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九十八回良相遭囚嘔血致斃,倖臣失勢與婦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卻說諫大夫鮑宣,表字子都,系是渤海人氏。好學明經,家本清苦。少年嘗受業桓氏,師弟相親,情同父子。師家有女桓少君,配宣為妻。結婚時裝束甚華,宣反愀然不悅,面語少君道:“少君家富,華衣美飾;我實貧賤,不敢當禮!”少君答道:“家大人平日重君,無非為君修德守約,故使妾來侍巾櫛。妾既奉承君子,敢不唯命是從!”少君乃卸去盛裝,送還母家,改著布衣短裙,與宣共挽鹿車,同歸故里。宣家只有老母,由少君拜謁如儀,當即提甕出汲,修行婦道,鄉黨共稱為賢婦。特敘桓少君事,好作女箴。

既而宣得舉孝廉,入為郎官,大司馬王商,聞宣高行,薦為議郎,大司空何武,復薦宣為諫大夫。宣不屑苟諛,所以上書切諫。哀帝置諸不理,宣亦無可如何。忽由息夫躬上言,近年災異迭見,恐有非常變禍,應遣大將軍巡邊,斬一郡守,立威應變。毫無道理。哀帝即召問丞相王嘉,嘉當然奏阻,哀帝只資訊夫躬,不從嘉言。建平四年冬季,定議改元,遂於次年元日,改稱元壽元年,下詔進傅晏為大司馬衛將軍,丁明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兩大將軍同日簡選,意欲遣一人出巡,依著息夫躬所言,哪知是日下午,日食幾盡,哀帝不得不詔求直言。丞相王嘉,又將董賢劾奏一本,哀帝心中不懌。丹陽人杜鄴,以方正應舉,應詔對策,謂日食失明,是陽為陰掩的災象。今諸外家並侍帷幄,手握重權,復並置大司馬,冊拜時即逢日食,天象告儆,不可不防!哀帝待遇丁傅,不過為外家起見,特示尊崇,若論到真心寵愛,不及董賢,所以董賢被劾,全然不睬。至若丁傅兩家,遇人譏議,倒還有些起疑。接連是皇太太后傅氏生起病來,不到旬日,嗚呼哀哉!老姬的洪福也享盡了。先是關東人民,無故驚走,或持稻稈,或執麻稈,輾轉付與,說是行西王母籌。有幾個披髮跣足,拆關逾牆,有幾個乘車跨馬,急足疾馳,甚至越過郡國二十六處,直抵京師。官吏禁不勝禁,只好由他瞎鬧,愚民又多聚會歌舞,祀西王母。當時都下人士,藉端諛頌,比太皇太后王氏為西王母,謂當壽考無疆。誰知卻應在皇太太后傅氏身上,命盡歸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