是選擇成人後所需要的正面程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