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帶著李綱來到了甜水巷後的廣備攻城作。
看著連綿的作坊中,進進出出的無數匠人們,不斷的搬運著一箱又一箱的材料在倉庫和作坊之間穿梭。
偶爾還有一些商人討好的和一些官員說話,態度諂媚。
“這是怎麼回事?”趙桓問道。明顯的官商勾結啊!這麼明顯,他要再看不出來,豈不是石樂志?
李綱看著趙桓所指方向,眯著眼看了一會兒說道:“這是軍器丞,專門負責軍器監廣備攻城作的各種事物,他在和商人談生意。做一些商人的訂單,否則軍器監怕是開不下去了。”
“武庫荒廢長達十三年之久,而各大作坊因為兵器修造事權分散、令出多衙,效率低下。這軍器監的多種作坊都是荒廢狀態,從未有人關注武備,也沒有撥款,只能接一些民間的單子,收點資財,以便修造裝備和將軍器回造,弩翻新弦,廢棄的木材、鐵器都做了民用。”
廢棄十三年的軍器監,在他擔任兵部侍郎之後,就兼任了同判軍器監,在武庫和軍器監兢兢業業十數年,終於將這軍器監變成了他原來的作用。
“每一類作坊都設有軍器監丞一名,各大作坊設有軍器主簿和軍器監管,而作坊內每一小作坊內,都有一名軍器少監作為管理。全國共有十三名軍器監丞,四百三十名軍器主簿和監管,共計有四千餘軍器少監,有大約三萬多名匠人勞作在各大軍器作坊。官家,這軍器監已經是可用之地了。”李綱繼續介紹著軍器監的編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