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百八十八章 崇文學院開學

熱門小說推薦

袁方回到工部,效仿鄭三俊向朱由校推薦了滿桂和曹文詔到南直隸來任職。

這一天,袁方跟著張拱薇來到了他家的綢緞莊,他家的綢緞莊距離麻家的——現在應該說是袁家的綢緞莊,只隔了五間鋪子,兩家鋪面的規模差不多大,看不出兩家在銷售方面有何差別。

看完綢緞莊袁方又要張拱薇帶自己去看看他們家的工坊,他們家的工坊遠在北郊,袁方是乘坐馬車去了,一路極不好走,道路坑坑窪窪。

到了工坊,袁方進去一看,裡面倒是挺大,比起他自家的兩個工坊加起來都要大,他是個外行,但是走了一圈後,也看出了問題。

因為他之前已經看過了麻家的工坊,初步知道工坊的大致工序,第一道程式就是繅絲,把收來的蠶繭進行抽絲,而張拱薇家的工坊裡卻怎麼也找不到繅絲車間。

“你們的蠶絲是從哪裡來的?”袁方好奇地問。

張拱薇告訴袁方,他們家的蠶絲直接從鄉下買進來的。

袁方大概明白了張拱薇家的綢緞為何要比麻家的貴三錢了,他們家的蠶絲是購買的,這樣勢必就增加了原材料的成本,加上蠶絲的運輸會有損耗,蠶絲運回來之後還要進行整理和加工,這道工序袁方倒是親眼看到的,這樣,綢緞的成本勢必就會增加,所以就競爭不過人家麻家。

袁方把整個工序都看完後,就請張拱薇到自己的盛寶隆大酒店用午膳。

餐桌上擺上了豐富的佳餚和美酒。

二人交杯換盞喝過一輪後,袁方就他們今後的合作意向進行了一番論述。

袁方告訴張拱薇,工坊要重新選址,他家的工坊地方雖然夠大,但是環境不理想,具體的體現是交通不便,道路不暢,這樣會增加成品所用的時間,無形中增加成品的成本。

選址可以在郊外,但是必須交通便利,而且距離綢緞莊不能太遠。

張拱薇很贊同袁方的意見:“袁公子所言極是,那麼,選址的事情就交由袁公子你全權辦理。”

袁方告訴張拱薇,他會派自己的一名代理人來辦理這些事情,希望張拱薇也能派一名心腹出來與自己的代理人合作,建立一個聯絡處,共同辦理綢緞莊的有關事宜。

袁方還告訴張拱薇,綢緞莊的工坊還要擴大,並且要招募數百名熟練工匠,這樣就可以提高綢緞莊的市場競爭力。

“市場競爭力?”

“對。我的計劃是,在新工坊動工的這段時間,先招募工人在我們兩邊的工坊進行培訓。”

張拱薇問:“熟練的工匠為何還要培訓?”

袁方答道:“在工廠工作與在小作坊工作是個完全不同概念,在工廠更要講究合作精神和紀律性,而且還要經過崗位培訓。只有這樣,我們的綢緞才能夠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搶佔市場。”

張拱薇覺得袁方所說的太新奇了,他從未聽說過,所以他問:”你這是要打戰嗎?又是講合作,又是講紀律,而且還要佔領什麼市場?“

袁方道:“沒錯,商場如戰場。一旦我們新的工坊投入使用之後,我們的綢緞在南京還要降價出售,擠垮在南京的其他的同行。同時,我們還要把大批量了綢緞投放海外市場,我們可以在香山澳與番人進行交易,透過船運把我們的綢緞運到世界各地。“

張拱薇沒有聽明白,他打斷袁方道:“等等,你剛才說我們還要降低價錢,這樣我們還怎樣賺錢呀?”

袁方解釋道:“我們新的工坊開工,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我們在南京的綢緞莊雖然降低了價格,還是有盈利的空間的。為什麼要降低價格呢?就是為了要壟斷市場,我們降低了價格,商家們都來我們這裡進貨,無形中就會迫使其他綢緞莊也要降價,否則他們的綢緞就賣不出去,但是,他們要降價就必定會折本,折本的買賣誰還會去做?他們不做就必定要轉行或者倒閉。你就等著看吧,到時候,南京只有我們一家綢緞莊,我們想升價就升價,想升多少就升多少,你想想這個前景,是不是財源滾滾呀?“

張拱薇茅塞頓開:“我明白了!我就是競爭不過麻家,所以生意才越來越難做的。”

袁方笑道:“你們發覺生意難做,就利用你們的官威來威脅恐嚇麻家,迫使麻家關門倒閉。”

張拱薇馬上否認:“沒有沒有!我們從來沒有威脅過他們。”

袁方微微一笑,道:“這就是戰場。麻家迫於你們的威脅把綢緞莊投獻在了我的名下。”

張拱薇沉默了。

袁方又告訴張拱薇,為了打價格戰,在南京的雖然暫時會受到一些損失,但是海外市場這一塊是保證能夠賺錢的,完全可以彌補在南京的損失,只要壟斷了南京的市場,那才是賺錢的時間的到來。我們還可以從南京把綢緞莊擴大到大明的其他城鎮,在其他城鎮建立分店,擠壓整個大明的綢緞市場。

張拱薇汗顏,他認為自己幸好是與袁方合作。

……

這一年,天下大旱,大明步履維艱,財政入不敷出。

朱由檢再加遼餉,每畝徵銀三釐,使得百姓每畝負擔十二釐,增加徵稅銀一百七十餘萬兩,累計遼餉每年七百餘萬兩。

陝西三邊總督楊鶴對農民軍剿撫並用,農民軍各部流竄至山西活動,攻佔了襄陵、吉州、太平、曲沃,從此起義烽火燃遍大地,李自成、張獻忠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起家。

……

袁方的崇文書院在南京的南郊正式開課了。

崇文書院設立在祖堂山上,祖堂山雲霧繚繞、山谷幽深,松濤竹海,風景秀麗,環境幽靜。

書院門口一幅對聯:學者當以天下國家為己任;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

袁方把睢州的學生全都帶了過來,在南京又招募了幾十名學子,現在有六十多名學生,五名講師,袁方自任書院山長,第一課就是由袁方給全書院的學生和講師上的。

袁方給師生們的講話,有勉勵,有鼓勵,更多的是展望未來……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