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歌也挺有感觸的,“看來我們生在中國還是幸運的……”
用周秀英的話來說,她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這輩子就跟聲樂歌劇死磕到底了,臨老的時候,更是不會更改初衷。
錢菲菲也說,“大劇院雖然運營也不容易,但比起國外的這些歌劇院,情況卻是好了太多太多。只是這樣的環境下,難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
席晚晴卻讓大家看得長遠些,“我們國家的經濟搞得好,人口眾多,有這樣的市場,也不愁在古典音樂界闖出更大的名聲。我們有周先生以及一大批優秀的學生,還有像秦放歌這樣的音樂天才。感覺冥冥之中也註定著我們將會在古典音樂崛起,假以時日,說不定還能引領古典音樂復興的風潮。”
周秀英錢菲菲她們也都點頭,一番感概之後,大家就還是迴歸主題,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為中國歌劇界,為國家大劇院以及秦放歌,爭取到更多的好處。
一部歌劇想要在歐洲演出,耗費自然是巨大的,光是歌劇演員們,交響樂隊以及合唱團的住行,就是一筆相當龐大的開支。還有舞臺道具服裝等,都是需要運到歐洲這邊來的,重新制作的話,開銷會更大。
但現在國家大劇院在秦放歌身上已經嚐到了甜頭,也有信心搞這樣的巡演。光是秦放歌參與演出的票房收入,基本就能和排練以及演出這不歌劇的成本持平了。當然,是指在國內演出,國外演出的話,肯定不能指望門票收入回本,那不現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