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耐心地給張拱薇和張拱日兩兄弟講解了工業化的含義,他們雖然聽得一知半解,但對袁方是充滿了信任和期盼,期盼著早日賺大錢。
袁方也將賺錢的途徑簡單地描述了一下,等大批的綢緞出來後,可以透過海上貿易來賺錢,海上貿易雖然風險很大,但是獲利也高。
這天,袁方在王侯府相談甚歡,他與張家兩兄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於是相約過兩天去牛首山打獵。
袁方吃過午膳便回了自己的府邸。
下午,他去了一趟工部衙門,前天他看了一些工部的文牘,此時的江南水患成災急需朝廷撥款修繕,袁方把王徵請來,讓他草擬一份奏疏,向朱由檢要錢治水,他查過工部的賬戶,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來興修水利。
王徵告訴袁方,工部那些管理河道的官員,“靠河吃河”,上下沆瀣一氣,侵剋治水的銀兩。從總河到閘官,無所不利。他們只會支領工食,根本無心去治理水患。就算是朝廷撥下款來,也會被這些瓜分。所以,要想治理水患,首先要治人患。
“治人患?”袁方問,“怎麼治?”
王徵道:“拿蘇松河為例,從歷年的治水經驗來看,蘇松河每年都必須進行一次河道的清理,因為黃河水每年都會帶來大量的泥沙囤積河道,這樣就使得河道年年變窄,而河堤卻越來越寬。有人不顧河道變窄而帶來的隱患,執意損公肥私地侵佔河堤,在堤壩附近屯田種水稻,長此以往,萬一哪一年遇上洪水,蘇松河兩岸必有被淹沒的危險。”
“依你之見該如何去做?”
王徵道:“我早就向老司空提過議案,可一直都沒有答覆。我知道這不是老司空不作為,而是因為我的方案要是執行起來必將得罪江南的豪紳和勳貴。”
袁方道:“你的方案就是先治人然後再治水。”
“是的”王徵繼續說道,“我們首先要把佔據河道的所有的障礙物全部清除掉,包括田地房屋,然後再進行河道的清理,我們不但要深挖淤泥,而且還要拓寬河道,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洪水水來的時侯,起到疏通的作用。可是,那些強佔河道的人,沒有一個是好惹的,不是豪強就是勳貴。”
袁方感慨道:“看來治水之路不平坦呀!”
王徵道:“這還沒有完呢,我剛才所講的是上游水域的情況,下游水域的排放也是錯中複雜的。下游有鹽廠,鹽廠是要排斥淡水的,所以必定會攔截河水進入鹽區,這也是阻塞河水暢流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河水的排放,府衙官員和鹽務官員之間都在為利而爭。一方面,府衙治水需要依靠海口洩洪;另一方面,開啟海口則會給鹽場帶來淡水刷滷和運鹽河淺涸的問題。鹽場和府衙屬於兩個不同的行政區劃,並且兩者有著對水利完全不同的利益訴求,是洩還是堵,只能靠利益來說話了,如果鹽廠受損,那麼鹽稅就必定會減少,稅收少了,府衙官員們的利益也會受損。顯而易見,要整治下游的鹽場有多難。”
袁方明白了,要治理水利會困難重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必須從長計議。
他對王徵道:“治水之事,我身為河督是不會放任不管的,但也不是一時的事,還須皇上批覆了再說。年兄,過兩日我要去牛首山打獵,你帶上家人與我一道去吧!”
“還有誰去?”
“我與隆平侯的二位公子約好的,所以,去的人不會少。”
王徵道:“確定下日期就告訴我。”
此時,茅元儀進來告訴袁方,兵部來人請袁方過去,王永光要見他。
袁方從遵化來南京上任,把茅元儀、鹿善繼知杜應芳三人也帶過來了,他們是作為袁方的幕僚跟過來的。
袁方來到兵部尚書房,王永光一臉愁雲坐在堂前,見袁方來了連忙起身相迎。
“袁司空,今天可愁死我了,廬州,廬州……”
袁方安慰道:“王大人,不急,不急,請慢慢道來,廬州怎麼了?”
王永光緩了口氣道:“廬州發生了兵變!”
這可又是小事,難怪王永光如此的著急。
袁方是處置過幾次兵變的,他聽到這個訊息,可比王永光冷靜多了。
“王大人,我們要立既派人過去平叛。”
王永光頻頻點頭:“對對對,袁司空,你對平叛有經驗,就請袁司空帶兵去廬州一趟。”
按理來說,袁方是不應該接受王永光的指派的,但是,袁方是個穿越者,他可不想碌碌無為地在這個時代混,為了自己將來的事業,什麼事情他都想去闖蕩一番,所以他接受了這個差事。
按說,工部官員不會去參與兵部事務,誰叫袁方還兼有贊理軍務的職責呢,所以他這趟差事是明正言順的,沒人會說三道四。
要派兵,須要兵部尚書、守備勳臣和鎮守太監共同商議才可調兵,因兵變之事甚急,三位要員當即同意調兵平亂。
一名遊擊將軍領著一千騎兵聽候袁方調遣,袁方從自己的家兵中選出兩百精銳鐵騎,由郝搖旗和沈智率領,另外又有周二寶一同跟隨袁方一起行動。
一千二百人快馬加鞭,第二天中午就趕到了廬州。
此時,廬州城四門均被叛軍封堵,袁方的軍隊進不了城。
袁方並不打算攻城,因為城裡的軍隊也是大明的軍隊,他帶了一千多人只是用來助威的,所以他把帶來的騎兵遠離城門一里地下馬等候,只領著週二寶前來叫門。
週二寶在門前大喊:“兵部左侍郎袁方袁大大來了,你們這些叛逆的賊子,還不快把大門開啟來!”
守門的參將聽說是袁方來了,他一點都不信,要親自登上城樓看一看來人究竟是誰。
袁方在南京兵部任職的時候,很多將領都受過袁方的恩惠,這位參將也不例外,他還知道,袁方正在遵化,不可能出現在廬州城下,如若真是袁方他真的會很高興,因為他知道遼東和三屯營的兵變就是袁方處置的,除了首惡,其他人都免於責罰。
這位參將登上城樓一看,果真是袁方袁仲南,他激動地高喊:
“兄弟們!你們都有救了,趕快開啟大門迎接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