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華夏先賢遁入佛門之後,便著作典籍,充塞仁義,以此來誘惑愚夫俗子信仰其教。”
宋獻策這話,就有點不討李巖的喜了。
宋獻策卻沒有看到李巖的不耐,反倒是繼續道:
“世人皆有情緒失控的時候,自然難免做下違法之事。
我華夏曆來講究善惡之報,用高臺教化,來教導百姓向善。
然而釋門呢?
便是屠盡世人,只要剃下了頭髮,就能避入佛門,逃避了罪責。
國家稍有災難,不思為國盡忠,扶持國家,反倒是遁入空門,忘卻了君父!”
“不說這些,單說民生,我華夏曆來教導百姓勤勞致富。
而佛門呢?
教導什麼四大皆空,身懶不勞,逢人只勸香油,只要捐錢,便能買孽消罪。
一個個空門子弟,卻坐吃香火,養的白白嫩嫩,肥頭大耳也!”
李巖臉上的不喜消失了。
他因為家庭的原因,自幼接觸到佛門,自小耳濡目染之下,一切都習以為常,是以,根本沒有想過這麼深。
宋獻策嘆道:
“叢林寶剎之間,多有藏奸納叛之藪。
這些人,大都是父親臥床垂死,也尋不回的兒子;
國家破亡,君主罹難,也找不回的臣子……”
宋獻策一臉冰霜,咬牙切齒道:
“以布衣而抗王侯;
以異端而淆政教;
以惰慢之風而汙華夏……
莫此為甚!”
李巖的臉上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他從未想到這些。
今日宋獻策一席話,反倒是讓他深思不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