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喊救命

熱門小說推薦

平定金鄉白蓮教叛亂之後,袁方隨軍來到登州就任七品推官,掌理登萊刑名、贊計典;葉廷桂作為登萊戶部主事也在登州走馬上任。

袁可立上任登萊巡撫之初,也是千頭萬緒,各種的忙。

這一年是遼東十分危急的一年,遼陽、廣寧相繼失陷,遼東經略袁應泰自殺。在此危機關頭,天啟皇帝朱由校加袁可立右僉都御史,巡撫登萊等處地方、備兵防海、贊理徵東軍務。

袁可立給袁方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收殘兵。

收殘兵是袁可立七條方略中的第一條。遼陽、廣寧失陷之後,有數萬之眾的明軍散落在關外,這些散兵遊勇若據之不納,勢必被建虜所用。

袁方初來乍到,不熟地理,更不諳水性,派去執行收殘兵的任務,必定是兩眼一抹黑什麼也做不成。袁可立考慮到了這一層,所以他把熟悉水戰的忠勇校尉沈壽嶢調給了袁方。

在剿滅白蓮教的戰鬥中,沈壽嶢與袁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這次把他調到袁方麾下,他是欣然前往。

袁可立沒有撥給袁方多少兵馬,只給了袁方二十名驍勇的家丁,加上袁方身邊的幾個隨從,袁方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支小部隊。

現在袁方身邊有張從、袁福、袁二寶、蔣建良和沈智五個隨從,這五個人中除了二十八歲的沈智,全都跟袁方差不多大,沈智雖然只有二十八歲,但是看上去十分的老成,加上體格健壯,又是個黑臉漢子,外表看上去足有三十五六歲。

沈智是個尚武之人,他是相信加入白蓮教可以練就刀槍不入的神功,才誤入歧途的,入了白蓮教之後他才知道上當受騙,白蓮教根本就沒有什麼刀槍不入的神功,所謂的“刀槍不入”只是誘騙人們加入白蓮教的一個宣傳。

當他發現的確有一位刀槍不入的神人之後,他立即相信這個擁有金剛護體神功的袁方就是自己精神上的宗主,也就是神宗,這也是他決定追隨袁方的唯一原因。

袁方作為登萊推官,在登州也有他的推官府,他的推官府就設在登萊府的大院內。

當天,得到將令的沈壽嶢就來到袁方的推官府,對袁方拱手道:“袁方兄弟,壽嶢受袁撫臺指令,前來報到!”

“沈大哥,有你前來助我,這次收殘兵的任務必定能夠完成。”袁方高興道。

沈壽嶢只比袁方大一歲,他今年一十八,是陳有容最小的兒子,他靦腆地對袁方道:“袁方,我們雖為兄弟,但你畢竟才是我們的頭,在這裡我們直名字就好,莫要大哥大哥的叫。”

“好兄弟,就聽你的。”

……

招收兵馬對袁方來說已經有了一些經驗,但是這次招收與在家鄉募兵又有區別,在家鄉的時候,由於袁家的聲望,把募兵的大旗一樹,就會有很對鄉親前來應招;而此地卻是難民和殘兵的集散地,袁方要在此地招募他們,事先沒有好處拿出來是得不到他們的響應的。

這天天矇矇亮,袁方就領著他的二十幾多名家丁在東城門與沈壽嶢的兵馬匯合,沈壽嶢帶來了一百多名精兵,兩隊人馬合兵一處開出了東城門。

出了城便是一片淒涼的景象,城門外上百上千戶的難民生活在這裡,他們都是因為戰亂而從遼東逃到這裡來的,這裡的難民多都是遼民,當然其中也不乏殘兵遊勇。

由於吃不飽,平時難民們一個個很晚才起床,這些難民所謂的“床”,大都是用乾草席地鋪就的,許多家庭依著牆根搭起一個草棚子,就是他們臨時的家了。

今天難民們一反常態,早早地就起來了,因為他們聞到了誘人的牛骨湯的香味。

袁方在城門口架起了二十口大鍋,十八口大鍋熬小米粥,兩口大鍋熬牛骨湯,並在現場拉起了一條橫幅,橫幅上寫著:“要想吃飽,就打回老家去!”

牛骨湯的肉香味吸引了難民的圍觀,正在難民們熱烈議論的時候,袁方向他們宣佈,只要報名當兵就可以喝上牛骨湯和小米粥。

袁方剛宣佈完,就有好幾百圍觀的青壯要求當兵,場面一下就熱鬧了起來,由於人數太多,家丁和兵士全都出來維持次序。

這次招兵門檻降低了很多,甚至可以說是沒有門檻,只要是符合年齡的統統都要,袁方只用了五天的時間,就在登州為袁可立籌得兵員二萬。

有了二萬人袁方還不滿足,他決定把招兵的範圍擴大,沿著海岸去幾個沿海縣招募水軍。

說幹就幹,袁方得到袁可立准許後,於次日上午,領著家將家丁坐上了沈壽嶢的一艘小船,袁方打算先前往蓬萊。

沈壽嶢的這艘小船名叫蒼山船,吃水五尺,船上配有佛郎機二門,碗口銃三個,鳥槍四把,噴筒四十個,煙筒六十個,火磚三十塊,火箭一百支,藥弩四張,弩箭一百支。

沈壽嶢帶來的二十幾名家兵全都是火器手,船上的火器裝備讓袁方看的眼熱。

“有如此強大的火器,打建虜應該沒問題吧?”

沈壽嶢無奈地笑了笑:“建虜在水上打不過我們,我們在陸地打不過建虜。”

袁方眺望藍藍的大海:“那是因為我們沒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所致,假如我們的戰船能夠在陸地上航行,對付建虜的騎兵就不成問題了。”

沈壽嶢還是笑,沒有迴應袁方,但是這笑聲有點嘲笑袁方天方夜譚的感覺。

袁方沒有與他計較,他認為船在陸地上航行是不可能的,這是他對兵器認識的侷限性所致,袁方有兩世的記憶,坦克取代騎兵的常識,這個時代的人又怎能懂得?

雖然這個時候造不出坦克,但是移動的佛郎機應該沒問題,也就是說戰車,把佛郎機安裝在戰車上面,火炮的機動性就會大大地提高。

海面上無風三尺浪,搖搖晃晃的蒼山船把袁方的家兵搖的是東倒西歪,袁方在後世雖然有過乘船的經歷,但是沒有如今這般的顛簸,雖然他不暈船,卻也不是很適應這樣的搖曳。

沈壽嶢邀請袁方進入船艙,兩人坐定之後,沈壽嶢關心地問:

“之前沒有坐過船吧?”

“呃……,是的,搖的我頭有點暈。”

沈壽嶢安慰道:“沒關係,坐一會適應了就好了。”

“不容易呀!你們在這樣的海浪中既要行船又要打仗。”袁方一邊說一邊拉開視窗的竹簾子,一縷陽光撒入船艙,船艙內頓時明亮了許多,他從行囊中取出一本書,擺在案几上。

沈壽嶢眼睛盯著擺在案几上的書,問:“袁方你要看書呀?”

“是的,這是徐光啟大人寫的書,叫《兵機要訣》。”

沈壽嶢興高采烈道:“這本書我知道,是徐大人所寫的兵書。袁方你看書吧,我不打擾你,我上甲板去看看兄弟們去!”

沈壽嶢離開後,袁方端坐在案几前,小心翼翼地翻開書的扉頁,上面有毛筆正楷書寫著徐光啟的大名,而目錄上則列有《兵法選練百字訣》、《火攻要略》、《製藥》、《練藝條格》、《束伍條格》和《形名條格》等子目。

他首先翻到《火攻要略》這一目聚精會神地看起來,他看的是那麼的如飢似渴,已經忘記自己是在一艘顛簸搖曳的船上……

不知過了多久,甲板上傳來一陣嘈雜之聲,正在看書的袁方不得不停止了看書。

張從由甲板上跑了進來,袁方問:“外面什麼情況?”

“回稟少爺,有個女子在喊救命。”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