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正要說話,這時,守在宮門外的沈智進來稟報,總兵黎國炳求見。
“請他進來!”
不一會兒,總兵黎國炳帶了兩個部屬從外面走了進來。袁方迎上黎國炳。
“恭喜黎總兵,奪取安南你立下了奇功,本督一定會稟明皇上,將你的功績載入史冊。”
黎國炳道:“多謝制軍大人!不過,這子載入史冊的功績下官不敢當,沒有制軍大人的英明領導,沒有制軍大人的智慧與神勇,安南國那有這麼容易攻破?這些功勞應該全都是制軍大人的。”
袁方拍拍黎國炳的肩膀:“黎總兵就不用謙虛了,該你的功勞就是你的功勞。本督打算讓你鎮守安南你可願意?”
黎國炳挺起胸脯道:“感謝制軍大人栽培!我願為大明守護安南這塊寶地。”
“你有此決心很好。”袁方頷首道,“本督將上疏皇上,任你為安南總兵。對啦,你來找本督有何事?”
黎國炳稟道:“是這樣的,我們把黎賊關押起來了,黎賊說,要制軍大人給他一次機會,他要重新向朝廷稱臣,改三年一貢為一年一貢,絕不反悔。”
袁方眼睛一瞪:“絕不反悔?他們做的反悔之事還少嗎?沒有機會了,你去立即誅殺!”
“立即誅殺?”黎國炳以為聽錯了。
“全部誅殺,一個不留!“袁方斬釘切鐵道。
“是,全部誅殺,一個不留!”黎國炳重複袁方的話。
黎國炳說完就帶了他的部屬離開了宮殿,執行誅殺任務。
宋獻策再次看著袁方,問:“袁公子,你拿好主意沒有?”
袁方對他的部屬道:“我們不能反,我們現在不能反。安南雖偏安一偶,我們可以在此與大明相安無事,但是,黎國炳他們願意跟我們一起反嗎?很顯然他們是不會的,那我們靠什麼反,就靠我們這二三百人?再者,安南這個地方素來與我大明作對,百姓十分的仇視我們,我們才佔領了這個地方,你說就憑我們二三百人能夠站穩腳跟嗎?“
“這個……”宋獻策回味了袁方的一番話,“我們沒有考慮這麼多。”
袁方道:“不用考慮了,我不做這個兩廣總督,回河南去臥薪嚐膽從頭再來。你們如有不想跟我的,現在可以離開,我不阻攔,還給你們一筆安家費。有離開的嗎?”
宋獻策忙道:“我們誓死跟著袁公子,哪裡也不去!”
眾人齊聲道:“誓死跟著袁公子,哪裡也不去!”
“好!“袁方下令,”宋獻策、郝搖旗、袁福、沈智、江鳴皓五人,率領二百人帶上從宮殿搜來的財寶先從安南出海,到香山澳等候,其餘人等跟我一起回梧州,然後從梧州乘船去香山澳。“
……
袁方回到梧州,便向皇上建議在安南設布政使司,並推薦王啟元為首任安南左布政使,推薦黎國炳為安南總兵,朱由校一一採納了袁方的推薦。
袁方才到梧州,新任的兩廣總督也來了梧州,他叫商周祚,是從福州巡撫任上晉升兩廣總督的,至此,袁方的兩廣總督也就幹到頭了。
袁方從梧州乘船再次來到了香山澳。
他在香山澳做了短暫的停留,主要是購買了二千件的燧發槍所需的材料,另外還夠買了32磅的銅炮十門。
袁方離開香山澳已經是天啟七年的一月了,經過四十多天的海上航行,於三月初八抵達溫州。袁方雖然沒有了官職,溫州的地方官也不敢輕視他,竇同知已經是巡撫了,他在溫州最豪華的酒樓設宴為袁方接風洗塵,把酒言歡。
在溫州住了一天,便直接回了南京。在南京他還去了兵部述職,此時的南京兵部尚書已不是王在晉,而是王永光,袁方與王永光不熟,所以在兵部述職後就沒在去過。
沈莊卿和王成耀聽說袁方回了南京,他們邀請袁方一塊暢遊秦淮河三日,日日花天酒地,過得好不快活。
馬奇·卜加勞跟著袁方來到袁方在南京的莊園,馬奇·見到馬湘蘭後就再也不肯離開莊園,她與馬湘蘭無話不說,成了一對非常要好的姐妹。
柳如是聽說袁方要回睢州,她也要跟著去,所以袁方就把馬奇留在了莊園裡向馬湘蘭一起學習繪畫。
袁方乘船一路北上,直到天啟七年五月五日,也就是端午節這天才回到了睢州老家。
袁方家的宅子已經被袁可立擴建一新,整座宅院是一座船形園林式古典建築,其建造很是氣勢,前有山門,中有純陽寶殿,後有望月臺,望月臺上有八仙亭,臺下有純陽洞,純陽洞中有一尊栩栩如生的呂洞賓木雕臥像。
此地環境優雅,四圍林樹高聳,巖壑水水,木清華景逾濯錦。
不但優雅,而且面積很大,袁方把他的三百私兵全部安排在了府內,從安南帶回來的金銀財寶和從香山澳帶來的銅炮,也全都藏進了袁府。
附近的百姓聽說袁方回來了,紛紛送來了過節的粽子,袁可立正發愁沒有足夠的粽子給袁方的私兵過節,現在好了,百姓們為袁可立解了燃眉之急,三百私兵每人都可以吃到二個粽子。
袁方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妻子高蘭牽著三歲半的兒子的手在院子等著袁方的到來。
袁方的兒子的名字是袁賦謙,袁可立給取的名字。
他兒子長的虎頭虎腦很招人喜愛,脖子上掛了一個麻繩編織的小網兜,網兜裡有一個紅雞蛋,一隻手牽著高蘭,另一隻手裡提著一個小粽子。
袁方上前一把將兒子抱了起來,用臉去蹭兒子的小臉蛋,兒子顯得很陌生,把臉擰向一邊,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高蘭微笑地鼓勵兒子:“謙兒,這是爸爸,叫爸爸,快叫爸爸。”
袁賦謙這才轉過頭來看著袁方,好一陣才喊出聲:“爸爸!”
袁方親了兒子一口:“乖兒子!”
“爸爸,吃粽粽!”袁賦謙把手中的小粽子提得高高的。
袁方幸福地說道:“爸爸吃,爸爸吃。”