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回封泰岱下山避雨,過湘江中渡驚風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卻說秦始皇欲出外巡遊,特令天下遍築馳道。馳道便是御駕往來的大路,須造得平坦寬敞,方便遊行。當時秦築馳道,定製廣五十步,相距三丈,土高石厚,各用鐵椎敲實,兩旁栽植青松,濃陰密佈,既可卻暑,復可賞心,真是最好的佈置,不過勞民費財,騷擾天下罷了。始皇二十七年秋季,下詔西巡,令一班文武百官,扈蹕起行,鹵簿儀仗,很是繁盛。始皇戴冕旒,著袞龍袍,安坐鑾輿上面。驊騮開道,貔虎揚鑣,出隴西,經北地,逾雞頭山,直達回中。時當深秋,草木凋零,也沒有什麼景色。惟勞動了地方官吏,奔走供應,迎送往來,費了若干金銀,尚不見始皇如何喜歡,但得免罪愆,總算幸事。始皇亦興盡思歸,即就原路回入咸陽。

過了殘年,漸漸的冬盡春來,日光和煦。秦以十月為歲首,已見前回,故文中加入漸漸二字。始皇遊興又動,復照著西巡故事,改令東巡。途中俱已築就馳道,兩旁青松,方經著春風春露,饒有生意,欣欣向榮。始皇左顧右矚,興致盎然。行了一程又一程,已到齊魯故地,望見前面層巒疊嶂,木石嵯峨,便向左右問明山名,才知是鄒嶧山。當下登山遊眺,覽勝探奇,向東顧視,又有一大山遙峙,比鄒嶧山較為高峻,嵐光擁碧,霞影增紅,寫景語自不可少。不由得瞻覽多時,便指問左右道:“這便是東嶽泰山麼?”左右答聲稱是。始皇複道:“朕聞古時三皇五帝,多半巡行東嶽,舉辦封禪大典,此制可有留遺否?”左右經此一問,都覺對答不出,但說是年湮代遠,無從查考。始皇道:“朕想此處為鄒魯故地,就是孔孟二人的故鄉,儒風稱盛,定有讀書稽古計程車人,曉得封禪的遺制,汝等可派員徵召數十人,教他在泰山下接駕,朕向他問明便了。”左右奉命,立即派人前去。始皇又顧語群臣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勒石留銘,遺傳後世!卿等可為朕作文,以便鐫石。”群臣齊聲遵旨。始皇一面說,一面令整鑾下山,留宿行宮。是夕即由李斯等咬文嚼字,草成一篇勒石文,呈入御覽。始皇覽著,語語是歌功頌德,深愜心懷。翌日便即發出,令他繕就篆文,鐫石為銘,植立鄒嶧山上,當由臣工趕緊照辦,不消細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