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這部新的片子“鏡頭視角”與眾不同,謝蘭生在古堡度假時想到的就是這個。在一部電影當中,或一部電視當中,攝影機總相當於“多出來的一個角色”,而導演們也沒可能只從角色的視角拍,來回切換太混亂了。但《一天》比較像紀錄片,謝蘭生想真實一點,他用了很長時間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媒介就是“某樣道具”“某樣東西”,而是還是重要道具。
例如,《百年》篇中,男女主角在教堂裡舉辦婚禮。攝影機全程拍下他們倆的結婚誓言,也拍到了對面扛著攝像機的婚禮攝影師,到了最後,透過剪輯,電影視角切至“婚禮攝影師”正扛著的攝影機,這時觀眾可以發現,此前“觀察”一對新人的目光是從祭臺上的戒指盒發出來的!是戒指盒在注視一切!也就是說,之前攝影機的位置被擺上了戒指盒。當然,電影觀眾意識不到這些視角的問題,他們只會覺得整個場景更加逼真,可是專業的影評人通常可以洞悉技巧。
其他篇章也是同樣。拍攝視角、觀察目光是某一樣重要道具。這些道具在看故事,而不是莫名多出的那個人。
…………
接著拍的是《生產》篇。
主人公是一位媽媽,她想記住女兒誕生的那一天。
她一大早開始陣痛,一小時痛一分鐘,而後,半小時痛一分鐘、一刻鐘痛一分鐘、幾分鐘痛一分鐘……
她的開指十分遲緩,醫生上了人工破水,一段時間過去以後,她痛一分鐘,止一分鐘,醫生叫她好好呼吸,可是女主無法做到,一直憋著,因為太痛了。胎兒心率掉到60,醫生急到大吼大叫:“想不想要自己孩子了?!”隔壁床上產婦也叫:“姐妹!我這還有紅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