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百四十一章 暹羅國的使者(一)

熱門小說推薦

袁方率領大軍在雞鳴山一帶伏擊了張獻忠,他的預期目標已經達到,便不再去追擊張獻忠,而是等張獻忠去發展自己的力量。

雞鳴山上,袁方的大帳。

袁方與葉廷桂、秦羽明、江鳴皓幾個親信將領在總結這次戰鬥的經驗。大家一致認為這次戰鬥能夠如此快地消滅張獻忠的水軍,完全是因為五百門銅炮的功勞來,當時五百門銅炮齊射的壯觀場景,還在幾位將領的頭腦中迴盪,這樣壯觀的場面,對於袁方來是在後世的影像資料中見得太多了,而眼下的這些將領卻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壯觀,可想而知他們的內心是有多震撼!

江鳴皓道:“袁大人,現在張獻忠逃回了巢湖,我們再接再厲,把巢湖給圍起來,只要我們的炮一響,他們誰有跑不掉。”

袁方笑道:“五百門炮就把你興奮成什麼樣子了,我們後面還有一千五百門炮呢,到時候統統交給你來指揮,你是不是要飄上天呀?”

江鳴皓拍著胸脯道:“有這麼多的炮,李自成、張獻忠的人來多少我就叫他們死多少!”

袁方擺擺手:“本官把這些炮交給你不是讓你去打自己人的,我一再說過,李自成、張獻忠手下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被迫鬧事的,這些人不應該死,該死的是韃子!這些炮交給你去打韃子,你能做到來多少死多少嗎?”

江鳴皓道:“韃子主要是騎兵,且善野戰,如果想用火炮勝韃子,還需要多多的琢磨琢磨。”

此時,負責打探訊息的周守廉回來了。

“袁大人,我已經打探清楚了,張獻忠敗退巢湖沒幾天跑了。”

江鳴皓問:“跑了,他們跑哪裡了?”

周守廉道:“他們去了太湖。”

江鳴皓很自信地說道:“他們跑哪裡我也能追上,袁大人,請發號施令!”

袁方看著葉廷桂和秦羽明笑了起來,這兩位同年是知道下一步的行動的,只要張獻忠離開巢湖南下,這次的戰略目標就算是完成了,也就是說可以收兵回家了。

葉廷桂拍了拍江鳴皓的肩頭:“江副指揮使,你要袁大人給你發什麼號令呀?”

“打太湖呀!”

秦羽明在一旁笑道:“袁大人剛才不是說了嗎,我們的炮是用來打韃子的。”

江鳴皓看著袁方。

袁方笑道:“你看著本官作甚?趕緊去集合隊伍回南京!”

“尊令!”江鳴皓向袁方行了個標準的新式軍禮。

袁方留下曹文詔固守巢湖,自領大軍拔營回南京。

十二月,坐鎮南京的袁方派人四處打探訊息:從太湖那邊傳來了訊息,張獻忠攻陷太湖,殺了太湖知縣楊春芳;從河南那邊傳來的訊息,李自成已經進駐襄城。

……

崇禎十六年,這一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

大年初三,暹羅派了二十五名使臣來大明朝貢,他們第一站到了南京,由袁方出面接待他們。

要與暹羅人打交道就必須要有翻譯,所以袁方首先讓張從去四夷館,把暹羅語通事李榮春、李正芳請到兵部來,向他們瞭解大明與暹羅國的關係。

李榮春告訴袁方,暹羅國每三年會來一次大明朝貢,不過這幾年大明連年都有戰事,所以他們來的就少了。暹羅國的二十五人中,以握坤喇為首,他是暹羅國的太子,暹羅國每次來大明朝貢都會派太子過來。

袁方瞭解了一些初步的情況,便與兩位通事一用前往四夷館去接見暹羅國的客人,陪同袁方前往的還有南京禮部尚書王鐸、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方岳貢。

暹羅國的客人下榻在四夷館的第十館,第十館是專門接待暹羅來使而設立的,平時不接待任何客人,所以,第十館就顯得冷清許多,而且一進第十館的大門,就看見院子裡堆滿了很多雜七雜八的廢品,一看就是長期沒有人住的。

袁方對四夷館這種敷衍了事的工作態度非常不滿,他喝令四夷館的負責人立即安排人員給第十館重新打掃一次,把多餘的物件統統搬走。

這種狀況在第十館是談不成什麼的了,袁方把暹羅國的使者請到兵部來見面。

現在兵部大廳成了臨時接待廳,袁方讓王鐸把禮部的迎賓樂隊帶到兵部,樂隊的迎賓曲一響起,大廳的氣氛就熱鬧了起來,還真有點四夷館的味道。

暹羅國的使者還以為這才是真正的四夷館,他們一個個興奮地議論起來,雖然袁方一句也沒聽懂他們說什麼。

交談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進行著,四夷館的二位通事最為忙碌,因為他們一邊要做翻譯工作,一邊還要進行文字記錄。

袁方告訴握坤喇,大明現在不太平,到處都有戰爭,勸他們這次就不要去京城見皇上是,有什麼重要的國事他可以代為轉呈。

握坤喇一開始還堅持要上京城去,他說來都來了,很想去看看京城的繁華。

袁方告訴他,過兩年再來,到那時天下太平了,他要去哪裡都可以,現在不行。

握坤喇看到了袁方的堅決,便取出了一份禮單敬獻給了袁方。

袁方接過禮單看了起來,暹羅國很用心,這份禮單用了兩國的語言進行書寫的,他看了大致的內容,上面列出了一長串的禮品:

金葉表一張;

公象一頭;

母象一頭;

沉香一斤三兩;

龍涎香五斤八兩;

金剛鑽一十一支;

西洋毯一十一張;

孔雀毛三對;

翠皮三丈;

象牙三對;

犀角三對;

降真香一桶;

檀香一桶;

白膠香一桶;

樟腦一盒;

蓽橃一盒;

白豆蔻一包;

藤黃一包;

大楓子一斤七兩;

烏木三斤半;

桂皮二斤半;

蜂蜜皮二斤半;

蘇木三斤。

袁方看過禮單就把這份禮單交給了禮部尚書王鐸,然後便對暹羅國的客人說了一些感謝的話,暹羅國的客人開口討要回禮。

按照往常,大明給朝貢的使者回禮都是遠遠大於他們所朝貢的禮物的,但是袁方現在是不會給他們任何東西的,要他們空手回去,你作為附屬國來朝貢,還撈走不少的好東西,這上哪兒去評理?所以袁方決定不慣著這些朝貢者。

雖然不給回贈,但是袁方還是給了他們一個很大的好處。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