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便請貴人現身一見!”郎如山見眼前的少年否認,怔了一下又道。
“六公子,這裡有位道長求見!”趙昺轉身向陳墩施了個禮道,又衝眾人打了個眼色。
“不見,哪裡來的野道人!”陳墩知道小皇帝機靈古怪,好開玩笑,今天這是拿自己頂缸呢,冷哼一聲道,卻並沒有露面。
“道長,我家公子不願見你,還是速速離開吧!”趙昺對郎如山略施一禮言道。今天出行的眾人,像陳識時、莊公從及新來應煦、馬端臨都是而立之年,歲數有些大了。陳墩雖然比自己也大上幾歲,但終歸面嫩些,且人也機靈,又十分頑皮,有隨機應變之能,就將他拿來頂鍋。
那趙昺又如何讓郎如山等人能迅速相信自己只是個小廝呢?一者是他斷定其沒有見過自己,即便見過也不可能近距離看過,多半是道聽途說只知道個大概;二者自己坐在了艙門邊,這裡觀景是不錯,但是卻不是主人該坐的地方;第三就是腦袋上的帽子。
在現代再正式的場面,除了軍人等一些特殊群體,一般人也不需戴帽子。但這是現在,古代可不是這樣,茲事體大啊!在古代帽子問題,更是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說句性命攸關也是可以的。要是一個人下定決心在任何場合都不戴帽子,那就意味著他要自絕於社會了。東漢的袁閎,見朝政昏暗,就散發絕世,欲投跡山林;唐朝的李白髮牢騷也是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