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十三回 結君心歡張良娣 受逆報刺死安祿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卻說唐朝一代,專用詩賦取士,所以詩人輩出,代有盛名。玄宗年間,第一個有名詩人,要算李太白。見前文。李白以下,就是杜甫及王維。甫字子美,系襄陽人,著作郎杜審言孫,曾獻《郊天》《饗廟》及《祭太清宮賦》三篇,玄宗嘆為奇才,命為參軍。至祿山造反,避走三川,肅宗繼立,羸服奔行在,為賊所得,同時與太原人王維,並陷賊中。杜甫乘隙先逃,走往鳳翔,維服藥下痢,佯作喑疾,不受偽命。祿山重他才名,硬迫為給事中,他仍寓居古寺中,託詞養痾。既聞雷海青盡忠,很是悼痛,所以作詩記感,後來賊亂蕩平,維隸名賊籍,幾不免死,虧得這一首詩,傳達肅宗,肅宗說他不忘故主,情有可原,更兼維弟王縉,已受職侍郎,情願舍官贖兄,乃將維赦罪授職,累遷至尚書右丞,這真是仗詩救命哩。不沒王維,並插入杜甫,即善善從長之意。

閒文少表。且說肅宗既正名定位,做了大唐天子,便定計討賊,擬授建寧王倓為元帥。李泌入諫道:“建寧王素稱英毅,不愧將才,但廣平是兄,建寧是弟,若建寧功成,難道使廣平為吳太伯麼?”肅宗道:“廣平原是冢嗣,名義自在,豈必以元帥為重?”泌答道:“廣平未正位東宮,今天下艱難,眾心所屬,都在元帥。若建寧大功得成,陛下雖欲不為儲貳,那時幫輔建寧的功臣,尚肯袖手旁觀麼?太宗上皇,已有明證,請陛下三思?”肅宗點頭道:“先生言是,朕當變計。”及李泌退出,建寧王倓迎謝道:“先生所奏,正合我心。”泌卻步道:“泌只知為國,不知植黨,王不必疑泌,亦不必謝泌,但能始終孝友,便是國家的幸福了。”言已自去。越日有詔傳出,令廣平王俶為天下兵馬元帥,統率諸將東征。俶既受命,表請簡選謀臣,肅宗屬意李泌,因恐泌不肯受,躊躇了好多時,乃召泌入語道:“先生白衣事朕,志節高超,朕亦深佩,惟日前與先生同出視軍,曾聞軍士竊議,黃衣為聖人,白衣為山人,朕方待先生決謀定策,豈可令軍士滋疑?還請先生暫服紫袍,藉杜眾惑。”泌不得已受命。肅宗即親賜金紫,由泌接受而出,肅宗復取過紙筆,寫了數語,蓋上國寶,藏入袖中,俟泌服紫入謝,不禁微笑道:“既已服此,豈可無名?”遂從袖中取出手敕,遞與李泌。泌接敕審視,乃是授職侍謀軍國元帥府行軍長史,當即拜辭道:“臣不敢任職,請陛下另委!”肅宗道:“朕本不敢相屈,但時艱方亟,全仗大才匡濟,待亂事平定,任行高志便了。”泌乃拜受。嗣是肅宗呼泌為卿,有時仍呼為先生,以示優寵,肅宗任用李泌,也可謂煞費苦心。遂就禁中置元帥府。俶入侍,泌留府中。泌入侍,俶留府中。軍書旁午,毫不積壓。泌又入請道:“諸將畏憚天威,在陛下前敷陳軍事,或不能暢達意見,萬一小差,為害甚大,自後諸將奏請,乞先令與臣及廣平熟議,然後上聞,免致錯誤。”肅宗准奏,遇有文牘關係軍情,悉令送府。泌隨到隨閱,看系急報,雖夜間禁門已閉,亦必隔門通進,稍緩乃待天明,禁門鑰契,統委俶與泌掌管,宮府聯絡,政令一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