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李綱疑惑的看著皇帝,甚至以為這是皇帝為了轉移話題故意找的話題。
趙桓詳細的解釋了一下內閣的權力和組成,以及諸多的制約條件。
內閣這個詞彙本來就是來自於明朝,明朝時,朱元璋擔心相權過大,而廢掉丞相加強君權,特別設立的一個團體決策參議和執行的機構,入值宮中的文淵閣,因為得名內閣。
趙桓的目的,當然是建立一個團體決策糾錯機制,以防止出現當初宋徽宗昏聵無能,禍國殃民。還有自己這副身軀的前身,那種開門揖盜的愚蠢行徑。
在趙桓的理念裡,皇帝是中原王朝的一塊毒瘤,因為皇帝本身就存在這法外治權,不受任何的律法約束,而這種法外之人,嚴重的違反了他制定新律法的出發點,反剝削。
朝臣們小聲議論著,最終李綱搖頭說道:“官家,內閣旨在糾錯,這是諫臺的事,再多組建一個內閣,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
趙桓走下了月臺,讓趙英搬了一張椅子,和朝臣們坐到了一起,說道:“諫臺的只有言諫之權,若是皇帝一意孤行,誰能夠阻攔?就比如眼下,朕同意了岳飛的札子,你們不就是跑到宮中來了嗎?又不是誰都和朕一樣,耳根子軟,聽得進去人勸。”
“朕前些日子準備了大圓桌,就是為這事籌備,朕思前想後,內閣很有必要。”
李綱左右看了看,閉目良久才說道:“其實官家,多數的百姓都不知道知縣事的名諱,知道名諱,大多數都是他們出事的時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