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60節

熱門小說推薦

錢峰錢指揮使這會兒還暈暈乎乎的,雖然孔尚瑾拿出了真真實實的兵符,但三倆句話,怎麼就把他忽悠帶著人往京城趕。

京城那邊沒有絲毫的訊息,錢峰越想越是不安,如果這位孔大人的訊息是錯誤的,那她貿貿然的動用了軍隊,恐怕不但不能建功立業,連現在的職位都保不住。一想到慘淡的未來,錢峰恨不得現在就拉著隊伍回去。

只是孔尚瑾怎麼可能給她這樣的機會,每次看見錢峰大指揮使那張苦臉,便安慰道:“放心吧錢大人,此次之後,您的大功,皇上一定看在眼中。”

錢峰每次要開口,一看見孔尚瑾畫出來的新鮮大餅子,就控制不住的想冒險一次。

雖然面上淡定,孔尚瑾心中也是著急上火,但越是這樣的時候,她越是不能慌亂,若是連她都慌亂起來,誰還能去支援京中的人。

一時之間,孔尚瑾只希望自己推測錯誤,即使因此自己會獲罪也無所謂。

京衛指揮使司和禁軍早就是趙旭的人,不可能會不露痕跡的全部叛變,若是有人打算動手政變,最有可能還是從趙旭本人身上動手。

皇宮雖然是皇帝的地盤,但其實勢力複雜,尤其是先帝時期,幾位后妃爭權的厲害,看看先徐妃能夠弄出一隊男兵,直接控制了□□,就可見一斑。

皇后……想到這位後宮之主,孔尚瑾忍不住皺了皺眉頭,皇后無女,皇帝安然無恙的時候自然沒問題,一旦趙旭出現了問題,這位身世一般,還沒有誕下皇女的皇后,恐怕說話的分量還不如其餘幾個身家顯赫的妃子。

☆、第110章 血夜

會讓趙旭相信,並且當機立斷的派出孔尚瑾作為欽差處理江南大事兒,自然不可能只是憑著李夢軒的一封血書,隨之而來的,還有萬民聯名上書和幾位大人的親筆信,這些東西究竟是真是假,孔尚瑾現在也拿不準,江南畢竟遠離皇城,若是有人從那邊動手腳的話,收買幾個人也是可能的。

在孔尚瑾離開京城之後,趙旭也隱隱覺得不安,讓京衛所和禁軍加強了巡邏,只是不管是京衛所還是禁軍,都沒有察覺到任何的異常,趙旭也覺得可能是自己想太多,她如今皇位穩穩當當的,不是別人隨便可以撼動的。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忽然一日,該上朝的趙旭忽然昏迷不醒,就是太醫也找不到任何的問題,朝堂譁然,一時之間惶惶不可終日。就如孔尚瑾考慮的那般,趙旭一倒下,朝堂之中沒有可以全然做主的人,後宮之中,皇后倒是先出面穩住了其他人,但隨著趙旭一日日昏迷不醒,見見的,皇后的話便有些不管用起來。

如今後宮之中,生育了皇女的兩位后妃,一個是沒落家世出生,如今只是嬪位的莊嬪,莊嬪為人低調,如果不是生下了皇長女,恐怕一直都活默默無聞下去,據說莊嬪並不受皇帝喜歡,固然幸運的生下了皇長女,如今的分位也是不高,而皇長女的身體據說一直不太好,病病歪歪的。

另一個皇女卻是顧德妃生下的黃次女,德妃是先皇后的侄子,這位皇次女的身份,可比皇長女貴重許多,就是趙旭也多有重視。如今皇長女三歲,皇次女兩歲,都還是不曉事兒的年紀,趙旭一出世,莊嬪心中害怕,只把皇長女帶在身邊,將宮門牢牢緊閉,竟是來了個閉門不出。

比起莊嬪,德妃卻膽大的多,日日都帶著皇次女到趙旭跟前盡孝,先不說才兩歲的皇次女知不知道孝順兩個字如何寫,他這般一來,直接導致皇后的威信下降,宮內議論紛紛,若是趙旭出事,只怕皇位就會落到這位皇次女的手中,這般一來,到時候德妃還真有可能成為太后。

宮中最是不乏踩低捧高之人,隨著趙旭昏迷的時間越來越差,德妃如日中天,隱隱有超越皇后的趨勢。皇后對這樣的情況也是驚怒不已,找德妃私下談了好幾次,只可惜德妃顯然不再把他的話放在心上,甚至隱隱透露出,皇帝若是好不了,就該迅速傳位的意思。

國不可一日無君,趙旭昏迷不醒,就是太醫院的人也說不出個究竟來,這時候顧家首先發難,要求讓皇次女上朝監政。

顧家玩了這麼一手,卻也有一些人同意,但大部分人卻堅持反對,其中反對的人以曹亦德為首。

曹亦德為人迂腐,卻著實是為老大人,在她看來,雖然如今皇上昏迷不醒,但只要朝中大臣們各行其是,明朝暫時不會出大問題。

皇次女監政,這是哪朝哪代都沒有的事情,別說這位皇次女只是庶出,如今也只有兩歲的年紀,就算是年富力強的成年女子,也沒道理無名無份的佔據了政事。

曹亦德的意見,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意見,皇次女才兩歲,她監政,那還不是她背後的顧家說了算。這可不是大部分人願意看到的。

皇后生怕顧家狗急跳牆,直接對皇長女動手,若是宮裡頭只剩下一個皇女,那皇次女的身份可就名正言順多了。

皇后索性將莊嬪和皇長女接到自己宮中,幸好皇帝對他還算信任,他手中也有一道密令,在特殊時期能夠直接動用禁軍。

皇后這般動作,也是做了最壞的打算,但沒有料到的是,他前腳將皇長女帶走,德妃後腳就帶著皇次女上門了。

這一場宮變以孔尚瑾被用計調遣出京,趙旭昏迷不行為開端,顧德妃效仿先徐妃,採用宮人和內侍為主的武裝隊伍,封鎖了皇后的正德宮,雖然有皇后緊急調遣的禁軍在,他們一時奈何不得,但宮中這一日卻往外傳出訊息,趙旭已經駕崩,臨終之前傳位二皇女。

這個訊息一出,相信的人少不信的人多,但宮裡頭傳出來的訊息有皇后的鳳印在!顧德妃以趙旭駕崩為由,傳召所有在京五品以上的大臣以及家眷入宮,永寧侯府自然也包括在內,在聽見訊息的霎那,永寧侯便知道這事情不能善了,若是皇上沒死,這事兒還有迴轉的可能性,若是皇上真的出事了,那才是大亂的開始。

這一場宮變史稱庚午之亂,宮中顧德妃宮變在先,沉寂多年的七皇女趙晨,十皇女趙晃以救駕為名,糾結了十萬大軍,忽然發難。

孔尚瑾後來才知道,趙旭早就察覺十皇女的動作,對她多有提防,但怎麼都沒有想到,顧家和七皇女居然跟她聯手起來。

或者對顧家而言,一個不親近顧家的皇帝,遠遠不如年幼無知,能夠隨便顧家掌控的皇次女來得好,在七皇女和十皇女的蠱惑下,他們會動心也不奇怪。

宮裡頭顧德妃以為自己是黃雀,卻不知道自己才是別人眼中的螳螂,趙晨趙晃怎麼可能為他人做嫁衣裳。

如果不是趙旭將宮中清洗的厲害,他們沒有辦法神不知鬼不覺的對趙旭動手,也不會與顧家一起謀算。

幸好他們三房勢力各自都是心懷不軌,為了最後的皇位相互提防,這才導致一擊不中,給了趙旭反擊的餘地。

趙旭也是個狠人,在察覺到自己中計的時候,乾脆來了個將計就計,她倒是要看看,自己曾經的那些姐妹,到底還留下多少底牌。這次若是不能一舉將他們拔除,他也是如鯁在噎食難安寢。

只是趙旭沒有料到的是,叛變的人中,居然有她的親表弟顧德妃,而在太女死後,一直向她示好的顧家,義無反顧的直接反叛了。

被一個顧德妃禁錮宮中,趙旭的憋屈可想而知,這會兒她倒是感慨,自己能夠安然長大,先皇后的佈局作用極大,如今看來,先皇后不愧是連死都讓先帝惦記的人。

顧皇后是個聰明人,他疼愛自己的一雙女兒,所以為他們留下了不少的眼線,但同樣的,他也是顧家的兒子,當這些人為顧家所用,便成了對付趙旭的一把利劍。

趙旭對這些人不會設防,顧德妃才會有動手腳的可能。

若是事情如七皇女與十皇女預料的那般,趙旭垂死,宮中為了皇位亂成一團,他們藉著救駕的名義遣兵調將,到時候顧德妃罪名就擺在那兒,整一個顧家都只有死路一條,再然後,十皇女斷了一條手臂,不可能成為君主,那皇位就是七皇女的了。

只可惜的是,趙旭早有預料,雖然因為信任顧皇后留下的人,才中了暗招,但她佈下的暗線很快掌握了宮中大局,看起來顧德妃將皇后一派逼得無路可走,只能鎖宮不出,實際上,如果不是趙旭昏迷未醒,恐怕顧德妃早就被拿下了。

而七皇女和十皇女所謂救駕的隊伍,剛剛將皇城包圍起來,就遇到了孔尚瑾帶回來的人馬,雙方展開了一番惡戰。

若是孔尚瑾晚了一步,那皇城在這兩人的掌控之中,到時候永寧侯府的人,都成了威脅她的把柄,只可惜孔尚瑾反映的太快,回來的也太快,以至於她們埋下的人還未來得及行動。

城外惡戰,宮內也是一番惡鬥,有皇后的鳳印在,大部分官員即使心中懷疑,也不得不進宮奔喪,這群人都是文人,一進宮便被顧家控制,其中曹亦德、永寧侯等人,更是被重點照顧。

聽著外頭的廝殺聲音,皇后臉色慘敗,身後的莊嬪緊緊抱著女兒,他心中明白,一旦顧德妃衝進來,第一個要殺的恐怕就是女兒。

皇后捏緊了拳頭,厲聲喝道:“皇上到底什麼時候能夠醒來。”

太醫也是一頭冷汗,連聲說道:“皇上所中的是斷腸草之毒,幸而提前服用了護心丹,才為解毒爭取了時間,但這畢竟是劇毒,臣等只能竭盡所能……”

皇后抬手阻止了她的話,說道:“你只給我一句話,皇上到底什麼時候能夠醒來?”

那太醫擦了擦冷汗,忙說道:“最遲明日午時便能醒來。”

皇后臉色微微發白,看外頭的動靜便能知道,顧德妃怕是已經等不及了,只是皇上沒有醒來,他手中掌握的禁軍只有這麼點人,如今連宮門都出不去,京衛所那邊也不知如何了,到底能不能堅持到明日都是未知數。

最讓皇后擔心的一個是,七皇女和十皇女必定不會放過這般大好機會,一旦他們帶領的人馬闖入京城,就不是顧家這般的小打小鬧了。

皇后深深吸了口氣,心中也有一些慌神,看了眼身後的莊嬪,開口說道:“正德宮有一條暗道,直通宮外,若是真有萬一,你帶著皇長女先走。”

莊嬪沒料到皇后居然說了這般的話,連忙說道:“皇后娘娘,這……”

皇后卻說道:“不必多說,若是真的到了那樣的地步,你要為皇上留住唯一的血脈。”

至於那位顧家的皇女,若是顧家得勢那倒是還好,若是七皇女和十皇女得勢,那也只有死路一條。

莊嬪哆嗦著嘴唇,若是隻有他自己的話,就是拼了性命,也是要與帝后共進退的,但他還有女兒,女兒還這麼小,她不能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死在宮中。

皇后嘆了口氣,重新坐到床邊,看著略顯憔悴的皇帝,忍不住落下淚下,這時候她不免想著,若是孔尚瑾沒有出京,以她在軍中的地位,登高一喝,即使沒有趙旭的命令,恐怕也能暫時調遣京城衛所的人,解皇宮之危。

孔尚瑾若是知道皇后心中所想的話,恐怕也會吐出一口鮮血,她哪有那樣的本事,這邊有兵符在呢,忽悠這位錢峰錢指揮使過來救駕,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幸好他們來的還算及時,與七皇女帶領的大軍正好遇上,雖然暫時誰也別想進京了,但同樣的也擋住了對方。

大軍對戰,並不是一時之間就能結束的,孔尚瑾記掛京中大局,暗中帶著數百人潛入京中,進京之後便知道局勢不妙,京城百姓對時局敏感的很,若不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兒,這時候肯定不能家家閉戶。

孔尚瑾原打算先回家探探訊息,誰知道還未靠近永寧侯府,便看見許多暗中潛伏的人,只得先打消了這個訊息,她心思一轉,直接去了孫家。

孫家主家並不在京城,這邊的宅子是孫錦濤自己住的,孫錦濤官位不高,跟永寧侯府的關係也不算近,這邊顯然不在顧家的監視之中。

看見忽然出現的孔尚瑾,孫錦濤也是大為吃驚,她隱隱察覺這些日子京中大局不對,已經閉門不出,這會兒原原本本的將自己打探到的訊息說了一遍。

等聽到包括侯府在內,許多大人和內眷都已經進宮,孔尚瑾心頭一跳,知道事情不妙。

孔尚瑾猶豫了一番,終於開口說道:“錦濤,我需要你幫我去找一個人。”

孫錦濤臉頰微微抽搐,從心底說,她其實並不願意攙和這麼危險的事情,但她更明白,這是自己向上一步的大好機會,很快,孫錦濤便下定了決心,問道:“誰?”

“鎮國公。”孔尚瑾開口說道,不等孫錦濤驚訝,繼續說道,“如今也只有她,能夠帶我們進宮。”

孫錦濤很想問說,既然這麼多大人都被召進宮,鎮國公很可能也已經進宮了,但見孔尚瑾信誓旦旦的模樣,只好先出門打探。

孔尚瑾會想到鎮國公,也是真的沒了辦法,這次的事情,到了現在她才能確定,鎮國公恐怕只是一顆棋子,並且是並未主動跟他們合作的一顆棋子。孟兆楠的事情,乍一看最可能是鎮國公動了手,但掃開迷霧,便能發現這件事裡頭,鎮國公背了很多黑鍋,卻得不到任何的好處。

鎮國公若是真的那麼笨,就坐不穩鎮國公的位置,宮中異樣的訊號,想必這位老大人肯定心知肚明,這位大人向來小心謹慎,必定有辦法先把詔令推辭。事實上,正如孔尚瑾所料,孫錦濤求見的時候,聽到的訊息便是,鎮國公因為皇帝過世傷心過度,當場吐了血,如今倒地不起呢!

☆、第111章 夫郎威武

一直走到宮門口,鎮國公才驚覺自己居然被忽悠了,宮裡頭肯定是出了什麼事情,這位孔大人被派去賑災,那是滿朝文武都知道的,如今她私自回來倒也罷了,還讓自己偷偷摸摸的帶她入宮,所為的事情肯定非比尋常。

鎮國公看了看身邊穿著一身下僕衣裳的孔尚瑾,心中叫苦不迭,孔尚瑾似乎注意到她的眼神,還抬頭微微一笑,似乎真的胸有成竹。

鎮國公見她這般淡定,倒是也安心了一些,私底下覺得,說不準這次的事情,是皇帝和這位心腹大臣的合謀呢,自己幫上一把,總比袖手旁觀的好。

其實孔尚瑾心裡頭也是沒底,鎮國公或許沒有攙和之前的事情,但之後的事情會不會站到別人的身後,可就不一定了,要知道他們加所出的孫賢妃雖然進宮多年,但一來並不是很得寵,二來也沒有子嗣,對鎮國公而言,若是那兩位皇女誘以重利的話,叛變的可能性並不是不存在。

幸好,她冒險的舉動還是勝利了,鎮國公雖然猶豫萬分,在她的說服下,還是決定帶著他們冒險入宮。或許這位國公爺也是明白,若是皇帝沒事,她袖手旁觀的話,就算是保住了性命,也保不住鎮國公府的榮華富貴。

行至宮門前,看著鎮國公帶領十數人的隊伍,守衛將他們攔了下來:“國公爺,還請下轎步行。”

鎮國公一臉蒼白,看起來奄奄一息的模樣,聽見這話,似乎真的要下轎行走,但人還沒下轎呢,氣倒是先喘不過來了。

身後一位丫頭連忙上前給她順氣,一邊說道:“我家國公爺因為陛下傷心欲絕,當場就吐了血,哪裡還能走得動路,再說了,先帝時期早已經下過特赦,國公爺是可以坐轎入宮的。”

先帝時期,鎮國公頗為受寵,是有坐轎子入宮的權利,不過鎮國公那時候還是年輕力壯,為了不落人口舌,便一直都是步行。

聽了這話,那兩護衛對視一眼,只好說道:“國公爺乘轎入宮自然是無礙的,但後頭這些護衛……便有些不妥當。”

鎮國公聽了這話,有氣無力的擺了擺手,後頭一群護衛只好留在宮外,只有八個轎伕抬起了轎子。

等進了宮,鎮國公臉上的頹然一掃而空,壓低聲音問身邊的轎伕:“孔大人,我們只帶進來這麼點人,這可如何是好?”

孔尚瑾卻鬆了口氣,能進宮就好:“大人放心,即使顧德妃拿到了鳳印,皇后卻不可能同流合汙,她能動用的禁軍屈指可數,別說我們有這麼多人,就是本官一個人,他們也奈何不得。”

鎮國公一想也對,禁軍原本就是隻屬於皇帝的軍隊,若是皇帝真的死了,他們或許真的會聽命於這位顧德妃,但若是皇帝的死訊是假的,那孔尚瑾一出面,這些人倒戈的可能性非常大。顧家在宮中是有幾分勢力,但其實手中的武力並不強大。

這般想著,鎮國公又問道:“孔大人,你真的確定,陛下如今還安然無恙嗎?”

孔尚瑾自然確定不了,但在鎮國公面前,卻是一副言笑晏晏的模樣,不知道的一看這笑容,真以為這是皇帝跟她聯手的一場好戲,鎮國公顯然不是那麼瞭解孔尚瑾,於是一看這笑容就安心了。

入宮步行了一段時間,忽然前頭傳來廝殺喧鬧的聲音,孔尚瑾的臉色一變,急忙帶著人往那邊走,就是一直裝作病重的鎮國公也顧不得了,跳下轎子緊跟而上。

一路聽著聲響到了玄武殿,裡頭卻傳來曹亦德曹大人正義凜然的聲音:“你們這群亂臣賊子,別妄想老夫會屈服,既然傳旨陛下大喪,那遺體在哪兒,皇后又在哪兒,從來沒有還未拜過陛下,就先忙著立新帝的道理。”

很快,裡頭傳出一個氣急敗壞的聲音,那是顧德妃的父親,顧家的家主大人:“哼,敬酒不吃吃罰酒,來人,給我壓著曹大人簽字畫押。”

忽然裡頭一陣亂糟糟的聲音,孔尚瑾再顧不得其他,帶著人衝了進去,一看倒是樂了,自家老孃正一馬當先,將一個禁軍踢翻在地。

看見闖進來的人,顧家的人臉色大變,曹亦德大人卻驚喜的叫道:“孔大人,你回來了,老夫就知道,我主聖明,怎麼可能中了這些賊人的奸計。”

曹大人那程亮的眼神,都讓孔尚瑾不好意思告訴她,這件事還真的是趙旭大意了,自己居然也中計了。

當然,這可不是解釋的時候,孔尚瑾冷冷一笑,看向那些人的眼中帶著無盡的冷意:“顧大人,您這是要做什麼?”

顧家家主臉色莫名,很快叫道:“孔尚瑾,聖上派遣你去江南賑災,你居然半路返回,莫不是要造反嗎!”

孔尚瑾卻忽然拿出兵符,在眾位大人面前一晃悠,足以讓他們看清楚兵符的模樣,隨後淡淡說道:“皇上早就知悉你們的陰謀,不過是想要看看,到底是哪些人心懷不軌,將計就計罷了。如今七皇女和十皇女的軍隊,都被絞殺殆盡,顧大人,您就不要冥頑不靈,趁早放下屠刀才是正理。”

兵符是真的,孔尚瑾又是皇帝的心腹,這話一出,大部分人都相信了,一時之間方才還有些猶猶豫豫的大人們,也對顧大人破口大罵起來。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