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獨立電影人_分節閱讀_63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而且還是得到了在這個領域最權威的專家承認。

說起來,他本來也並不知道自己叫“獨立電影人”,是王先進這個教授告訴他的這個名詞。王先進說,在美國的本世紀中,八大公司壟斷好萊塢並形成了嚴格套路,一切瞄準受眾市場,以期獲得最大利潤,於是一批電影人就自籌資金自己攝製,擺脫了“八大”的控制,拍出許多與商業片截然不同的電影來,被稱為“獨立電影人”,而謝蘭生這中國的“獨立電影人”又有著更多意味。

謝蘭生也不大知道百年後的電影史會如何書寫他這種人——最早的獨立電影人。

是熱血?還是莽撞?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其實最早,謝蘭生就只是想拍他喜歡的內容而已,和寫小說一樣,製片廠要論資排輩,“破窗而入”的學長們與原先那批老導演們一起壟斷電影廠標,加上審查無比嚴格,他等不了了。然而,仔細想想,不拿指標,跳出限制,總有人要做這件事,去挑戰現今的標準,去推進現狀的改革,最終達到一個平衡。

縱觀世界,各個國家都經歷過這樣一段特殊時期,即,審查制度與從業者的對立及相互妥協。制度的每次改變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謝蘭生曾看過一本以好萊塢為例探討電影審查的書籍,說,1915年《一個國家的誕生》讓資本看到巨大利潤,不再滿足於在寬鬆的幾個州單獨上映,於是要求徹改審查制度,而“海斯辦公室”這樣的電影人行業協會則開始承擔“自我審查”“自我管理”的工作,同時也承擔了與各政府解釋溝通的工作,越來越有話語權。後來,到了1948年,派拉蒙案打破壟斷,舊好萊塢土崩瓦解,新體制的核心不再是製片,而是發行,漸漸地,因為發行公司可對不同內容區別發行,有的公映,有的播放,有的制碟,政府變得沒有必要對製片口嚴格控制,於是,終於,1968年,電影分級正式取代電影審查這個制度,由委員會監督實施。當然,1953年《奇蹟》勝訴也是一座里程碑,雖然那時導演訴訟只是為了收回成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