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在南京越來越閒不下來。
這天,南京三巨頭聚在南京司禮監的議事堂,他們是參贊機務兼南京兵部尚書袁方、南京司禮監太監韓贊周、南京守備勳臣忻城伯趙之龍。
他們就關於加強軍隊訓練的議題進行討論,這一議題是袁方提出來的,以往,每年春秋二季開操數日後,南京兵部尚書都要會同內外守備去操練場巡視一次,袁方認為這樣太敷衍了,光是巡視是不夠的,必須制定一套完整的訓練計劃,讓各營按部就班地進行訓練,並派出督查員對各營進行檢查和評比,以應對當前北方複雜的局勢。
袁方道:“就目前而言,李自成、張獻忠兩股賊寇異常猖獗,多次進犯我江南腹地,如果我們再不加強軍事方面的訓練,南京都將難免遭其塗炭,所以,希望忻城伯和韓公公能夠認真地考慮這個問題。“
趙之龍道:“袁大司馬所言極是,我們是該嚴肅管束軍隊,不能再這麼讓他們放任下去,我贊同並且建議,從今年開始,把每年兩次對軍營的巡視改為四次,也就是春夏秋冬各一次,以示我們對軍隊的重視。“
韓贊周道:“咱家也贊成。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果不注重於‘養’,到了需要用兵的時候,在來操練軍隊就為時已晚矣!”
袁方道:“很好。既然我們大家的看法都如此統一,就按照我們議定的來辦,本部負責落實督辦軍隊的操練,軍隊的操練是要花費銀子的,還請韓公公每年給兵部徵撥一百二十萬兩銀子作為軍費。”
韓贊周道:“此事由司禮監負責奏請皇上,等到御批下來後便可實施。”
這件事就算是這樣敲定下來了。
從司禮監出來,趙之龍叫住了袁方。
“大司馬近來在忙些什麼?”趙之龍喊住了正要上轎子的袁方。
袁方止住腳,道:“所忙之事太多,不知伯爺有何吩咐?”
趙之龍道:“上次與大司馬去牛首山打獵意猶未盡,不知大司馬可有空閒,我們再出去遊玩遊玩?”
“多少年前的事了伯爺還記在心裡,著實讓人感動。有時間我們約上張公子一起,再遊牛首山。”
“好,一言為定!”
袁方從內心裡不喜歡這個趙之龍,因為這個趙之龍歷史上在南京淪陷時,以“總督京營戎政少保兼太子太保忻城伯”之名向韃子投降了。
雖然不喜歡,但是明面上的應酬還是要有的,畢竟現在他還是手握大權的勳貴。
袁方坐上了轎子,跟隨袁方的張從問:“少爺,我們去哪兒?”
袁方道:“去南市的綢緞莊看看。”
轎子到了南市街口,袁方讓轎伕放下轎子先回去,他要步行看看南市的繁華。
南市街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袁方選擇步行,這也算鍛鍊身體。他一邊信步而行,一邊看看街景民生,倒也別有一番情趣。
街上是一片的繁華景象,兩邊的店鋪都是磚雕、木雕的高門樓閣,所經營的品種,有藥材、綢緞、皮貨、呢絨、布匹、典當、糧食、雜貨、副食、麻鐵、顏料、茶莊、客棧應有盡有。
袁方看到前方有一座三層高樓,白牆黛瓦,斗拱飛簷,在二樓的臨街窗戶上,伸出了一塊巨大的招牌,黑底紅字,上書“方薇旗下,盛寶隆南市綢緞莊”幾個大字。他一看,認出是王良逸的字跡,字型游龍飛鳳,頗具氣勢。
“少爺,綢緞莊到了!”
袁方點點頭:“前頭引路!”
出入綢緞莊的都是衣冠楚楚的有錢人、貴婦和官宦家眷,門前已是人進人出,一個門童很有禮貌的在迎來送往。
袁方沒有立即進去,他在門前站了一小會兒,觀察了門童的舉止,門童被訓練得十分的得體。他緩步地走到門童跟前,這家綢緞莊從上到下的人都不知道袁方才是他們的真正老闆,袁方完全是以一個普通的遊客來光顧的。
“歡迎客官光顧盛寶隆,請這位客官移步店內!”
“你們盛寶隆都有些什麼?”
“回這位客官的話,盛寶隆各種花色的綢緞應有盡有,且價格公道,都是盛寶隆自產的優質蠶絲所織,手感好又透氣,是夏日穿著之首選。“
袁方微笑道:“你說得如此的好,本官就進裡面去看一看。”
他邊說邊進入店鋪,鋪子里正前方是一個黃花梨木的大貨架,足有三丈長,上面分門別類的擺放著方薇紡織廠絹紗的綢緞,織錦繡緞,一眼望去色彩鮮豔,真是讓人賞心悅目。
店鋪的東西兩面各有兩張桌椅,角落還擺放著幾盆君子蘭,葉片筆直窈窕,給這裡增添了幾分生氣和幽香。
袁方看到東面的兩張桌子都坐了人,一張坐了一名女客,她看上去似乎頗有來頭,衣著光鮮,雖然不過才十七八歲的年紀,身後卻站著二個家奴和一個丫鬟,桌上擺滿了她選好的衣料,一名夥計正在詢問地址,準備為她送貨上門。還有一張坐的也是一名女客,這名女客獨自一人,桌子上空空如也,她什麼也沒有買。
袁方的目光移向了西面,這裡只有一位男賓,看上去十七八歲,兩張桌子都被他霸了去,桌子上堆滿了各式的綾羅綢緞,他站在兩張桌子的中間,一手扶著一張桌子上的綢緞,生怕滿桌的綾羅綢緞會掉在地上。
袁方又是微微一笑,本想上去幫忙,只見另一個夥計快步地向那個人走去,袁方才沒去打擾他。
很快就有一個大夥計向袁方迎了過來。
大夥計笑得像花開一般燦爛:“這位客官,你是要買成衣還是料子?”
“我都想看看。”
“客官請隨我上樓!我們的一樓是休息廳,二樓和三樓才是貨櫃廳,二樓擺放的是各種衣料,三成衣。”
袁方跟隨大夥計先上了二樓,來到二樓,這裡已經有很多的顧客,他們都在精心地挑選著自己喜歡的綢緞,在東面靠窗的一角,擺放了好幾張桌椅,袁方讓大夥計去招呼其他客人,他和張從走到窗前選了一張桌子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